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小说 >水浒之星 > 分节阅读 128

分节阅读 12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每当这个时候,李乾顺都会思绪如飞,先祖的光辉事迹也在脑海中一幕幕的重现。

李乾顺是党项皇族中的一员,他拥有最纯正的“龙皇血脉”,他对先祖的事迹当然是了然于胸,耳熟能详,他续承了他们的血脉,继承了他们的精神,还继承了他们的事业,更继承了他们的江山。

此时此刻,李乾顺总是会不由自主的问自己一句:“你做过了什么,将会留下什么”

李乾顺沉吟良久,和以往一样,这次还是非常惭愧的答道:“我现在什么也没有做过,也不会留下什么。”

李乾顺是一位喜欢经常反思的人,他会反思过去,反思历史,反思自己,通常,他都会有所收获,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或者得到一个有益的启迪,他就是这么一点一滴的在成长,在进步,虽然不明显,却让他在不断反思的过程中受益匪浅,获教良多。

每次祭祖之后,没有一次例外,李乾顺都会独自一人进入一处“秘境”。

这处“秘境”是一座地下宫殿,被称为“太祖圣殿”,这座圣殿的入口被巨大的神秘力量封印着,外人是不可能知道有这样一处秘境的,既便有人知道也没有能力打开这道封印进入里边。

这道封印,除了西夏现任的皇帝拥有了“帝王力量”的人才能打开。

“帝王力量”,这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一种特别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是用蹲杠铃或者做俯卧撑就可以练出来的,如果你不是皇帝,还是洗洗睡吧。

在“太祖圣殿”,西夏五位前皇帝的圣像栩栩如生,威严庄重。

李乾顺在三岁刚刚登基之后,在睡梦中就被一种神秘的力量带到这里,他记得很清楚,那晚上星月无光,也是那晚上,在“太祖圣殿”内,他拥有了“帝王力量”。

知道为什么蹲杠铃和做俯卧撑练不出“帝王力量”了吧,这种力量是继承的,你练也白练。

这是只有李乾顺知道的一个秘密,一个帝王才拥有的秘密。

以后,李乾顺每次来到西夏王陵之后,都会进入这处圣殿,这里是汇集了党项族祖先们曾经拥有的各种强大存在的源泉,有智慧、有力量、有精神、有真相、有秘密、有阴谋、有诡计。

在这里,李乾顺可以自由和他们进行某种交流,因为他和他们一脉相承,流着同样的血液,他可以追古思今,让他感知祖宗带给他的一切,有美好的记忆,有血腥的杀戳,还有并不干净的过去。

圣殿里目前只有五尊圣像,居中的不是太祖皇帝李继迁,却是西夏开国景宗皇帝李元昊,在他的左侧是太祖皇帝李继迁、太宗皇帝李德明,在右侧的则是毅宗皇帝李凉祚、惠宗皇帝李秉常。

李乾顺知道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也会立在这里,由他的后代另一位拥有了“帝王力量”的西夏皇帝供奉、祭祀、瞻仰、怀念

西夏,其祖上是党项羌人,唐朝中和元年,拓跋思恭占据夏州,封定难军节度使、夏国公,被唐皇赐姓李,二百余年来,历经唐、五代、宋,世代割据相袭。

从西夏先祖拓拔思恭开始,在西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优秀人物,都如过眼云烟,湮没在岁月的长河里,化做点点涟漪,最终随风而逝

这里边,李乾顺最敬佩的就是太祖皇帝李继迁。

在“太祖圣殿”中李乾顺仰望着李继迁威严高大的圣像,内心激动不已,每当此时,他就会自觉不自觉的溶入过去的那段光辉岁月中,去体会,去思索,去怀念

李继迁,这个人特别的特别,他生前没有做过一天皇帝,死后却被追认为俩个朝代的太祖皇帝。

西夏建国之后,李继迁被李元昊尊为大夏国的太祖皇帝,五百年后,李继迁又被另一位大名鼎鼎的开国皇帝李自成尊为大顺国的太祖皇帝。

绝大多数人一辈子也当不上一次太祖皇帝,有人竟然能当上俩个朝代的太祖皇帝,看起来李继迁这个人天生就是当太祖的命,人品好,没办法。

从这件事情反映出李继迁人品不错的同时,也证明老李家人才辈出。

李继迁成为大夏国太祖皇帝,是理所当然的一件事情,毕竟他是李元昊的亲爷爷。

那么,李继迁怎么会被大顺国尊为太祖皇帝呢

答案是和人品无关,和血缘有关。

李自成当然不会无缘无故的把一位不相干的人当成自己的“太祖”来供奉的,李自成和李继迁虽然前后相隔五百年,却是有历史传承的,他们的关系就建立在银州。

李继迁出生于银州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这个小山村后来就叫继迁村。这个村居住着李继迁的后代,李自成就出生在继迁村,他理所当然的是李继迁的后代。

有很多人说李自成是位农民可在五百年前他的很多亲戚都是皇帝,而他自己也变身为一位皇帝,他还算是农民吗

李继迁虽然不是西夏国的开国皇帝,不过他的丰功伟绩,还是被载入西夏的史册,而被西夏后人津津乐道,倍加尊崇的。

t

279力挽狂澜

李继迁对西夏最大的功绩就是挽救了西夏,挽救了老李家,用“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来形容他一点也不过份。

李继迁的时代,夏属地还叫“定难军”,在名义上是归大宋统治的,当时的领导人是李继迁的族兄李继捧,他是定难军节度使。

李继捧是个务虚的人,他一定被大宋开国宰相太师赵普的许诺冲昏了头脑,他觉得当个军阀割据一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国家的统一、民族的融合才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李继捧毅然决然带着唐僖宗赐给祖先拓拔思恭的丹书铁券,还有夏、绥、银、宥、静五州领地入阙投降。

当时宋国已经产生了第二代国家领导人,是太宗皇帝赵光义,那个人是个好大喜功又有脑子的人,“削藩镇之权”一直就是大宋建国后的一项基本国策,现在天上突然掉下来这么一大块“陷饼”,他欣然接受了李继捧的投降。

白给的会不要只有没脑子的人才会不要。

投桃报李,太宗皇帝赵光义对李继捧也非常的慷慨大方,厚赏白金千两、帛千匹、钱百万大宋建国初期的钱可比徽宗天子赵佶这个时期的钱要值钱的多的多。

赵光义赐李继捧姓赵,名保忠,授彰德军节度使,之后,大宴群臣。

大宋朝廷一片欢呼雀跃,大臣们齐声高赞,“伟大光荣地、英明神武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举国欢庆,以为西北太平可期,以为天下太平可期。

历史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候会出现一个最关键的人物,这个人一定可以改变历史的进程,能改变历史进程的人,通常被称之为伟人。

这个人本来应当是李继捧,他肯定会因为献降夏地被载入史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