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我为书狂 > 分节阅读 382

分节阅读 38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凡尘虽然低调,但这几年写了一些作品却也积累了无数的粉丝。燕大仅仅只是将凡尘暴光了出来,本来一些对现代诗没有什么兴趣的朋友,便开始有了一些期待。

“凡尘先生,看来我们成立的现代诗研究协会还是有比较多的人质疑的”

燕大现代诗研究协会成立之后,吾寿静这段时间与黄一凡联系比较密切。

“现代诗发展一百多年没什么建树,加之又被秋水先生打残了,被质疑也是正常的。”

黄一凡有些无奈。当年他只是想打击一下现代诗坛,没想到,现代诗坛被他打残了,现代诗歌也遭受了鱼池之秧。

“嗯,秋水先生对于现代诗的影响实在是过于巨大。不知道未来对于现代诗的发展,您有什么看法”

“吾主任,你们有什么看法”

“我们最近几天开了一个会,认为现代诗之所以停步不前,没有什么发展,这与现代诗“诗体”的不成熟有关。所以,我们接下来打算完善现代诗诗体的机制。”

“这个应该比较困难,现代诗是自由诗体,本身上没有一定的格式,强行规定一个格式,那么现代诗就不是现代诗了,而是五言七言古诗,这并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

从理性上来说,黄一凡也认可现代诗最为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这也是为什么现代诗虽然辉煌不及古诗,但却为什么是主流方向的原因。而且,现代人的交流方式已经越来越口语化,现代诗这种诗体也更方便现代人士的传播与交流。反之古诗体则比较书面,虽然韵味较足,但一个现代人没事总是在朋友前面念什么古诗,这风景也是够尴尬的。

说简单一些。

那就是,古诗体是用在书面上的,是读书时候读的,是用在较好正式场合之下的。而现代诗,不仅可以读,也可以用在平时大家口语化交流。

“所以,我们准备从现代诗,物境,情境,意境三个境界当中着手。”

“物境,情境,意境,这是秋水先生当年提出来的诗有三境”

“是的。”

吾寿静点了点头:“秋水先生的诗有三境并没有对格式进行具体的限制,但却非常具体的总结了诗歌的特点。我认为,我们现代诗要继续发展,可以将秋水先生的诗有三境用到现代诗这一块,这也算是给我们现代诗增加理论基础。”

“这个,有些不合适吧。”

黄一凡有些尴尬。

尴尬的并不是“诗有三境”是当年自己提出来的,尴尬的是,自己用凡尘这个笔名,竟然拿着秋水这个笔名的“诗有三境”去挑战秋水。更为尴尬的是,黄一凡却是知道。凡尘这个笔名是不如秋水这个笔名的,这也倒至最近几天哪怕暴光了自己凡尘加入现代诗阵营,但不少人等仍是质疑声一片。

说明白一些,那就是,是凡尘厉害还是秋水厉害

秋水能将现代诗打残,但凡尘未必有拯救现代诗的本事。

“的确是有一些不合适。”

吾寿静也是有些脸红,拿秋水的理论放到现代诗身上,虽然这看起来也可以,但这也太令人尴尬了吧。

“吾主任,其实我们也可以自己总结出现代诗的规律。”

“这个,太难。”

吾寿静摇摇头。

一方面,并不是吾寿静总结不出来。

要总结现代诗的特点,这很好总结。可是,这总结出来的特点却并不能被他人记住,也未必被他人认可,远远达不到秋水所说的“诗有三境”这么牛叉。正如当两人分别讲解诗歌的特点的时候,没有诗有三境你必需说,诗歌有格式,韵律之类的特点,最后说了几十分钟一大堆,别人听得还是一盘雾水。特别是对于普通人来说,鬼知道你所说的那些什么格式,韵律之类的是什么意思。但是,如果直接说出诗有三境,那就简单许多了。

而且,诗有三境一听起来就高大上,令人信服。

“我倒是总结出了三点,虽然比不上秋水先生的诗有三境,但应该也还不错。”

“哪三点”

“秋水先生说诗有三境,那么,我们就来个诗有三美。”

“这个,这个,凡尘先生,别开玩笑啦。”

诗有三境vs诗有三美虽然看起来很说得过去,但吾寿静却觉得,这是开玩笑。

“我可没开玩笑。”

“此三美,一为形美,二为音美,三为意美。整体就是,诗有三美,形美,音美,意美。”

形美指的是诗歌的格式。

自由诗虽然有自由奔放的特点,没有什么格式。但是,没格式也得在没格式之间遵守没有格式的美感,这叫形美。

音美指的是诗歌的韵律。

自由诗不讲究平仄,所以也不强求押韵。但是,哪怕现代诗没有这一些,现代诗仍要体现出诗歌的音色之美。

意美指的是诗歌的意境。

这就比较好理解了。自由诗不管怎么样,总之,既然是诗,那么,他就得写出意境来。没有诗境的诗他就不是诗,他就是白话。

前世王昌龄对诗总结出了诗有三境。

而前世的鲁迅先生,同样有说诗有三美。

现代诗不是没有理论支撑吗,那么,诗有三美做为现代诗的理论可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正文 第五百七二章:经典现代诗:雨巷

不过,光有理论支撑还不够。

诗有三美的理论支撑并不能够让普通民众信服,反而,光有理论没有代表的诗作只会让他人认为是空口说白话。所以,在推出“诗有三美”理论基础之时,必需要有一首紧跟现代诗的代表作品出现。

想罢,黄一凡又在文档上写了一首“雨巷”。

这是前世诗人戴望舒的一首现代诗。当然,戴望舒这个人本身上并不是特别的知名,但是,因为这一首雨巷,戴望舒这个名字便足已让无数的人记住。

燕大诗歌爱好群。

“李师妹,我建议你还是往古诗方向研究吧,现代诗真的没有什么前途。”

一位读博的燕大学子“唐昊”向读研的学子“李凌云”说道:“你看看现在网上流行的现代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