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权倾大宋 > 分节阅读 41

分节阅读 4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掌柜一愣愣地,还有心思讨价还价,这是个妙人啊正当王秀要下楼,他急忙道“官人留步,你要是走了,知州大人那里,我不好回话。”

“知州”王秀愣了愣神,立即意识到走好运了,脸立马的笑容可掬,真是瞌睡送枕头,好人有好运啊

“官人请,莫要说他朱大郎了,便是朱牵来了,也不敢把官人怎样。”

“掌柜说的倒是实话,不过我一介平民,无德无能,知州怎么会约见,掌柜不要取笑在下,我还是赶紧躲一躲,好汉不吃眼前亏。”王秀为保万一,搞清不是朱荣下的套,故意磨磨蹭蹭,张启元可阴着呢,不得不防。

掌柜多精明的人物,立马明白王秀顾虑,一拍大腿,道“官人,莫说他朱大郎敢闹事,便是朱牵来,也不敢在孙家产业轻易闹事。官人可以打听打听,咱这酒楼小打小闹无妨,要他敢真的找泼皮,也得掂量一下东主的怒火。”

王秀这才放下心,玩笑道“可惜不能给在下优惠。”

掌柜又是一愣,笑道“小本生意,下次官人过来,让利一层。”

“贵楼广揽回头客啊好了,还请掌柜带路。”王秀一笑了之,心里暗骂真他妈抠门,说话的功夫,心下已有计较。

当他第一次面对知州,一位年近四旬的年人,生的倒是方面大耳,肤色白净,三缕美髯捶胸,一副北方人的模样。

说实在的,他在见礼时心情颇为复杂,因为这位知州大人相当的出名,端地一位历史争议人物,同样也是一位矛盾人物,让他心里那个纠结不停的。

当然,时下这位大人倒是碌碌无名,根本没有任何可圈可点的政绩,学问和采也有几分。

张邦昌,张邦昌啊

在座还有一胖一瘦的年人,一左一右颇为应景,与张邦昌对面的也是一位年人,相貌堂堂,有位者的风度,却有六七分的傲气。

从介绍,王秀得知,两位胖瘦年人,也是陈州的名人,瘦子发过几次贡举,得过特奏名乙科同赐进士出身,做过几任小官,居丧闲赋在家,胖子却是万事兴分店大掌柜朱牵,这倒是让他颇为诧异,感情掌柜早知道朱大老板在吃酒,怕他不来才坑他一下。

位者乃京朝官,外放淮南西路提举常平公事,南下路过陈州,自然由知州出面接待,他一一见礼。

“前些日子,偶得友人相赠心学正论,这才知道陈州有大才”张邦昌语气温雅,颇为客气。

王秀听在耳,不免有几分受用,但他还没晕乎过去,把这些位者的夸赞当成真的,那可傻蛋了当下谦恭却不卑屈地道“大人赞,在下不过和开封沈家沈识之等共著,实在担当不起。”

张邦昌呵呵一笑,环顾众人道“如此谦虚,有孔门子弟风范。”

王秀轻轻撇嘴,什么孔门子弟风范,自两晋玄学开始,儒道早开始融合,现如今理学又和佛相汇,早失去原汁原味了,他踌躇一下别分辩了,还是一笑了之。

“来、来,请坐下吃一杯。”张邦昌见王秀温尔雅,不免有几分喜欢。

王秀是在面子客套几分,但也不过分谦让,掌柜自然出去吩咐小厮了几案,他很有风度地落座。

朱牵笑咪咪地道“早听说阁下大才,我还道万事兴少主,一去商水呆了月余所为何事,待心学正论横空出世,这才明白过来。”

王秀谦虚一笑,他能感受到朱牵的恭维和羡慕,何为在心学正论出书后,表现的尤为高调,何老道也因此要来接任大掌柜,作为混迹商场已久的老油子,朱牵又岂能不明白,也是纨绔子弟朱荣,还傻了吧唧地卖弄威风。

“倒有耳闻,沈家大郎在商水住了许久,原来是为了学问,倒是孺子可教。”刘豫以尚书吏部官权知陈州,身份使然,对待后辈自有一番矜持。

“在下出京,听说闻沈家大郎也赴开封府试,却错过了他的大作,实在太可惜了。”年官员摇头捻须。

“无妨,我陈州倒是有不少,待明日我与大人送一本。”刘豫呵呵一笑。

“如此多谢了。”

“听说市面的白糖,也是小官人所造,让何老道发了一笔横财。”朱牵到底是商人,三句话不离本行。

王秀淡淡一笑,平静地道“正是,家父的杂货铺子被人强占,一家快要流落大街,在下偶有所得,发现霜糖更好的制糖法。”

朱牵并没有往深里问,作为商人的他明白商业机密,一面之缘而已,人家凭什么跟你说。不过,他心下自是痒痒,这可是一棵摇钱树啊他断不能放过,思量着怎样和王秀打好关系,里分一杯羹。

嗯,王秀来参加解试,儿子也参加解试,年轻人有共同语言,可慢慢地培养友谊,最终和王家合作。可惜,他要知在在刚才,在酒楼里儿子与王秀的冲突,那种气势凌人的作态,估计的气晕过去。

张邦昌瞥了眼朱牵,淡淡地问道“小官人是第一次解试,感觉如何”

王秀切牙一笑,道“解试为贡举取士,让在下深感天子求才的殷切之心。”

张邦昌眼前一亮,这小子有一套马匹功夫,看来这是人才啊

年官员却慢悠悠地,充满高傲口气道“以小官人才学,能被沈大郎看重,区区解试自然不在话下。”

言下之意很玩味,颇有看不起王秀的意思,张邦昌眼皮子一动,想要说话却又咽了回去,他可不是雪送炭之人,之因听掌柜说商水王秀在此,一时好叫来看看。

“大人所言极是,识之兄谦让,让在下署名专美于前,实在惭愧。”正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王秀回答的极为平淡,他根本不想与这位提举常平公事,发生任何交集。

“何为致良知”那位清年人,忽然问了句。

“知行合一。”王秀淡淡回了句。

“何解”

“立言、立德、立功。”

正在此时,外面传来一声嚣张的吼叫“滚开,今个老子非把王秀给废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