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我为书狂 > 分节阅读 406

分节阅读 406(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一节课讲完,黄一凡停止讲解,准备与学子互动。

“黄一凡先生,这一堂课您上得真精彩,没想到,古典文学竟然能与哲学联系在一起。”

一位学子站起来向黄一凡提问说道。

“这位同学,华国古典文学很多其实都是哲学。虽然明清小说哲学思想比较淡,但同样在书里能够体现不少哲学思想。”

黄一凡微笑的回答说道。

“黄一凡先生,您是赞同君权神授呢,还是心即世界呢”

“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儒家思想,以现在眼光来看,两者我都不认可。一方面,我不认可君权神授,另一方面我也不认可心即世界。我认为每个人在这个世界都是不一样的个体,每个人都不相同,没有贵贱之分,但我同样不赞同过于夸大个人的本质,“心即世界”已经不是儒学了,而是玄学。”

黄一凡不时解释说道。

这个世界与前世虽然不一样,但这个世界的儒家学派同样灿烂辉煌。

刚才黄一凡所说的两者学派,一个对应的便是前世程朱理学,另一个对应的便是心学。

不过,这个世界对于这两种儒家学问并不是叫“理学”“心学”罢了。

“黄一凡先生,我能问一个问题吗”

在回答了几位学子之后,突然一位老者站起来向黄一凡提问。

“孔教授,当然可以。”

提问的是黄一凡很早就认识的孔书俊。

“既然黄一凡先生您将古典文学与儒家哲学相联系,那么,我想请问,您此前在“人民日报”

所说的“生,欲我所欲也”不知道是哪家儒学思想”

s:感谢“今夜为你无眠”打赏一个盟主。

正文 第六百零九章:无限接近“秋水先生”的存在

孔书俊一幅略带笑意的看着黄一凡。

他这次前来,可不仅仅是他一人。

在他的边上,还有水木中文系的系主任刑艺,水木中文系的院长,甚至是水木大学的校长“丁启中”。

“孔教授,这个好像与这堂课没有关系吧。”

黄一凡也笑着回应。

当年他是孔书俊的学生,如今他与孔书俊已成为了同事。

不过,不管是学生还是同事,两人之间虽然年龄相差很大,但却可以说是忘年之交。

对于孔书俊,黄一凡亦是十分的欣赏。

特别是他对于现代当的研究,黄一凡自问自己是自愧不如。

此时孔书俊提及这个问题,黄一凡便知道孔书俊并不是真的想问自己。

之所以想问,看起来另有所指。

“当然,我这个问题与今天这堂课没有关系。不过,我想,不只是我,恐怕是刑主任,还有丁校长,以及在坐的所有学子,恐怕都对你那一句话很感兴趣。”

孔书俊意味深长的看着黄一凡。

这一年的黄一凡给了孔书俊太多的惊喜。

如果说此前孔书俊认为黄一凡是个天才,那么现在孔书俊认为黄一凡已经不是天才这么简单了。

“是呀,黄一凡先生,您的那句话能解释的更为清楚一些吗”

“黄一凡先生,秋水先生当年写了一段“大学之道”让我们等了好几年也等不到下文,您可不能学秋水先生一样,也仅仅写一段就不管了呀。”

“黄一凡先生,您就满足我们的愿望吧。”

孔书俊说完,一干学子主动站起来附和说道。

他们是水木大学的高才生,有的还是水木中文系的天才。对于黄一凡昨天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所说的“生亦我所欲也”却是有着比之普通人更为的理解。他们觉得,这一句话的格局境界已经上升到当年秋水先生写出大学之道一般。

只是可惜,这一句“生亦我所欲也”仅仅只有一小句,比之大学之道的一小段还短。除此之外,这一句还并不完善,没有形成如大学之道“内圣外王”“的哲学理论。可是,他们却隐约觉得。如果黄一凡先生能够说完整,向大家解释清楚。那么,这一篇文章或许将是最为接近大学之道的绝世名篇。

人们无比的期待着看着黄一凡。

这一份期待就像他们期待秋水先生一样。

只是,秋水先生毕竟是仙人。

仙人是不可能在凡间的,哪怕出现在凡间,也只不过是停留几天。

他终究要回他的天宫中去。

但凡间虽然没有仙人,却有一位婉如仙人的存在。

这位婉如仙人的存在,便是黄一凡。

他们多么希望黄一凡有那么一天,如他小说中写的主角一样,突然觉醒,成为真正的秋水先生。只是一直以来黄一凡虽然天才,黄一凡先生写得作品虽然经典,甚至黄一凡在水木教书已隐隐有自成一派的迹像。但是,黄一凡仍是没有直追秋水先生的实力。但今天却不一样,一句“生亦我所欲也”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同样,这对于孔书俊以及水木校方的领导来说,这一句“生亦我所欲也”也让他们看到了秋水先生的影子。

所以,他们特地来听黄一凡这一堂公开课。

“也不是什么哪家不哪家,只是我随便说的一句话罢了。”

看到大家期待的目光,黄一凡说道。

“生亦我所欲也”这一段话出至孟子。

孟子是谁

孟子是亚圣。

意思就是,孟子是孔子之外最厉害的一位圣人,亦或者说是第二位圣人。

前世儒家学说最为流行的一句话: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其中的取义,便是出至于此。

所以,当这一句话出来之时,或许普通人感觉不到什么。但对于那些专业学者,特别是对于那些学中文的朋友来说,这一句话简直堪比“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一样的存在。

但可惜,大学之道虽然不完整,但也详细的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理论。

而这一句话虽然经典,但不完整的太多,远远没有达到形成自家理论的高度。

可越是这样的不完整,越是让他们无比的心痒。

“看来我们猜的没错,这一句话不是出至何家何派,而是出至于黄一凡先生的理论体系。既然是这样,黄一凡先生,为何不将这一段话解释完整呢而且,如果你不解释,那么,你这一句话用来解释陈真舍身就死,似乎说不通。”

孔书俊继续期待的看着黄一凡。

秋水先生神龙见首不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