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隐 > 分节阅读 296

分节阅读 29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点头,现在已经走出了村子,看到了村外小河里的人群。

此时可是大冬天,这些人也不嫌冷,居然就那么扎堆在河水里,翻着河底的淤泥,而不时还有人发出一阵欢呼,看是找到了宝贝。

于山他们也凑了过去,刚刚过去,一名男子就从水里捞起一枚银元,这名男子眼前一亮,随手把银元捡起,还拿锄头,挖掘了起,银元越掘越多。

正在干活的人瞥见,都纷纷扔下手头的活,围了上,众人开始哄抢。

锄土、挖土,越越多的银元,和瓦罐的碎片,从淤泥里冒了出。

丁小川大喊阻止,但没人听得下去了,连一些妇女和孩子,也冲入“捡钱队伍”。

于山没有靠近,不过就算在外围,他也捡到了一枚银币,这个时候,好像这里出现银币的事情,已经传开了,所以又有几个村民拿着锄头翻找银元。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三章 宣统元宝

“这么多”丁小川看到那些疯狂的人群,忍不住惊愕的道。

于山嘿嘿笑着道:“这到底被抢走了多少银元,是肯定算不过了。”

只是一次发现,就有这么多人哄抢,如果多发现几次,谁还清楚是谁抢的

不过,第一个发现银元的人,肯定是拿得最多的,可能揣了好几十个,其他人就没法统计了。

“最上面的一排,看上去就有50多个银元,这只是第一排,他们从下面还挖了好多,可能有两三百个。”丁小川比于山观察的还要仔细。

刚才于山没有计算别人拿走了多少,他只是看到了,那些人拿走的银币是什么样的。

一些人在水里清洗银币上的淤泥之时,于山看到,大多是民国三年和十年所造的“圆”银元,还有标着“大日本明治二十四年”和三十八年的银元。

另外,这些银元中还有几块刻着外文图案和字母,其中一块的制造日期刻着1900年。

“这些银元看上去都有些年代了,我老人家虽然不太懂,但这肯定值不少钱。”就在这个时候,河边上一位老人开口道。

“如果一罐有300个银元,那价值就大了。”另外一位老人开口道。

“是啊听说最便宜的银元,也要三百元呢三百个是多少钱啊”

“有袁大头,我看到了,这个最普通的也要三百块。”

“特殊时期铸造的还要贵,听说有的价值上百万呢”

“切,你们知道什么,袁大头值钱的少,其他一些年代更加久远的价格更高。”

“对,袁大头也是银元,但银元不全是袁大头,我听说有一种银元的价格就上百万呢”

于山听着,这些口音都很熟悉啊难道都是他们村子里的人

于山转头一看,两个老人被一些年轻人围着,正在热烈讨论,他手上还拿着不少银币。

于山只是一扫,立即转过了头,虽然没有细看,但他还真看到了熟人,特别是那个满头白发的老头。

“贾大爷,你真的收购银元”

“不止你贾大爷,你福大爷我也收购啊”就在此时,一个干巴老头也开口道。

两个人收购银元,自然对银元不陌生,而且他们还好为人师,不管谁问,都给解释一遍。

所以,就连于山,也被普及了一下银元的知识,当然,于山只听了几个重点。

银圆,亦称“银元”,最初是从国外输入的,因其形制划一,使用方便,受到普遍欢迎。

18世纪初,民间开始仿制,地方政府看到有利可图便插手统一官铸。

银元以其美观大方的铸造形式,和独具的贵金属货币形制,受到民间大众和收藏者的青睐。

目前市值最贵的银元:宣统元宝,价值上百万。

听到这样的介绍,刚才那些说三百块钱一枚的,全都不吱声了。

于山就看到,刚才还围在河边看热闹的人,全都涌入了小河之中。

这个时候,有人挖到银元后当场叫卖,开价2000至20000元不等,顿时让这条小河之中陷入了混乱。

“我听说有人在这挖银元之后,就赶过和他们一起挖,真没想到刚挖了半个小时,我就挖到了3块。”

“快看看,是什么银元,如果是宣统元宝就发了,价值一百万呢”

在现场,一位于姓村民,因挖到银元脸上洋溢着笑容。

“你从哪里挖到的继续挖啊”

“对啊,在这里聊什么天,我们继续挖,也许还有。”

“就是就是,刚才一下挖出了几百枚,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值钱的。”

“你可拉倒吧再不值钱,也要一枚三百,挖出个几百枚,就是上万块钱,比做什么都强。”

“对,如果挖出几百枚,今年我就不用出去打工了。”

这个时候,先前那位村民告诉几个人,刚才他只挖到一块,接着又挖了几块,现在人多了,根本挤不进去了。

于山根据其展示的银元,看到这些银元的铸造时间不同,有民国开国纪念币、民国二年、三年、九年的等。

看这里的银元很杂乱,有外国发行的银币,也有满清时期发行的银元,后民国时期的银元也有。

“这些银元可能是之前当地一位地主留下的,缸都被河水冲破了,银元到处都是,前两天有几个人,拿金属探测器挖出了不少,由于银元比较分散,我们这些没有高科技仪器的,就只能碰运气挖个三块五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