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权倾大宋 > 分节阅读 101

分节阅读 10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王秀这一棍子搅的,把佛门直接定义在玄门旁支,今后还怎么打压,他不由地恨恨地瞪了眼王秀。

“好了,都散了吧”赵佶显得有些疲惫。

王秀感受到一些友好的和不友好的目光,今天把林灵素得罪了,他并不后悔,这位神霄府储慧蹦跶不了几天了,正好借机和他划清界限。至于赵桓那边,他并不奢望对方对他改观,只是利用他们的政治斗争,为自己的未来增添点善缘。

林灵素自然陪着赵佶,去讲那些飘渺的长生大道,王秀作为一个低等官,自然请那些高官先走。

赵恒从他身边走过,没有说话,目光充满不满和愤然,他没有任何表情,身子稍欠连看也不看。

王秀有点吃味,暗骂赵桓不是个东西,无论他出于什么目的,也是得罪了林灵素,那么大的人情你至少点下头,哪怕是目光温和点也行,难怪失去了江山。

不过,他倒是认真考虑起来,恐怕赵桓不是可以扶持的君主,想到这一层,他心的某种逐渐升起。

心里腹诽着刚到了东华门,还没有出去,哪知道正好碰到了蔡京和郑居,二人正在东华门外说话,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去问好,躬身作揖道“见过二位相公。”

蔡京显得心情不错,很温和地笑道“实出来了,是回公署还是回家”

王秀没想到蔡京像一位温和的长者,他看了眼郑居,淡淡地道“还有些事,先回公厅还有些事要处置。”

蔡京点了点头,道“那你我同道。”

还没说完,郑居撇了眼王秀,沉声道“太师,刚才在下说的,还望太师禀明官家。”

蔡京并不避讳王秀在一旁,淡淡地道“达夫,不是老夫不愿,北联系女真势在必行,不是你我能阻止的,此事不要再提了。”

王秀一听有点大条了,这可是两府和台谏官议论的军国重事,他一个小小的直秘阁,在一旁听真不太合适,立即轻声道“二位相公讨论大事,在下先行告退。”

“实不用匆忙,听听无妨。”蔡京淡淡地道。

王秀又是一阵牙疼,他不想太早参与军国大事,这里面的猫腻太多,牵扯的利益纷杂,一个不小心会万劫不复。他这种刚进仕途的小官,还真不够人家一根指头捏的,蔡京是何居心

郑居面不改色,一点也不在乎蔡京留王秀用意,他朗声道“昨天在下了奏章,请官家停止出使女真,千万不要做与虎谋皮之事。”

蔡京脸色波澜不惊,只是慢慢颔首,没有反对也没有赞同,至少从表面看不出真实想法。

“朝廷派使臣,渡海去女真人军前商议夹攻契丹,这个主意是李良嗣出的。李良嗣这个人不过是契丹的一个小人,为了逞一己之快,报复契丹国主。相公作为总领三省事的两府首相,四朝元老重臣,应该谨守祖宗的遗训,维持南北盟约,不应该朝令夕改,制造不必要的摩擦。”郑居指责到蔡京脸,很有几分慷慨激昂的味道,说的也是唾液四溅。蔡京逐渐冷着脸,一言不发,王秀心里有点好笑,说实在的他对南北盟好不感冒,但不感冒是不能感冒,这事还真不是他有能力解决的,人家赵官家好大喜功,你不让人家立下一统江山的千秋伟业,这不自找没趣吗

tcentergt

第一六七章 政治斗争的漩涡4

第一六七章 政治斗争的漩涡4

没有绝对的人,只有觉得理由,盟好女真、攻伐契丹,绝对是与虎谋皮的下下招,他非常清楚历史的脉络,却不能去介入、去改变,做超出能力的事,那人不是博取某种利益,那一定是个傻瓜,至少王秀这样想。

“南北盟好至今近百余年,兵不识刃,农不加役,汉唐和夷狄和亲也不如朝廷怀柔策略,老太师并不是很赞同联盟女真,怎么突然改变了主意兵者不祥之器,万不得已才不得用。当年,契丹举国南侵,真宗皇帝用寇公策略亲征,最终还是遣使议和,从此双方严守盟约。”郑居口若悬河,说的唾沫横飞,脸也涨的通红。

“庆历年间,朝廷在西北战事正酣,契丹聚兵境,求关南地为名,仁宗皇帝派富公北,仅增加十万岁赐,消弭了一场大战。在下看二位大行皇帝之意,是担心打仗让生民涂炭,才坚守盟约,至今一百十四年,天下逐渐太平,南北不知刀兵。相公突然改变主意,支持官家毁约,恐怕会招来天怒民怨。用兵之道,胜负难料,算是打胜了,国库也会因为犒赏而空,生民也会因供役困窘,一旦出了乱子,恐怕会危急宗庙社稷。”

王秀从心里赞同郑居大部分观点,你和女真人结盟,这不是与虎谋皮吗可是有些观点他不能赞同,大宋朝廷和契丹结盟,并不是机械地恪守盟约。

才定盟三十九年,契丹不趁大宋兵败好水川,再次举兵讹诈钱粮土地吗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契丹不可能大宋永久的盟友,女真也不行,南北盟约只能建立在力量均衡,渡海结盟女真也要建立在威慑基础,否则一切免谈。

说白了,结盟女真灭契丹没有错,坚守盟约连契丹抗拒女真也行,关键看利益的取舍。当今,大宋朝廷已经不能和太祖、太宗时代相,与女真谋契丹只能只能自找没趣,相反能让消弱的契丹支撑下去,成为大宋朝廷的屏障,是最符合当前利益的。

也是想想,他身份低微,算说出来也没几个人真正关注,蔡京不可能进去听,郑居也不可能。

却听蔡京淡淡地说道“达夫也说了,结盟三十九年,契丹趁火打劫,早成了败盟,朝廷还坚守什么盟约,官家对五十万岁赐深恶痛绝,才有一劳永逸的念头。”

郑居狠狠咽了口唾液,厉声道“汉武讨伐匈奴一次用钱一亿九千万,征讨大宛花费四亿;汉永平年间羌人反叛十四年,汉廷前后花七年时间,靡费八十万亿钱财才堪堪镇压下去,朝廷用区区五十万金,每年能节省千万钱,何乐而不为。”

蔡京脸色变的很难堪,他找不到反驳郑居的典故,很生硬地说道“官家心意巳决,不是你我能阻拦的。”

“若结盟女真,将会让百万生民肝脑涂地,这都是蔡公今日的决断,我不知蔡公将来打算怎样偿还”郑居恨恨地瞪了眼蔡京,怒冲冲拂袖而去。

说到这里,王秀不完全认同郑居的论调,你妥协刻意,但绝不是乌龟似地一味避让,任何事都有临界点,妥协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事端,并不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但是,他对这个人还是敬佩的,一个靠着认亲攀郑皇后关系,又谋划蔡京第二次复相,打压赵廷之,从而一步步走两府的人,对家国大事竟然也尽心尽力,可叹当今士人沦丧不假,但胸还是有血性气的。

“实,你是怎么看的”蔡京目送郑居出了东华门,才慢慢迈动脚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