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权倾大宋 > 分节阅读 331

分节阅读 33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恳。

人有时候很怪,同一件事换个角度,考虑的结果绝不相同,甚至是两个正反方向。

当然,有些学子会利用他讲学质疑,最头疼的是经义堂学子,他们崇尚儒理,有着惊人的执着,再加冲动的年龄,兼课又包罗万象,形成一个个怪胎。

说是正统儒门子弟,他们在书院有着高人一等的心态,但又必须学算、化、博物等课程,否则不予合格,哪怕是简化的课程,那也是要学的。造成这些学子思维保守又敏捷,不得不让他谨慎对付。

“山长说古三皇五帝大同之世,莫不以法规矩万民,强秦以法立国,方有横扫之壮举,学生不明山长以孔门大儒,为何这般推崇法家暴政,甚至不惜以古三皇五帝德化为法治”一名年约十岁的书生起身问道,言语充满了挑衅味道。

王秀坐在讲坛书案,神色极为庄重,此人很有胆子,竟然公开质疑他的学说。尽管,他倡导畅所欲言,却还是很不高兴,平淡地道“尧帝画地为牢,看是德化,实为有严刑峻法。无法无天,谁愿意受你百步,甘愿当街受刑所以,古德治是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行下效,久而久之,逐成习惯。”

“山长,古圣皇身为楷模,以德化万民,学生未曾闻有律法,晋候刻刑法于金铭,却遭三家分食。”

“一叶知秋,一叶障目,你看到了帷帐,却看不到帷帐后的风光。舜帝在会稽山斩杀防风氏,试问防风氏一方尊长,手能无反抗能力,岂容别人随意斩杀舜帝仗三尺龙泉,定无法统,治水一十二载,才有全功。商君强秦,崛起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一统华夏,若用谦谦周礼,何能灭群雄而并”

“山长,防风氏理亏,自然甘心伏法,秦以法家暴政,二世亡国。”

“能姗姗来迟,不恭不敬,何来礼义德化面有不驯,极力狡辩,哪会甘心伏法舜帝以德化苍生,哪有三尺龙泉,披荆斩月商君强秦传八世,哪来的二世秦亡不在严刑峻法,而是不知变通。商君以严刑峻法驱动耕战,意在夺取天下;兼并天下,应该与民休息,宽松治理,始皇帝仍然沿用旧法,变本加厉,穷凶极恶,导致国力衰竭,最后病入膏肓,正是无不变的法度。”

“还有,读书不能读死书,要从看出端倪,才能学到学问。正如,商君法度戍卒三十日不到,斩;试问当时秦不过关一隅,三十日自然能如期抵达,秦一统天下却仍是三十日,岂知涵括六国之地,何止扩张十倍,律法却没有更新完善,以至于良法变成恶法。”

“山长说的是,手无剑,何以杀人;手无剑,人何被杀”

“山长说的有理,强秦八世,按照那厮说法,惠公时该灭了,哪来的秦始皇帝陛下。”

“愚昧无知小人,还敢反驳山长,简直贻笑大方。”

“没看到那都是经义诗赋堂的,整天知道之乎者也,根本不懂天下大势。”

“人家奔着与天子共治天下去的,你怎么能相”

“别扯了,他那样还治天下我看乱天下差不多。”

不少倾向王秀的学子纷纷窃笑,小声的议论,问话的学子面红耳赤,几乎下不了台,他想抓住王秀讲学漏洞,一举成名,哪想到被驳斥的体无完肤。

今个要怂了,可真混不下去,那名学子急促地道“心学正论名为经义,却都是杂学,山长亦是孔门人,何故扬他家学说,贬低教化”

王秀眉头一挑,对方理屈词穷,方寸大乱,竟然攻击他本人,实在是不堪,但他还是平静地道“心学脱胎儒家,却又从佛道,应该说是集三家学说而成。至于孔门人,区区世间凡夫,岂敢奢谈孔圣门人。”

王秀否认心学是儒门经义,不承认自己是儒门人,满堂皆惊,大家都被震撼了,太惊世骇俗了点。不过,大家回过味来再看,王秀又没有否认自己的儒家,只不过是说集三家学说于一体,没有说大成,也没有说以儒为里的话,至于他的意思让你自己去理解。

“先秦学者莫不取百家之长,百家争鸣,是你有他,他有你,何谓孔门人,夫子曾求道门老子,难道夫子亦是道门人李斯学荀子,难道是儒门人我曾经说过,也在书里写过,无百世成例,无一家之言,后人无不站在前人肩,去探索真正的道理。如果走不出前人的圈子,那整个时代的思想会禁锢,最终慢慢走向消亡。”

更加惊世骇俗,不少人议论纷纷,但前排旁听的几位名士,心里跟明镜一样。

他们能混到名士,绝不是傻瓜,除了个别极端卫道士,大家都知道王秀说的对,自己的学问,有些已经超出儒家学说,只是借用孔圣的名头,让士林容易接受。在场的理学大师更明白,程家兄弟的理,绝不是儒那么简单,早开始脱胎换骨,不过披儒门外衣而已。

不要说别的,魏晋时代的玄学,也是超脱儒家的,实际是道法自然,也是后人强行加儒的帽子,让人看得不伦不类。

王秀的话是他们做却不敢说的,尽管他们脸色平静,甚至有不悦,但多在心叫好。

第605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47

有些人开始明白,为何王秀不到而立,取得了诺大的成,而今主持整个行朝的方向,他他们多了一层超脱。

叶梦得、尹、李侗心情极为复杂,即振奋又忧虑,他们深知王秀一向和善,做事并不棱角分明,很注重采纳大家的意见,讲究一团和气。今个,他们很动心,却很担心,讲堂公然冒天下之大不违,实在太激进了,又让人格外的兴奋。

“山长之意,是非孔门人”那学子奋起一搏,企图把王秀拉下马。

“以古为师,唯贤学之。”王秀没有否定,也没有肯定,但他的话几乎没有反驳余地,你敢说反义词不想好了,那是要遭到整个士林唾骂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