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显耀大唐 > 分节阅读 180

分节阅读 18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请罪道:“陛下,微臣知罪,还请陛下念在微臣对陛下一片忠心的份上,饶过微臣这一次吧,微臣以后决计不敢了。”

“嘿嘿,崔相公,你还想着下次这真应了一句话,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落泪,你先想着这一次,如何向父皇母后和天下百姓交代吧,前方吃紧,后方紧吃,我大唐有你这样的良相,又与武懿宗这等废物互为援引,怪道北方战局如此混乱。父皇,母后,儿臣请父皇下旨,将此佞臣绳之于法,以儆效尤,以便前线战士能够安心作战”

李显不再理会崔知温,而是对着高宗和武后叩头,然后大义凛然的说道。

“哼,崔知温这厮着实可恶,枉费朕对其一片信任之心,今若不惩处,群臣何安百姓何安前线将士何安”高宗愤怒的站了起来,指着崔知温一顿臭骂,然后又换了一副颜色,对着武后说道:“媚娘,你以为此事该当如何处置”

武后自然知道崔知温这一切都是秉承她的旨意行事,然而这事却也不能放在明面上,只能表态道:“若是崔知温果然做下此事,自当严惩,然则我们要有证据,所以臣妾认为,应当先由御史台进行调查取证,待得取得真实证据,再进行严惩亦不迟。”

“媚娘所言有理”,高宗点了点头,然后大声说道:“先免去崔知温中书令、同中书门下三品之职,令其返回府中待命,着御史台彻查崔知温贪腐之事,十日内将结果上报,届时再决定如何处置。此事先放过一旁,诸卿且考虑考虑,以当前形势,我大唐该以何人为将,平定契丹叛贼”

“陛下,贼子厉害,想要平定,非程务挺将军或黑齿常之将军不可平定。”说这话的自然是后党之人。

然则东宫诸党人则推荐王孝杰和唐休璟等将。

这时候却见李显走上前来,摇头说道:“如今程务挺将军在防御突厥,黑齿常之将军和王孝杰将军则在防备吐蕃,唐休璟将军则在镇守安西都护,没有这几人在,根本无法保证突厥或者吐蕃不会再度起兵,因此这些人都不能动。所以,儿臣斗胆请命,愿父皇以儿臣为将,统率大军出征河北,此次定然不负父皇厚望,平定契丹贼子,生擒大祚荣,彻底结束北疆叛乱,还望父皇下旨。”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301章太子挂帅

对于李显率军出征之事,武后及其党羽自然不愿成全,所以,在李显自荐要领兵出征之后,立刻遭到了后党成员的一致反对,这一次率先进行反对的却是侍中裴炎。

只听得裴炎躬身说道:“陛下,微臣认为次议不妥,太子身为国之储君,怎能亲冒矢石,冒险到前线作战如此一来,岂不被贼人笑我大唐无人乎更何况,以太子之身份,万一会受点伤害,岂不是我大唐的损失所以,微臣建议,只需派遣一二良将,定能平定契丹贼子,保我大唐安宁。”

“陛下,裴侍中所言甚是,臣等附议。”裴炎在群臣中的威信确实不低,他这么一番说辞,立刻得到了不少官员的赞同,这些官员不仅仅有后党成员,甚至还有东宫党人,这些人并非是要依附武后或者裴炎,而是真心的为李显着想,不想李显前去冒险,因为凭借着这几年的种种手段,李显的名望早已经超过了之前的李弘和李贤,就算是武后再强势,也根本难以阻止他继承大位了,根本没有必要再到战场上冒险,万一就像裴炎说的那般,遇到了什么危险,那可实在是大唐的损失,毕竟像李显这样优秀的大唐继承人,实在是太难找了。

李显自然也知道这些人是怎样想的,然而他却也是一脸的无奈,因为以如今的形势,想要平定契丹和靺鞨各族的叛乱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如今朝中缺少能征惯战的大将,再加上武懿宗在河北那一番作为,更是引起了百姓的普遍不满,同时也壮大了契丹的力量,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取胜实在是太不容易了,甚至就算是王孝杰那样的名将,在历史上就是因为在平定契丹的过程中战死的,所以,即便是对那些历史名将,李显也不敢保证一定会取得胜利,在这种情况下,他作为大唐的太子,作为对新罗主战的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如果不亲自出战,等到最后战败之后,一定会被武后扯住,为战争背黑锅的。

所以,在综合考虑之后,李显仍然决定要主动请命,率军出征北疆,一是为了收拾自己的那副烂摊子,至于另外的目的,顺便收拢民心,拉拢人才,树立威望也自无不可。

可是在看到群臣们众口一词的请求李显三思,反对李显率军出征的时候,高宗也有些犹豫了,他一脸为难的对武后说道:“媚娘,你看此事如何”

却见武后也是一脸坚决的说道:“众卿所言有理,显儿身为太子,如何能够轻涉险地万一有什么损伤,岂不是令你我伤心,令士庶伤心,令我大唐伤心”

高宗闻言点了点头,轻轻说道:“媚娘之言深得我心,如今朕已垂垂老矣,没几年活头了,我这万里江山,自然要交给显儿的,更兼显儿你聪慧仁爱,将来必定能够令我大唐更加繁盛,然而你若是有什么损伤,可让朕再往哪里找到这么令人满意的太子朕是宁可北部边疆全部失去,也不愿太子冒一点危险啊。”

其实本来高宗在武后的挑唆之下,对李显还有一定的戒心,然而最近因为久病,自知时日无多,在一个人静思独想之后,竟然渐渐想明白了,不再对李显心存戒备,反而一心盼着将手中的权力交到李显的手中,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想法,他现在对李显那是全身心的爱护,实在不希望李显为了一场小小的胜利而轻易冒险,所以才说了方才这么一番话。

李显也算得上是一个善于察言观色的人,听得高宗那一番话的确是真心实意的对自己爱护,不由得心中感动,对于老父亲那唯一的一点成见也都彻底抛弃,哽咽着说道:“父皇说的是哪里话父皇春秋鼎盛,即便是再活个三十年也都不成问题,至于儿臣,更愿意在父皇膝下尽忠尽孝。不过儿臣却也又不得不去的理由,还请父皇见谅,首先来说,北方乱局是肇始于儿臣,儿臣自然有责任平定这场叛乱,再者说了,儿臣既为大唐储君,自然更要想办法为自己的百姓解决边患问题,解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若是儿臣为了一己安危而弃百姓于不顾,儿臣又有何颜面面对天下百姓儿臣愚昧不孝之言,还请父皇勿怪,儿臣忠贞为国之志,还请父皇玉成。”

说完之后,李显竟然对高宗大礼参拜,表明自己率军参战的坚定决心。

看到这一幕,高宗不由得点了点头说道:“虽然你是一个不孝的儿子,可你毕竟还是一个国之忠臣,显儿你忠贞为国,朕又岂能不答应好儿之请求,朕准了,朕即刻任命你为河北道行军大总管,统率二十万大军,前往北疆平定叛乱,北疆所有兵将任你指挥调度,显儿,临行之前,朕有一句话要说,这是朕作为父亲对你的嘱托,战败没有关系,一定要给朕平平安安的回来。”

说到最后,高宗已然是眼含热泪,神情颇为激动。

李显闻言,一颗心更是震动不已,他现在已经明显体会到他的父皇现在变老了,变得啰嗦了,不再像之前那样有决断了,其实之前高宗也并不是很果断,然而却总比现要强得太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