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反贼平天下 > 分节阅读 131

分节阅读 13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林军补充到了一万。

当然了,张猛的战功不可能只是得到这么点兵力的,贾恢只能暂时给他记在账上,等到以后有机会再结算了;张猛对此表示无所谓,他心里想的是出去打仗,对于训练士兵,他没有兴趣。

分兵的分波终于告一段落,最终皆大欢喜。

“大哥,你这画的是什么呀”狗蛋和香月目不转睛的看着王旭手上的那张宣纸。

王旭笑了笑,看向狗蛋道:“这种武器是专门给你配备的,如果打造出来,你的童子军战力一定不比正规军差。”

狗蛋一惊,能让他的一千童子军和正规军战力相等,他有点不大相信,毕竟童子军都是由十二岁左右的娃娃组成的,能上战场么

王旭笑道:“此武器叫马均弩呃,不对,以后改个名字,就叫文王弩;此弩不用开弓拉箭,全自动射击,射程为两百步,一百五十步内能将敌人穿胸而过,而且他还有一个最厉害之处,能够同时发射五支箭羽”

“如果你们配备了这种武器,一千人就能抵得上敌人五千不过只适合打伏击战,不能和敌人硬碰硬的战斗,你们单兵战斗力不强。”

狗蛋激动的点了点头,王旭说的他现在都想试试了,其实狗蛋一直都想上战场的,就是那一千童子军战力太弱,他实在不好意思请战。

“哈哈,大哥,我这就拿去叫兵器坊打造”狗蛋大声笑了笑,抢过王旭手上的宣纸便往兵器坊跑去。

“这小子,看高兴的,呵呵。”王旭来到座位上坐下,喝了一口清茶,现在西都所有的事情都走上正轨了,他顿时感觉轻松了很多。

尤其是有了军机处和六部之后,所有的事情都不需要王旭去亲自打理了,六部无法决定的事就会自动上报军机处,由军机处做决定。

如果连军机处都决定不了,那肯定是大事了,便会上呈到王旭这里来,由王旭拍板。sjgsf0916

第两百四十四章 兵力

安澜城。

安澜城位于河西郡南面长江边,这里是赵龙水军的地盘,自从周战的那一万多水军投降之后,赵龙的水军就驻扎于此了。

此时在城中的议事大堂内,十几个水军校尉正在议事,一眼看去,所有人皆满脸愁容。

赵力道:“大哥,前来河西郡的流民太多了,我们沿江射下的三道防线被冲破了两道,如果还要堵住这些流民,就要调弓箭手镇压了。”

赵龙不由叹了口气,这水军营寨是唯一一处上河西郡的入口,平时也有很多商人、百姓、渔船从此经过,赵龙只是派人简单的搜一搜便放行了,可是现在不同了,江上的渔船数不尽数,一眼望去无边无际

赵龙根本就不敢放这些人上岸,谁又知道这到底是真的流民,还是朝廷兵马假扮的所以,赵龙沿江设下了三道防线,战船连战船,横跨长江,竖起围栏阻挡流民,可是,如今流民越来越多,挡不住了。

赵虎道:“大哥,此事太大了,应该尽快禀报文王,由文王做决定。”

赵龙点了点头,他早就想禀报文王了,只是考虑到西面还没有平定,他不想因此事而去烦王旭而已。

“好,立即派出信使,八百里加急送至王城。”

所谓的八百里加急,就是信使的手上拿有赵龙的军令,一路飞奔至王城,中间不会有任何的耽搁,沿途的驿站每20里有一个换马的驿站、县城等地,都会立即拿出最好的战马给信使换上,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信使到达目的地。

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实在太快,信使在第三天便将这道军情送到了王城,他只用了两天两夜的时间,飞奔了一千五百里一天内真正跑了八百里

这也就是河西郡能做到。每一个驿站都有千里马可以更换,奇快无比,若是在古西郡,断难达到这个速度。

得到消息后。王旭感觉事态严重,立即召集六部以及军机处的大臣商量对策,到底是应该放流民进入河西郡呢还是将之驱赶

议事大殿中。

户部尚书文卿道:“文王,断不能放那些流民进来啊,我们的粮食已经短缺了。要是再救济他们,那我们立刻就要面临断粮的危机”

黄权也出列道:“主公,如今我们的兵力比以前翻了一倍,多达二十九万每日耗粮巨大,望主公三思”

王旭一惊,二十九万这个数字确实把他吓了一跳,问了问黄权,黄权如数家珍般道了一遍。

王旭军现在的兵力分部如下:

各县县兵相加,约45000。

赵龙的水军,30000。这三万之中有一万五千是以前周战的,自从投降后,便被赵龙整合了,如今驻扎在安澜城中。

雷言部下80000精骑,驻扎于西平关。

张猛手下有10000羽林军,负责王宫的安全。

黄权手中还有10000士兵,一则驻守王城四门,二则负责王城的巡逻、治安等。

孙钰部下30000骑兵,李智部下30000,廖云部下20000。乾仓部下20000,闵岭部下15000,这些全部都驻扎于北校场。

黄权一说完,王旭深吸了一口气。没想到自己现在这么多人马了,只是这粮食真是个问题,现在的王城中,粮食只有二十万担不到,加上西平关那十万旦,也才三十万。

想要支撑三十万大军到秋季。着实困难

王旭皱起了眉头:“百姓历经了千辛万苦才到达河西郡,我们却将他们拒之门外,诸位,你们觉得合适吗”

众人也觉得忏愧,可是这也是无奈之举。

叶雄道:“主公,古西郡现在在朝廷手中,他们又恢复了原来的赋税政策,这些百姓得知主公在河西郡后,都是来投靠的,卑职觉得,民心可依。”

叶雄的看法很清楚,就是劝王旭收下这些流民。

孙钰出列道:“主公,百姓们已经流离失所了,如今在长江之上漂泊,我们怎能袖手旁观主公不能让他们失望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