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显耀大唐 > 分节阅读 230

分节阅读 23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同样增加食邑二百户。

除此之外,李显还宣布纳扶风窦氏女窦仙童,京兆韦氏女韦团儿为妃,其实当时李显是想公开她们的本姓,并且为陈硕贞平反的,然而却被她们阻止了,毕竟她们的母亲曾经确实也造反了,如果李显坚持为她们这样做,虽然他是皇帝,也会有许多难处,再者说了,她们的母亲并不在乎这些,只要她们能够为她报了仇,甚至只要她们好好活着,那也已经足够了。

李显知道她们说的也有道理,于是不再坚持,而是以窦仙童养母的身份给了“陈老夫人”一个虢国夫人的封号。

之后李显又宣布太子李重俊的生母身份,追封李重俊的生母杨玉舒为贵妃,又封儿子李重福为梁王,太平公主为镇国太平公主,加封三百户食邑,李旦为镇国相王,加封五百户食邑,他们所掌握的权力暂时不动。

而与此同时,徐敬业、郭元振也都纷纷宣布向李显投降,并且亲自到洛阳向李显“请罪”。

随即便传来了新的任命,以刘仁轨为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李昭德为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姚崇为中书令、同中书门下三品,宋璟为侍中、同中书门下三品,郭元振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狄仁杰为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唐休璟为波斯大都护府大都督、检校兵部侍郎,王晙为日本大都督府大都督、校检刑部侍郎,娄师德为吐蕃都护府大都督、检校兵部侍郎,王孝杰为天竺都督府大都督、检校吏部侍郎,黑齿常之为安南大都护府大都督,检校礼部侍郎,王勃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骆宾王为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张柬之为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杜审言为御史大夫,原卫尉卿尉迟宝琳因为在平叛之时果断打开武库,将武器分发到羽林军中有功,而被任命为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魏元忠被任命为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除此之外,徐敬业依旧赐姓李,其父祖坟茔被重新以礼安葬,其英国公爵位保持不变,又增食邑一百户,同时拜为右武卫大将军,扬州都督府大都督。

李显的这一次任命可以说是十分的大胆和果断,将自己身边那些信得过的文武重臣全部安置到了最为显赫的地位,而太平公主和李旦麾下的那些宰相们虽然也大都还是宰相,可却没有一个是三省六部的一把手。

对于这一点李显提前也和他们交流过,他向弟妹坦诚,自己这样做的确有些过分,然而为了大局的稳定,现在也只能这么集权了,太平公主和李旦全都表示理解。李显虽然知道他们心中有所不甘,可是现在只有最大程度剥夺他们的权力,让他们手中无权,才会熄灭争权的欲望,这样的话,就能保证他们不致于因为争权而伤了同胞之情,也不至于因为争权而导致一母同胞刀兵相向,做下令人悔恨的事情。

在此之后李显又任命刘幽求为伏波将军,并交给其一张地图和指南针的制造图纸,令其组织一支船队,从江都往东航行,横穿大洋,探索美洲大陆,并且找到一些特别的植物“玉米”、“红薯”和“土豆”等等,于是李显正式开启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大航海计划。

李显本来以为大唐从此会持续和平,可是没想到这种和平很快被打破,又一场阴谋在宫廷中上演。

第415章太子之变二

大唐神龙元年不是历史上的神龙元年四月十九日夜半时分,距离返回长安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太平公主便聚集麾下心腹党羽来到了公主府内进行议事,决定发兵宫中,与太子李重俊联合起来,废掉李显,夺取大权。

这时候武后也悄然离开还没有完全建成的“万象神宫”,她麾下那些被贬斥的心腹们也都被暗暗召回来,组成了一支力量,经过太平公主的“举荐”,悄悄加入到了太子李重俊的身边。

太平公主也调集了她麾下那些武将以及相王李旦身手中的东宫六率的力量,形成了一股逆流,与李重俊的力量里应外合,悄然对宫中发起了进攻。

其实因为自从李显登基以来,因为各种原因,李旦一直掌控着东宫六率,而李重俊虽然是太子,却也无权调动本该属于他的直属部队,这也是太平公主刺激李重俊造反的一个理由,不过到了现在,李重俊已然不再去想这些东西了,年少轻狂的他只想着有疼爱他的姑姑太平公主的帮助,他一定能够掌控大权,成为大唐历史上最鼎鼎大名的少年天子,到了那时候,他就一定把他的母亲封为皇太后,让他那含冤而死的母亲获得最大的风光。

只不过李重俊根本不知道,这一次他就算真的成功了,实际上也只是与虎谋皮,以太平公主的强势,他能太太平平的做一个傀儡皇帝就已经是万幸了。

这时候的李重俊却是意气风发,率领着一帮小将,还有数千名士兵,来到了玄武门外,以自己奉旨进宫为名,想要骗开玄武门的守卫。

玄武门的守卫正是左监门卫大将军李多祚,此人可算得上是李显的嫡系,当初李显发动后来被称为“嗣圣政变”的那场政变,李多祚就在其中立下大功,击败了噶尔弓仁的力量,取得了夺门之战的胜利。

现在李显更是委以重任,让李多祚驻守玄武门,也是大明宫最北端的门户,穿过这道门户,就到了后宫所在地了,可以说李显将一身的安全全都交给了李多祚。

李多祚也的确没有让李显失望,虽然是太子叫门,他却也没有打开,因为他深深的知道,作为东宫之主的太子,无论如何也不该在这个时候,率领着数千人从玄武门入宫,这只能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太子要谋反

虽然被这个念头深深的震撼了,然而李多祚也只能采取最保守的手段,对太子好言相劝,敷衍塞责,无论如何都不肯打开玄武门。

李重俊见李多祚不肯开门,心中也是有些犹豫,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在这时,只见身边的大将李千里说道:“殿下,事到如今,也容不得犹豫了,因为那李多祚肯定也看出来我们举兵谋叛了,若是现在就这么逃走,将来陛下追究起来,殿下同样也要承担罪责,到了那时,我们可就是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了。”

这李千里乃是先吴王恪的长子,年纪上比李显还大一些,是李显的堂兄,此人虽是唐朝宗室,可是皇室却并不怎么忠诚,这主要是因为他的父亲李恪被诬陷谋反,然后被杀,所以他一直希望武后能够推翻高宗的江山,这也算间接的为他父亲报了仇,所以当初武后大杀李唐宗室,他却因为对武后足够恭谨而活了下来,后来李显政变成功,因为念及他是李唐宗室,也没有对他过于计较,没想到他竟然执迷不悟,再次受到了武后的蛊惑,仅仅因为武后答应事成之后封他为太尉,并继承吴王的爵位便当即答应了下来。

李千里说完之后,李重俊身边的沙吒忠义、独孤祎之等人也都纷纷附和,李重俊因为年少,本就没什么主意,现在被众人这么一说,立刻就做出了决定,下令攻打玄武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