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时代之金融之子 > 分节阅读 94

分节阅读 9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也就是说。九一年在南海岛房地产市场投下的一块钱,到了现在已经变成了五块钱,而且这种势头还在迅猛增长。任谁都能看得出来,这是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是彻头彻尾的泡沫,但是谁也没打算从这里抽身出来,这就是人性的贪婪。

对于这样利润丰厚的项目,华德地产肯定不会轻易放弃,这一点赵世雄和霍家都有明确的共识。那就是要赚取最大化的利润。而对于两大股东的联手,曾国业也无可奈何,而且还有一点是他对林立所说的话也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因此在董事会上也就是随口一说,见遭到各方的反对后也就不再坚持。

南海岛的泡沫在九三年的六月终于被戳破了。

六月二十三号,副总理诸葛馆发表讲话,宣布终止房地产公司上市、全面控制银行资金进入房地产业。接着政府又发了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意见的文件,文件中列出了16条强力调控措施,包括严控信贷规模、消减基建投资、清理所有在建项目等。随着这些政策的出台,来自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的资金像潮水一般褪去。留下满地疮痍。

据后来的统计,在调控文件发出以后,南海岛留下烂尾楼超过600栋,建筑面积超过1600万平方米,闲置的土地接近两万公顷,堆积在这些土地和烂尾楼里的资金高达800亿。

在没有推出汇改之前,800亿人民币的资金相对于两三百亿的美元,这笔天量的资金如同泥牛入海一般,在泛起了一阵波澜之后就悄然无声地消失了。这其中,就包括了华德地产前后投入的二十多亿的人民币。

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华德地产肯定捂不住了,在对外公布消息之前,他们内部先召开了个紧急的董事会。

“大家都说说吧,现在该怎么办”

说话的人是现任的董事会主席霍及康。在成功入主华德地产后,董事局进行了改组,代表霍氏财团的霍及康当选为董事会主席,而原先的董事会主席赵世雄则变为副主席。

此时霍及康的脸上神色严峻,说话虽然仍是柔声慢语,但任谁都能听得出来他语气中的无奈。是啊。在执掌这家地产公司仅仅两个多月,公司就遭遇了政策上的重大变动,虽然霍家也和燕京政府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但是这种消息是绝对打探不出来的。事实上不止是他们,甚至连很多太子党都栽在这件事情上了。

如今他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将此事对股价的影响减到最低,只是如今华德地产缺乏流动资金,连生存都成了问题,就更别谈化解股市上的压力了。

在座的大部分股东都了解了这个情况,只是他们大多是小额的股东,根本没什么发言权,即便是现在可以畅所欲言,但是谁又能填补上这么一个巨大的窟窿呢其中甚至有些人都在想着,怎么在避开监管的情况下将自己手中的股份套现出去。

最后悔的莫不过一脸沮丧的曾国业,他万万没有想到,天际线国际控股后面的人能量竟然这么大,居然比霍家的消息还要灵通不少。要是当时就听了他的话,在能够充分套现的同时,还得到了这样人物的一个承诺,比起现在的局面要好上太多。

此时他手中持有华德地产约13的股份,出售的不足5的股份换来了四亿多的港币现金,现在华德地产的股价在12元的价位上下浮动,使得他原先买入的6的股票已经亏损了一亿两千多万港元。

如今集团在南海岛巨亏,消息一旦公布出去,现在12元的股价肯定不保,甚至说不定还会被腰斩,到时候他全部的身家加起来也就是七八亿左右,这和巅峰时期的十几亿比起来可少了不少。

这一刻,他非常后悔当初所做的决定,但是这世界上没有后悔的药,时光也不会倒转。但曾国业还是很愤怒:“都说国内的政策变幻不定,像这次的投资行为,政府一个文件就将它判了死刑,根本就不按照市场规律办事,这叫我们怎么做生意嘛早说了不要在内地市场太过投入啦”

此时别人说这种落井下石的话就很过分,但是曾国业不同。他是第三大股东,而且在之前的董事会上也曾经提过类似的建议,如今这看似马后炮的话只有他才能说得出来。

霍及康和赵世雄的脸色就是一阵青红,他们很明白曾国业所抱怨的就是他们自己。只是原本这事就是他们自己的过错,如今只能生生地忍着这些冷言冷语。

“我看是没有办法了,要不咱们现在把公司卖了,或许还能卖个好价钱”曾国业语出惊人,在一通抱怨之后突然提出了这么一个建议来。

一个市值五六十亿的企业。通常现金并没有多少,而且像做地产的企业,通常充分利用银行和股市上的融资来做强做大,换句话说,就是杠杆比较高,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可以迅速扩张,坏处则是一旦资金量断裂,则很容易陷入破产的边缘。

像曾国业先前想的,股价腰斩一半都算是结果比较理想的情况,事实上在消息披露出去之后。很可能股价立刻大跌,华德地产在股市上筹不到一分钱,然后是被迫还银行的贷款,在这个过程中也别想从其他银行借到资金,甚至连发行债券也不可能,最终的可能是变卖公司的固有资产,然后又是被百般压价,等这笔债务偿还得差不多的时候,下一个步骤就是裁员、压缩开支等,估计到那个时候。华德地产的股价只剩下几“仙cent”了。

当然,这是最极端的情况,在有新的资金注入的情况下,这种情况是可以避免的。但是谁又能去一次性拿出二十多亿的资金来填补这个巨大的窟窿呢

只有一个可能,就是在两个多月前曾经气势汹汹地想要收购华德地产的天际线国际控股背后的那个人,只是这一次他肯定会全力压价,像上次提出的那个条件绝对不可能了。

与满盘皆输相比,现在的股东无疑不希望他们两手空空地离开,因此在稍作考虑之后。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都点头同意了。

而作为最大股东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