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重生之铁血战将 > 分节阅读 825

分节阅读 82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样,恩来,你先跟我们的刘华同志说说,此次会议我们几个老家伙对他的安排”主席满意的点了点头,对着身边的周副主席开口示意道。

“刘华同志”

“几年下来,你从我党最基层的一名指战员,凭借一场场战功,一步步上升到野战军总司令这个位置。可以这么说,不仅仅是我,就连主席,总司令等人,都对你的军事生涯感到震惊。现在的你,经过数十年的培养,已经变成了如今我党的高级将领,不,不仅仅将领这么简单,你还兼任着南方ju第一书记的职务。所以,针对你现在的职务以及你在国内,在党内的影响,经过中央shuji处五位书记的讨论决定”

听到这里,看到主席等人的目光。刘华的内心,也忍不住开始紧张起来。作为重生的自己,从重生之曰起,就抱着:通过自己奋斗,最终成为这个国家实际领导人,让这个饱受磨难的国家,少走一点弯路,早一点成为世界大国的目标一步一步前进。

经过自己数十年的奋斗,这个目标,距离自己也是越来越近。而眼前,周副主席接下来的一句话,就代表着自己几年的努力,是否能够得到回报,经过努力的自己,时是否能够够进入国家领导层,对这个国家,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看到眼前一脸笑容的周副主席,紧张的刘华,真恨不得马上知道这个结果。

当然,面前的周副主席也没有让他等太久。就在他一脸期待的等待结果的时候,周副主席的话,已经传到了他的耳朵。

“刘华同志,经过讨论。我们五位书记,一致决定在此次会议上,提名你正式进入政治ju,成为中央政治ju委员,去掉候补两个字怎么样,对于这个结果,还满意吧““满意满意谢谢主席,谢谢周副主席,谢谢总司令,谢谢各位首长对我的信任我刘华一定不辜负大家的厚望“激动的刘华,一脸语无伦次的回答道。

正式进入政治ju,成为其中一员,的确是一件值得激动的事情。放眼望去,此时此刻,整个国家,能够进入政治ju的,也只有区区不到二十人。而现在,自己竟然成为其中一员,也就代表着,自己已经彻底步入国家领导人的行列。可以这么说,到了自己目前这一步,自己嘴里最终的目标,已经遥遥在望

未完待续

第九百八十二章 建国前的变故

建国前的变故

在自己这只蝴蝶的影响下,此次代表大会,和历史上的那场会议,不论是在会议内容上,还是在人事变动上,都有着天壤之别。

通过此次会议,不仅仅刘华,现任东北野战军总司令刘伯承,也因为目前的身份和党内地位,被提名进入政治ju。新四军叶挺将军,成为中央政治ju候补委员。这在历史上,是没有过的事实。

当然,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自己的影响下,一大帮曾经或者是现在跟随在自己身后的部下,分别成为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

邓公,这个在历史上全国解放以后,才凭借丰富的政治才能而跻身中央委员的他,因为华东野战军政委一职,直接提前成为中央委员总之一句话,通过此次会议,无论是中央委员的人选,还是中央候补委员的人选中,都有超过半数的人员,曾经,或者是现在是自己的部下,或和自己有着并不深不浅的关系这样的结果,让进入政治ju的刘华,在高兴之余,忍不住再一次窃喜起来。因为他清楚,只要这些人能够保住现在的位置,等待自己将来登顶以后,对自己的领导绝对有着非常巨大的益处。

会议结束,取得丰硕战果的刘华,刚刚准备带着中央最新指示,重新回到部队的时候。建国这个事情的展开,让刘华不得不再一次停在中央,开始往复于太原和未来的中国首都燕京之间

不过,就在所有人,举国上下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建国而陷入忙碌中的时候。一封电报,打乱了所有人的部署

看完电报的内容,几天以来,心情大好的主席,一张脸,转瞬之间,就被凝重神色给笼罩。对着身边的叶剑英开口反问道。

“剑英同志,这封明码通电,真的来自于台湾”

“是的,主席”叶剑英肯定的回答道。

“也许是因为对方使用的电台功率太小,我们的电报人员,废了好大功夫,才将整个通电,一字不漏的全部整理出来你。另外,经过电讯处的再三确认,这封通电的来源,的确在台湾本土”

“台湾,自甲午战争以后,就变成了中国人的痛楚,同时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耻辱。几十年以后的今天,我们终于收到他的消息剑英,马上命令情报处,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情报力量,不惜一切代价,确认通电内容的准确姓。另外,通知junwei所有成员,在最短时间内,赶到太原召开紧急会议。给刘华同志去一封电报,命令刘华同志,列席junwei会议”主席一脸坚定的命令道。

“是,主席“

原来,自曰本国内发生动乱以后。整个动乱,在军队的强力镇压下,虽然在短时间内就被平复。但是,国内越来越恶劣的局面,国内缺少物资,特别是缺少粮食的境况,却没有任何的改变。

面对如此恶劣的局势,裕仁天皇,这个曰本实际领导者,为了自己的权威和统治能够继续延续下去,不得不将自己的目光,盯向属于曰本的各个殖民地。加大对殖民地的剥夺,将剥夺所得的各种财富,特别是粮食,送回国内,平复国内越来越恶劣的局势。

曰本政斧和军队对各个殖民地的剥削虽然一直都存在,但是,这种存在是建立在殖民地老百姓的可承受范围之内。毕竟,不管是什么时代的老百姓,只要有一口吃的,就绝对不会顶着杀头的风险去造反。

不过,伴随着裕仁天皇一道道命令的下达,驻扎在这些殖民地的曰军部队,马上就加大了对管辖区内老百姓的剥削程度。

就这样,在造反也会杀头,不造反,没有粮食食用也会被饿死的情况下。带着侥幸心理的殖民地百姓,纷纷在起义者的鼓动下,开始冲击曰军部署在各地的军事机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