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权倾大宋 > 分节阅读 303

分节阅读 30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议,以策万全。”李纲一片公心,老城稳健提议。

王秀撇撇嘴,心里很不乐意,他没有听出李纲并非针对他,而是为了争取高层将帅支持心意,沉声道:“两府决断,将帅怎能参与”

“也好,那就两府商定章程。”孙傅也不愿将帅参与,这种事主动权应把握在士人手中。

“嗯,可以先从行在兵马和水军开始。水军脱离侍卫步军司,单独成立侍卫水军司,下辖南、北船队,侍卫马、步、水三军为新三衙,殿前司为天子卫率。”

朱琏通过珠帘凝望王秀,感到沉寂了这几年,突然抛出变革,她竟然没有一点暗示,开始还有点担忧,但没想到王秀先谈军务,很简单地达成目的,让她稍稍放心。

但是,最核心的还是经济和政治变革,更是人们最关心的,稍有不慎会被群起反对,庆历、熙宁事不能不防,她抬高嗓音道:“立新官制、选敛贤能。有待怎说”

众人个个猴精,哪能不明白怎么回事,一个个脸色木然,等候王秀的解释。

王秀见孙傅、唐格等人木纳而立,心里不免鄙夷,沉声道:“当务之急,是要恢复祖宗设官法度,厘定差遣,减少官衙,立大典,祥定省部律法。”

“祖宗之法在官衙制衡,消减官吏已经不易,减少官衙似乎不妥”孙傅不提出异议。

“世上万物皆可变,唯有制衡之理断不可变,但并非是固步自封,多事之秋,减少官衙势在必行。”

秦桧暗自摇头,看来王秀推行革新,是要触动很多人的利益,势必面对整个大宋官僚集团,他很不看好前景,历代改制成少败多,即便是成事,也不免落的惨淡结局,为他人做嫁衣。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五四一章 众人沉默的原因之一

孙傅不能完全认同,但王秀没有拿出具体条陈前,他也不想采取激烈手段,没看到那群老狐狸闭口不言吗

王秀见众人闭口不言,甚至连李纲也一言不发,不由地暗自叫苦。 他不怕激烈反对,就怕众人沉默,关乎士人功名利禄,一旦触犯不跟你拼命才怪,爆发前的沉默才最可怕,他稍稍沉吟,道:“详细条陈以备奏章,臣随后呈上两府。”

奏章分为两种,直送天子御览和两府商议后呈送,直接抵达天庭的,是经过银台司,一般是台谏官的奏章。王秀的举动,毫无悬念的是由两府商议,虽说是阻力重重,但只要操作得当,最起码能让两府重臣分担压力,至少他是尊重两府重臣的,能赢得他们的好感。

朱琏岂能不明白王秀意图,道:“也罢,先由两府会商再说,定要拿个结果出来。”

王秀与秦桧并马回府,秦桧一副心事重重模样,王秀率先提出军事革新,阻力不算大却也不算小,重点就在南海的征伐上,至少没有盖上一层温柔的遮羞布。大家表示沉默的并非军制,而是王秀高调复出即将掀起的暴风聚雨,那才是最可怕的。

无它,又要多个人分果果了

“会之兄,怎么了,是不是嫂嫂又为难你了”王秀洞悉秦桧的心思,索性开起了玩笑。

不要小看秦桧的夫人王氏,你要信了教科书和民间传言,那就会吃大亏的。王氏那可是出身显赫的世家女子,神宗时宰相王硅的孙女,一代才女李清照的表姐,姑父更是政和年间炙手可热的郑居中。更复杂的是,王氏的表哥郑亿是韩琦嫡孙韩志,说起来和张启元还有亲戚,官宦豪门错综复杂的裙带关系,用血缘维系权势。打断骨头还连着筋。

秦桧似乎有点忌惮王氏,撇撇嘴苦笑道:“我哪敢惹她。”

王秀眉头一挑,秦桧说的是实话,王氏绝对是强势有主见的女子,多给秦桧出谋划策,恐怕秦桧向他靠拢,多半是这位王娘子的主张。这个女人绝对有政治头脑。秦桧有此贤内助,也是一路官运享通。至于岳王庙前的那点破事,就是政治的需要,没有秦桧、王氏,也会有晋桧、李氏的。

“会之兄有位好娘子啊”

“文实家的才是贤内助。”

“呵呵,会之兄,行朝立足东南,看是安稳实则忧患重重。虏人年年抄掠,谁能保证不深入江淮,党项盘踞河西。无时不要并吞延鄜,吐蕃朝三暮四,如一狗尔,西南诸夷时顺时叛,朝廷心有余而力不足,南海小国,只会贪图回赐。劫掠海商财帛,朝不满夕变脸。会之兄俊杰能士,定然能体会小弟用心”王秀开门见山,分析时局,绝不给秦桧任何拒绝理由。

“哎,文实操之过急啊”秦桧不得不有所表示。他也是说了真心话,隐晦地点明你复出的太早了,大家的屁股刚坐稳当,你这不是没事找事嘛

王秀深蕴秦桧所指,点头道:“小弟岂能不知,但有所为有不所为,家国历经大乱。强敌环视,百业待兴,晚做不如早做。错过了时机,后人将艰辛百倍,不如我们一力承担,为后人播下福荫,免得被异族灭国”

“文实,不见文肃公、舒王”秦桧脸色一动,他何尝不想做下一番丰功伟绩,但时事差人强。

庆历新政不足一年胎死腹中,老范相公不得不请郡陕西,熙宁变法也不得不草草收场,又引起新旧党争,拽相公不得不遗恨江宁,最终得不偿失,王秀又岂能不知。

他稍加沉吟,沉声道:“偏安一偶,倒是可以安享百年浮华,但坐视异族强大,子孙将沦为胡人奴役,华夏衣冠被胡服取代,于心何忍。”辫子戏风靡时代,国人分不清汉服和和服,穿着满清服饰祭孔,爱好者戴着汉代的冠,穿着明代的袍,简直就是笑话。

“文实言过其实了。”秦桧嘴角一抽,心中拔凉一片,看来王文实吃吃了秤砣铁了心,他是何去何从啊

“会之兄学贯古今,怎能不明白。”王秀见秦桧仍在犹豫,五年时光可以让人厚积薄发,也能消磨人的志气,他也不便对秦桧过分要求,毕竟是盟友。

秦桧默然,大宋开国至今百余年,官衙膨胀、用度超支,尤其是为了抵抗女真人入侵,授予地方武装官职太滥,朝廷实在不堪重负。如今,无论是为了应付时局还是笼络人心,都到了必须改的程度,也是孙傅、唐格、张叔夜、李纲等人没有直接反对的原因,大家都明白大乱大治的道理,不少南方籍的大臣,对重利言商并不排斥。

但是,怎样改,怎样面对整个官僚阶层,才是大家沉默的另一层缘由,没人敢轻视整个官僚阶层,哪怕是天子也不行。你可以去打压别人,也可以为非作歹,但要针对整个官僚阶层,那绝对是找事。董卓残暴不残暴还不是一样拉拢不分士人,五季那些大将够粗鲁了,非常看不起文人,却不得不用文人治国。

似乎王秀做的太急了,搞不好会引起整个士人阶层的反弹。

“好了,不说这些了,咱们还得早点回去,不要让嫂嫂埋怨你。”王秀也不为难秦桧,人各有志嘛

秦桧撇撇嘴,无可奈何地苦笑两声。

王秀刚刚回来,友琴莫言就迎了过来,为他宽衣解带,换上平时家居服饰,柔声道:“大姐过来了,刚刚去看十四娘了。”成婚多年,她就在两年前总算瓜熟蒂落,产下了麟儿,算是了了一桩大心思,他很自然地把女儿列为十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