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小说 >水浒之星 > 分节阅读 95

分节阅读 9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射空了三壶箭,射倒了百十人,一战成名,这才逼退敌兵,保护郡王命在。”

“郡王死而复生,喜出望外,一是感激宣赞救驾之功,二是见他武艺出众,年轻有识,有心裁培,便答应招他入赘为婿。知恩图报,亲女下嫁,郡王算得上有仁有义贵为王婿,一步登天,宣赞也是时来运转。就这样子,宣赞跟随郡王来到东京城内郡王府中。“

“可惜好事多磨,郡王虽然是一番好意,最终变成一厢情愿,王府上下,没有一个不嫌弃宣赞的,原因很简单,只因宣赞是个番人,长相比较奇特,已经不附合郡主的审美要求,关键的宣赞本身条件太差,一个王尊,一介平民,地位悬殊,这种差距不可逾越。”

“现在,这世界上有哪个女孩子愿意把自己嫁给一个又穷又丑的男人呢答案是没有郡主没有一个肯舍身相伴,郡王做了无数思想工作,收效甚微,当他的耐心丧失,就会勃然大怒。郡王是位言而有信的人,为了遵守诺言,硬生生的指定八郡主下嫁成婚。”

“宣赞才有了丑郡马这个绰号,问题是,郡王的行为简直就是逼婚呀,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乱点的鸳鸯不靠谱,用屁股想,这种爱情会悲剧。”

“大婚之日,听说八郡主哭得跟泪人一样,一个怀恨在心小女子,愁肠百转,愈结愈深,一年不到,竟然郁郁而终,据说腹内还有一个成形的胎儿,此时此刻,郡王才知道自己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了。郡王的肠子悔青了,由对八郡主的悲痛和思念,转化成了对女婿宣赞的憎恨。”

“丧事结束了,郡王将宣赞以殿直官保义郎的身份调戌陕右,在军中效力,这些年时间过去了,从来不闻不问,别说冬天送寒衣了,就是夏天连根冰棍也没送过,翁婿之间虽然没有反目成仇,也差不多形同路人了。恩断义绝,人亡情伤,让人嗟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没有爱情的婚姻是没有基础的;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没有金钱的婚姻也是没有保障的;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封建包办婚姻害死人呀;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

听刘仲武废话连篇,童贯气又上来了,把一只碗“当”的一声给磕碎了,刘仲武马上就闭嘴了。

ttagttagttagt

206高俅无语

刘仲武虽然不说话了,其他人的话又冒了出来,毕竟在这世上喜欢发表评论的人远比喜欢说故事的人多的多。

吐槽、喷水、拍板砖现在已然成了一种时尚、一种潮流、一种江湖。

王厚是这么说的:“听说宣赞现在常挂在嘴边的有俩句话就是哥是个伤心的人,哥最爱的就是喝酒。”

“情到深处人孤独,酒入愁肠心最苦。”刘法接了一句。

种师道看着童贯阴沉的脸也插了一句,“我就不说什么了。”

童贯看起来并没有被这个故事打动,他陷入沉思,决策是一件相当废脑子也相当损害脑细胞的事情。

童贯开始考虑问题,其它人也就不能再废话了。

过了很久,童贯才问了一句:“你们看,让宣赞修这个桥怎么样”

王厚四个人异口同声接了一句:“这就对了”

“修桥飞渡大河出奇兵取溪哥城”是“十一三石屋秘密会议”议定的第四件事。

书案上摆着茶碗,点心、果品,童贯、王厚、刘仲武、刘法、种师道、高俅围座在书案边商议军情。

“书房会议”进行中

夺取积石军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童贯连下青唐、洮州,“西蕃三王”只剩下积石军的溪哥城,蕃王藏征扑哥内心不安,日夜备战,蠢蠢欲动。

逃往青海湖的青唐小王子溪赊罗撒和西夏察哥往来密切,活动频繁,如果溪赊罗撒和藏征扑哥联手,西宁州肯定首当其冲,到时变生胁肋,将腹背受敌。

等人动手不如自己先动手,这就叫先下手为强。

这次“书房会议”一个最主要的议题就是要解放积石军,彻底解决“西蕃三王”这个历史遗留问题。

刘仲武这次从廓州来到熙州,带来了一个好消息经过九个多月的施工,那座桥竟然神奇的建好了。

刘仲武开门见山主动请战,“我亲自带兵,过桥去取溪哥城。”

不料童贯直接表态反对,他是这么说的:“你去不行”

刘仲武愣住,“石屋会议上定好的事情,怎么桥修好了,又生变化,司空,你这是肿么了”

“刘将军曾说,以正合,以奇胜,难道忘记不成”童贯提醒。

“司空多虑,我会派一只大军出积石山,正面进攻。”

“现在喘气都会得上肺癌,解手都会被人偷拍,看只鸭子都会入神,风险何处不在你是主将,置三军于不顾,而以偏师,行军于不测之地,此乃侥幸之事,万一有变,必然损兵折将,全军覆没,如果发生不幸,积石谁来收复你的九个儿子谁来养育”童贯的话语重心长。

刘仲武听完,豪气顿生,他深情的说道:“司空呀,刘某不才,一颗红心献祖国,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好刘将军说的好。”王厚闻言拍案而起,高声赞叹,继续说道:“将军阵前亡,马革裹尸还。”王厚的目光转向种师道。

种师道接道:“我心随风扬,热血是青年。”种师道的目光又落在刘法脸上。

刘法接道:“男儿当自强,不靠爹和娘。”

这就是默契,是在长期战争实践和军旅生涯中产生和建立起来的默契。

高俅虽然已经和他们同坐一席,却缺少这种默契。

所以,当“陕西四将”的目光落在高俅脸上的时候,高俅脸“腾”的一下就红了,他无语了。

高俅哪里想到开个会还得准备朗诵诗歌呢,他的嘴蠕动了半天,也没崩出一个字来。

你想呀,高俅哪是做诗的材料呀新华字典里全是他不认识的字。

“陕西四将”这是一种“坏”,也是一种“欺生”,他们存心在给高俅“上眼药”,让他出丑,让他难堪,让他知道自己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高俅是后来才明白这一点的,“原来你们不是朗诵诗歌呢在阴我呢。”

童贯久在西北军中,心中当然跟明镜一样,他微微有些不满,心的话:“高俅刚刚上位,你们就开始排挤了,你们这是典型的山头主义思想在做怪。”

对方没有明着表示,所以,童贯也不能明着表示,他先是鼓掌,表示肯定,“四位拳拳赤子之心,报国不顾子孙,真是国家的好干部呀。”然后,他给王厚一个手式,让他坐下,接着说道:“决心表完了,我们书归正传,还是来说说那只奇兵。”

王厚四个人一幅洗耳恭听的样子。

童贯正色而言,“我的意思是身为主帅,刘将军应当亲率大军,正面击敌,以堂堂正正之师显我大宋军威,让蕃王藏征扑哥臣服。”

“司空所言极是问题是此番进攻积石军,胜负全在这只奇兵身上,事关成败,马虎不得,还请司空慎重呀。”刘仲武皱起眉头,他预感到一丝不妙。

果然,童贯指着高俅问道:“高俅乃一福将,让他替刘将军走一遭怎么样”

童贯这是在点将高俅了。

童贯言罢,高俅是一愣,“这么快新任务就下来了。”

陕西四将则是一惊,“他行吗”

刘仲武和其他三个人对视了一眼,他当然是一肚子不愿意,高俅是什么底细,他怎么会不知道呢,问题是童贯直接点将,他实在不好当面反驳,他先说了一句场面话,“尚书高瞻远瞩、独具慧眼,末将佩服,高将军如果是福将,一定能够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接着他又留下伏笔,“我虽然没什么意见,不知道其他几位将军有没有什么不同意见。”

刘仲武这是想寻求盟友支持、还有移祸东邻的意思。

好人我来做,坏事你们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