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权倾大宋 > 分节阅读 218

分节阅读 21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控扼险道,陛下无需担忧。

徐处仁也附和李纲,朗声道“陛下,护送大军正在追赶,决不能撤回来。留守各处勤王兵马,还有十万众,完全可以控扼太行山险要。”

赵桓心惊胆战,并没有任何表态,反而长叹道“王秀的断言果然。”

众人一阵默然,各有各的心思,却没有人说话,大殿内一盘寂静。

耿南仲打破了这份沉寂,道“陛下,太学生陈东、欧阳澈等人聚会,谋划要再次书,说是为了王秀待罪事。”

“什么”赵桓被吓了一跳,脸色变了几遍。

张启元看了眼耿南仲,越发看不起这老朽,这个时候把太学生和王秀联系起来,分明是知道赵桓忌惮太学生,举一反三打击王秀,像李纲的尴尬一样。

耿南仲看了眼张启元,又道“陈东等太学生密谋,胁迫朝廷任用王秀入两府。”

“荒唐,简直是荒唐。”赵桓大怒,刚对王秀升起的一些好感,顿时烟消云散。

“陛下,太学生无知,王直阁却毫不知情。”李纲急忙为王秀辩解,除了透出一些善意,主要还是为他考虑。能把王秀定位在不得已的位置,他也能摆脱太学生聚众书的尴尬,取得赵桓的信任。

张启元心里很不痛快,耿南仲分明在逼迫他表态,但他权衡利弊,认为王秀是想留在京城,一旦这群太学生闹事,算王秀入不了两府,恐怕赵桓为了稳定人心,也会给王秀重用,他将被置之何地

一阵不痛快,还是硬着头皮道“臣以为王大人善于谋划,既然他断定粘罕南下,必有良策御敌,臣建议陛下委任王大人御敌重任。”

耿南仲很满意地看了眼张启元,只要把王秀赶出京城,出了这口恶气成,当即道“都承旨所言极是,为防粘罕南下,朝廷应派大臣节制沿河西面兵马。”

李纲立马知道这厮何意,他刚想说话被吴敏瞪了一眼,把到嘴的话硬生生咽了下去。

吴敏、李邦彦等人也明白耿南仲意图,但他们各有各的心思,李邦彦是自身难保,正在暗怪粘罕没有眼色,没看到南北重归于好,你他娘地还打个球啊把他辛苦的来的成果化为乌有,只能眼睁睁看着李纲卖弄。

吴敏何尝不是,他关心的是坚持追击斡离不,只要不调回十余万追击的大军,王秀外放也外放了。或许,这个小子能稳住河东南路大局,让赵桓不要反复,沉吟片刻道“陛下,王秀精通兵法,督军守备沿河甚是妥当。”

张邦昌对王秀颇有好感,别看他对外不行,内部事务可是个人精,不然也不会入两府,差点成为太宰。

嗯,应该是被宣布为太宰,但人家李邦彦有维护人主的大功,开封民众闹事是请辞了,但又不知用了啥子手段,赵桓恢复了对方太宰,让他空欢喜一场,处境也非常尴尬。能把王秀留在京城,或许成为自己的助力,当下道“陛下,王秀是书生,临危受命也罢了,岂能让他放出去领兵。”

耿南仲狠狠地瞪了眼张邦昌,眼看他的谋划要成功,吴敏、李邦彦不反对,李纲也不再说话,你张邦昌跟着瞎起哪门子鸟哄,很不客气地道“王直阁运筹帷幄,必能决胜千里,既然他能断定粘罕南下,肯定有退敌良策。”赵桓听的不断点头,他是一刻也不能等了,赶紧把女真人摆平,他好摆平自己老爹。张启元咂咂嘴,眼看两府重臣的龌龊,他还不想陷进去,但他绝不能让王秀走的太舒坦,若能一石三鸟他眼珠子直转悠,心不断地算计。

tcentergt

第三七三章 再作打算

第三七三章 再作打算

“好了,诸位卿家看,是不是把护送大军撤回来”赵桓冷不防来了句。

吴敏愣了愣,你要是把追击各路大军撤回来,我还让王秀外放干嘛他情急下仓促地道“陛下,各路大军正在追击,恐怕不宜撤回。”说着,看了眼李纲,希望这厮说句话。

李纲是最坚决的主战人士,一听赵桓又软了吧唧了,简直气急攻心,没有辜负吴敏的希望,朗声道“陛下,各路大军不用再撤回来,王秀深蕴兵法,历次率军未尝有一败,还望委任他京西重任,可以保证粘罕不能靠近京畿。只要解决斡离不,虏人必然元气大伤,绝不敢再轻视我赫赫天威。”

耿南仲眼皮子一跳,京西重任,这可的多重理解了,知军州也是,知军州兼路帅或率臣也是,他要把王秀踢出京城,却不是让赵桓重用王秀,立即道“王直阁率七十八将入河东,协助防御虏人妥当。”

在场哪个不是人精,岂能不明白耿南仲意思,这是把王秀置身于客军位置,不尴不尬的地位。

吴敏当即不满意了,生硬地道“耿大人,王直阁现任假礼部侍郎,兼差畿北制置使,率军入河东为客军,恐怕不妥。”

诚然,王秀已经有了假侍郎职事,虽然仅仅是假侍郎的虚名,但那也代表某种荣誉,直龙图阁、畿北制置使是实实在在的,足以担当一路率臣的大任,人家完全有资历了。

“好了,王秀差遣不用卿家用心,当务之急是如何退敌。”赵桓心乱如麻地道。

张启元已经盘算好了,他面对赵桓朗声道“陛下,臣有个办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众人目光转向张启元,两府重臣议论大事,都承旨是有备咨询的资格,但参与讨论,似乎有点孟浪,耿南仲却脸色紧张,死死盯着张启元,准备这小子要一句不好的话出口,他立马出言截断,决不能客气。

赵桓对张启元信任有加,眼前一亮,轻松地道“卿家有什么办法,快快说来。”

张启元轻轻咳了声,慢悠悠地道“陛下,臣以为朝廷时下三件大事,迎还太、逐步收复河北、拒战河东刻不容缓。陛下以孝行天下,虏人退去当派得力大臣南下,请太回朝颐养天年,以示天下恩德。”

“斡离不仓皇北撤,护送大军决不能撤,而是要下旨加快速度,尽快在刑、赵间解决虏人,然后从自威州西进,威胁粘罕后路。调集京畿兵马控制河口,大军以河阳为心防御,王直阁出知孟州,兼差京西北路帅司使副,稳定地方局面,让京西兵马从容应对布防。”

赵桓和战和三方都不得罪,反而都讨好,一副大义凌然,一片公心的姿态,只是暗打击了王秀一个人。但是,从表面你是看不出来的,以王秀为帅臣,你还能在说啥子难不成让王秀为宣抚使,那也太扯淡了。

赵桓没有说话,李刚也没有说话,李邦彦、吴敏、张邦昌也没说话,耿南仲更是松了口气,虽说张启元建议王秀为帅臣,但那是帅司使副,也在他容忍范围内,区区安抚副使,甚至转运副使,还不放在他眼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