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显耀大唐 > 分节阅读 197

分节阅读 19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媚一定不会放过他的,绝对会乘机对李显进行打压,甚至还有可能会废掉李显的太子地位,而李显也必然不会就这么屈服,所以双方的内争乃是势之必然,而这样自然更加有利于他们的“大业”。

可是没想到过了没多长时间就听到了李尽忠大败的消息,这让金法敏的心中顿时变得有些着急起来,因为契丹的战败意味着他之前的估计是错误的,这个大唐太子的确不俗,竟然能够将李尽忠打得大败并且俘虏,这将有很大的可能对他的这次联盟造成威胁。

随后李尽忠和孙万荣的先后死去更让金法敏心中震撼,因为他自忖以契丹的战力,就连他的新罗倾国之力也很难与之相抗,如今这么强大的契丹被灭,意味着他们的联盟失去了一支制衡大唐的力量。

“好在我还有大祚荣的盟军力量,相信以大祚荣的武艺和韬略,定然能够抵挡住李显的进攻,只可惜这样一来,恐怕我军将会面临薛仁贵大军更多的压力,不过相信只要再等上几个月,等到大海人皇子打败倭王、统一倭国之后,我们就会再多一支盟军,到时候倭国水军重新断开唐人的海上交通补给线,到时候最起码在熊津州都督府的这一支力量会被我军占领,之后我军在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与倭国合作,共同出兵对付薛仁贵,统一三韩之地的梦想还是有很大可能会实现的。”

金法敏的目光中充满着自信,认为自己这一次的判断一定会正确,因为谁都能看得出来,那大祚荣虽然年轻,可却也表现出了雄才大略的一面,无论是武艺还是谋略,就算是李尽忠和孙万荣这两个家伙加起来,都未必会是此人的对手,这样一来,在这人的统率之下,李显哪有那么容易会取得胜利就算是真的会败,估计至少也能够坚持半年以上,而只要到了那时候,估计倭国的战争早就会结束了,自己统一了三韩地区,再加上倭国的相助,相信到那时,就算是大唐有五十万大军,也只能是望洋兴叹吧

可是令他震惊的是,时间过了还没有半个月,他就听到了一则消息:“禀告大王,大事不好了,联军,联军战败了,大祚荣盟主在战败的途中突然被两名近侍刺杀,那两个近侍的武艺也极为不凡,虽然比大祚荣略差一些,却也只是一线之差,再加上猝然袭击,大祚荣不备,所以,所以,大祚荣被当场斩掉了头颅,含恨身死”

“什么”听到这个消息,金法敏顿时大惊失色,然后问道:“联军的情况如何了虽然大祚荣死去,然则如若在联军之中再选出一名领袖,合力对抗唐贼,也不是没有希望,最起码如果顽强死守的话,也一定能够坚持个一年半载,而只要能够坚持半年,我们就能有希望”

金法敏如同时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般,喃喃的说道。

可是没想到那名负责传讯的探子苦笑着说道:“在斩杀大祚荣的同时,唐军便对溃散的联军将士进行追杀,这一路追杀下去,就有三万余人被杀,后来当那些联军将士赶到粟末部的大营的时候,却发现他们的大营早被唐军占领,这些将士们看到他们的家眷被控制住,全都选择了投降,后来这些人又奉命征讨联军各部,现在大祚荣的所有联军全都投靠了大唐”

“这,这怎么可能怎么会这样”金法敏闻言,顿时感到胸中如同被一柄重锤狠狠砸中了一般,猛的喷出了一大口鲜血,然后整个人一阵头脑发晕,竟倒在了地上

“陛下,陛下”所有人看到这一幕,顿时大惊失色,连忙将金法敏扶起,片刻之后,金法敏在紧急抢救之下缓缓醒了过来,然而整个人再也没有了之前的那种意气风发,虚弱而缓慢的说道:“这究竟是为何真是天不佑我新罗李显,李显,我好恨”

在这之后,金法敏就像是失去了魂魄一般,整日里长吁短叹,忧虑不已,竟然因此而生了一场大病,不出一个月便含恨死去,据说在临死之前,金法敏口中还兀自喃喃的说道:“李显,李显,我好恨”

金法敏死后,被追谥为文武王,由其子金政明继承王位。

“诸位,虽然契丹和粟末部联盟先后战败,然则我相信,我新罗得自上天庇佑,经过了无数风浪,这一次一定也可以安然无恙,我等只需坚持半载,定然会迎来一股强有力的臂助诸位将士,列位臣工,大家一起团结起来,度过我新罗最为难的时期”

新任的新罗王金政明犹然没有丧失信心,看起来反而有些疯狂,对着三军将士大声喝道。

第340章国之柱石

对于李显这一次迅速平叛产生的影响,李显并没有怎么关注,他命部将刘幽求、张威、刘斐等人统率数万骑兵前去支援薛仁贵,又命张德玉将截获的契丹、粟末诸部的粮草运送到薛仁贵军中,同时又给薛仁贵写了一封信,交代了一些情况,同时再给郭元振留下了足够的人手后,便率领剩余的近十万人马返回洛阳。

其实李显完全可以顺势而为,与薛仁贵合作,将新即位的金政明也一道收拾了再返回洛阳,然而李显一方面考虑到朝廷空虚,自己长期不在的话也不好,尤其是高宗病重,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撒手人寰,他作为人子,自然要在病床前尽孝,更何况他那位弟弟李旦如今也被武后从前线紧急调回,这其中当然也有让李旦床前尽孝的意图,但是自然也有其他的深意。

而对于武后的意图,李显自然也很清楚,所以他才要紧急返回,一方面是要堵住他人之口,另一方面也是要阻止武后的图谋。

由于李显心中急躁,也由于将士们获得大胜,士气高涨,所以行军的速度很快,仅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李显所率领的先头部队就赶到了洛阳。

为了能够获得朝野上下的同情,这一次李显是高调入城,他早就派人通知朝廷,将自己返回洛阳的时间提前告知。

这样一来,迎接李显的队伍自然是人山人海,许多百姓都是自发的敲锣打鼓,前来迎接他们英明神武的太子殿下。

“呵呵,这一次太子殿下大破契丹和粟末部,以雷霆之势平定了北方叛乱,彰我大唐雄威,狠狠地教训了那些敢于贼子的嚣张气焰,实在是大快人心。”

“是啊,太子殿下英明神武,令人不禁想起了太宗文皇帝,这可是我大唐之福啊,这么多年了,我们忍受契丹等北疆各部的诸多侵凌,今日总算是扬眉吐气,为我大唐百姓出了这一口气。”

“没错,太子殿下在面对李尽灭那厮时说的话非常对,为何契丹人能够杀我大唐将士百姓,而我大唐人却杀不得那些契丹俘虏他们契丹人是人,我大唐人便不是人了吗若是放任杀害我大唐军士百姓的凶手而不管,我大唐再强盛又有何用嘿嘿,像太子殿下这般回护我大唐百姓的,可实在不多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