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周神棍 > 分节阅读 250

分节阅读 25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上。

为了和大周作战,孙万荣将自己的部落和其他大部落都往北迁移,可是精锐部落却留了下来,保护那些部落的不过是一些老弱残兵残兵罢了。

孙万荣还没有下任何命令,那些大部落的首领就带着自己精锐人马在大雪纷飞的日子朝北方飞奔而去。

北方的叛乱、精锐部队的离去,这两则消息几乎是前后脚进入孙万荣的可汗大帐。

苏万荣在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派人去阻止那些部落的首领回去驰援,可是没用,没人听他的。

他只是一个被推举出来的可汗,并不是真正的可汗,那些部落是这些首领的根基,根本不可能有失。

孙万荣走出可汗大帐,看着天上飘落的雪花,感到着刺骨的北风,天气冷,可是他的心更冷。

因为他猜到一个可怕的事情,那就是李东升正式对契丹发动了进攻,一场不宣而战的战争,这场战争的源头竟然是从契丹人内部开始的。

孙万荣不愿意相信这是一场来自李东升的阴谋,因为他安插在契丹的内线没有传来任何关于大周朝廷要和契丹人开战的消息。

他的内线是朝廷的高层,一旦大周和契丹开战,必定绕不开他的内线,这也许只是他的猜测罢了,这次战争可不同于李东升上次对于契丹的突袭,这是一场全面的战争,是大周对契丹的灭国战,大周朝廷怎么可能让李东升这么任意妄为,越过整个大周朝廷,这么轻而易举的对契丹就发动了战争。

挑在这寒冷的冬季,这场严寒契丹人扛不住,难道他大周就能够抗住了,几十万的大周军队一旦在这个时候进入契丹,必定会被严寒给拖垮了。

李东升,除非你真的是神仙下凡,不然你根本不敢在这严寒对契丹发动攻击。

可如果不是李东升的指使,那些契丹小部落怎么敢发动叛乱,这无疑是以卵击石,自寻死路

ot

ot

第494章 因为我是李东升

天机阁,这个江湖上最神秘的势力,没人知道这个组织在哪,首领是谁,到底有多少人,这个组织的一切对于天下人来说都是很神秘的存在。

自从天机阁发出了悬赏,以十万贯要李东升人头之后,李东升就将老胡派了出去,去调查这个组织的来历,这个天机阁竟然有这么大的胆子要他的人头,就应该有心理准备,接受他的怒火。

老胡出身星盘,成长与江湖,在江湖上有很多朋友,在数名影卫的帮助下,他花了近半年的时间,才查出了天机阁总坛的位置。

其实在老胡的猜想中,天机阁曾被唐太宗李世民派兵围剿,必定会藏在深山老林之中,这么多年过去了,一定会建造各种机关消息,哪怕是派大军征讨,估计不付出惨重的代价,恐怕也没有办法攻下来。

可是让老胡没有想到的,这个神秘的组织并没有和以前一样,藏身在深山老林之中,而他们的真正总坛在神都洛阳,准确的说,竟然在皇宫大内之内。

而天机阁的首领,打死李东升都猜不到,竟然是王公公。

就是那个武则天忠心耿耿的大太监总管王公公,那个将玲珑当成自己亲生女儿看待的王公公。

李东升在收到这则消息的时候整个人都呆住了,这怎么可能那个差点为了武则天死掉的王公公怎么会是天机阁的首领,这个人对于玲珑的喜爱李东升看在眼里,王公公又怎么会勾结契丹人要他的人头

李东升坐在椅子上,看着跪在地上的那名影卫,语气严厉的问道:“你确定没有看错么,天机阁的首领真的是王公公”

影卫跪在那里,低着头回答道:“主人,小的看的很清楚,是王公公,为了防止这是敌人布置的障眼法,小的跟在王公公身边五天五夜,不仅看到他对天机阁的人发布命令,还见了好几个杀手,其中还有几个契丹人,小的还听到一个消息,有个叫做红月的杀手,已经潜伏到书院中。”

“红月,我知道了你再去找三名影卫,你们四人轮流盯着王公公,十二个时辰不要间断,给我盯紧他,你去告诉老胡,这件事情他不要插手了,我会亲自处理的”

“诺”影卫答应了一声,就消失在黑暗之中。

王公公的身份来历这影卫已经调查清楚,王公公名叫王高,很小的时候就被父母卖了,被当时的一名大太监买进宫当了太监,自小在皇宫长大,按说没有什么背景才对。

在武则天得势之前,王公公不过是一名小太监,被人欺负,生活在皇宫的最底层,可是武则天成为皇后之后,不知怎么的,对他是青睐有加,破格提拔,从一名小太监成为了一名太监总管,等玲珑出世以后,被封为镇国太平公主,他就被派去照顾玲珑一切生活起居。

此人在皇宫的地位非常特殊,是玲珑身边的太监总管,可又经常侍候在武则天的身边,皇宫内的大太监,整个皇宫的太监总管见到他也会恭恭敬敬的称呼他一声“王公公”。

李东升看着那影卫提交来的资料,心中想到了一个可能,可是他却不愿意相信这个可能是事实,如果是真的话,那可是一个非常坏的结果。

李东升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看着外面天空上慢慢飘落的大雪,对着守在门外的羽林卫中郎将陈耳说道:“去准备车架,我该进宫看看了”

陈耳楞了一下,躬身回答道:“诺”

李东升已经很久没有进宫,距离他上次进宫已经过去大半年了,和武则天有任何交流都是通过奏章,武则天让他做任何事情,也很干脆,直接是一道圣旨。

于是李东升有开创了一个奇迹,半年内收到圣旨最多的大臣,有好事者统计,李东升这半年收到的圣旨有一百五十三道,半年也不过一百八十天,李东升相当于每天收一道圣旨。

按说收到这么多的旨意,应该说是圣眷正隆,其他的大臣肯定是每天见一见皇帝,叩谢皇恩。

有谁见过哪个圣眷正隆的大臣半年不见皇帝一次,不过这不是皇帝不见,而是那大臣不去见。

不主动见皇帝就算了,李东升不仅不参加朝会,就连大朝会也不去参加,可以说是目中无君。

他身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手持九龙令,皇帝赐下便宜行事的旨意,可以说是皇恩荡荡。

可是这位大元帅做事却一意孤行,不管是调动兵马还是任命将领,不说通过天官、夏官,就连皇帝也不知会一声,所有的命令就是大元帅的手令直接下达,害的天官尚书每次就要跟在李东升后面补上任命的文书。

天官尚书每次在朝会弹劾李东升,都被武则天一句话给顶回去了。

朕既然让他便宜行事,他自然就没有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