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小说 >水浒之星 > 分节阅读 74

分节阅读 7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子的武人,比如神宗天子赵煦相信徐禧,却不相信种谔,这是有历史原因的。

宋朝文化事业繁荣昌盛,文艺界的名人辈出,扎堆涌现,在中华文化史上是非常罕见的,这也是有历史原因的。

从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到第八位皇帝赵佶,他们都非常得重视文化的普及和教育,无论他们自身文化程度有多高,无一例外。

汉、唐以来上千年都没有解决和避免的“藩镇割据”的问题,在有宋一朝没有出现过。

问题是,你解决了一个问题,很可能会出现俩个问题。比如宋朝解决了“藩镇割据”问题,却造成了“三冗”冗员、冗兵、冗费三个问题。

宋朝是封建制度高度发达的一个朝代,中央集权,皇权至上,这期间经济蓬勃发展,科技突飞猛进,文化欣欣向荣,只不过,社会矛盾依然存在,而且日益尖锐。

因为,统治阶级总是在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这就造成有权的人更有权,有钱人更有钱,有地的人更有地;与之相反,没权的人更没权,没钱的人更没钱,没地的人更没地。所以,被统治阶级就会等着盼着变成统治阶级。

其实,权、利之争,才是最根本的社会矛盾。

闲话叙过,书归正传。

“三省”就是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这是大宋中央的三个最主要的行政组织机构,各有职司。

蔡京总揽三省政务就是这三个省的事情。

宋朝对于权力的制约是相当成功的,既便你功劳再大,也不会让你行政、军事、财政一肩挑的。

赵佶给蔡京的权已经高到不能再高了,位极人臣,但蔡京心里仍不是很满意,他原以为会再被授个王爵什么的。

扰拶什么也没干还封了个郡王呢,对了,他做得唯一的一件事就是改个名字叫赵怀德。

“为什么姓赵的一生下来就可以封王,象我们这些不姓赵的封个公爵都要累出一身臭汗呢”蔡京忍不住心里叽歪了一句。

原来蔡京想要封王呢。

说到王,秦前的王,才是真王,那叫“诸侯王”。既便是在汉时,王也很显赫的,因为王是有封地的。到了宋朝其实王爵也就是好听点罢了,已经没有那么尊崇了。

宋时上朝排班的时候,宰相位在王公之上,宋朝的王分为嗣王和郡王,也是正一品官,它就是一个象征性的显爵,既没有封地,也没有税收,更不管事,只拿工资。

问题是,谁不原意从事一个白拿工资又什么活都不用干的职业呀所以,蔡京追求王封,是广大求职者的最高追求,不算过份。

不干活,白拿钱,这么好的事为什么我就遇不到呢

“全怪自己爹没姓赵呀。”蔡京心里又叽歪了一句。

蔡京和李至忠有的一比,一个嫌爹没把自己生在美国,一个嫌爹不姓赵,只有当爹的才最能理解爹,现在,当爹的真是不容易吗

看看,人就是这么永不满足,或许赵佶如果封蔡京为王,蔡京还是不会满足吧,当王怎么有当皇帝更有面子呢

嘿嘿你懂得。

蔡京的失望是不会在脸上表现出来一丝一毫的,只见他一脸感激,迅速表明态度,“臣蔡京接旨。”然后又表示一下自己的谦虚,“臣做得很不够,以后一定加倍努力。”

“哈哈哈哈”赵佶很高兴,亲自扶起太师蔡京,“太师请起。”

等蔡京起身,赵佶又说道:“太师请坐。”瞧瞧赵佶对人家蔡太师多有礼貌。

等蔡京坐下后,赵佶用期待的目光看着蔡京那张饱满、富有光泽的脸,说道:“不巧的是,朕今天遇到一个难题,朕很想知道答案。”

蔡京心里一阵阵恶寒,“浮生难得一日闲,连半个时辰都没到呢,我就知道你小子请我喝茶就不会有好事。”蔡京面带微笑,诚恳的说道:“为国效力,为陛下解忧,是臣的光荣使命。”

赵佶问道:“太师还记得宝文阁那日的事情吗”

蔡京只是稍愣了一下,脑海中电光火石般闪过了自己这数十年去过宝文阁每一次经历,他很快的知道赵佶说的是哪一次,赶紧回答:“臣记得。”

蔡京的记忆力惊人,脑容量极大,蔡京知道,大宋国还没有那个人的记忆力可以与自己一较高下。他的脑海那是相当的大,就象一条河而且是条奔流不息的“比特”大河。

“很好。”赵佶点点头,盯着蔡京的脸说道:“那日提起西夏向朕求和,当时太师料道西夏其一是明知不敌,求和自保;其二是缓兵之计,伺机反扑。却没料到会有其三夏国会向辽国求援,现在事情持续发酵,又出现了其四辽国真得来插手了。”

蔡京脸上微微一紧,被人揭短犹其被皇帝再次揭短总之是一件不好意思的事情。

赵佶很满足的回忆着眼前的这个权术和心机相伴、书画和文采并重、外表忠厚、内藏奸诈、名燥当世、权倾中外的蔡京当时吃瘪的窘相,心情不是一般的好。

赵佶笑了,笑的很开心,他继续回忆着,“朕问卿有何策、太师回答容臣考虑周全、朕当时告诉太师朕不急,相公就慢慢考虑吧。时间过的真快呀,俩个多月过去了,还好太师并没有忘掉此事,现在辽国使者耶律大石已经来到东京,要朕归还西夏的银州,朕想知道,卿有何策”

ttagttagttagt

161太师用茶

蔡京开始冒汗了,不是为了辽国使者,而是因为赵佶。

赵佶能复原俩个月前那日宝文阁的一番对话,如果不是别有用心,一定就是记忆力惊人。难道赵佶的脑海也象一条河而且还是条奔流不息的“比特”大河

赵佶静静望着有点失神的蔡京,没有说话,他在等答案,他相信蔡京会有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答案,曹操的一首诗在赵佶的脑海中飘过。

正是: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蔡京

蔡京有很多地方都象曹操,文采、权谋、智慧还有野心。

“但愿蔡京的儿子不要像曹操的儿子。”赵佶心中惕惕,居安而思危。

“任何时候也不能对眼前这个年轻人掉以轻心呀,书画、足球那些就不提了,今天让自己又领教到了赵佶的茶道和记忆力,这个小家伙总是能给人不断的制造惊喜,令人防不胜防。”当蔡京再次加强了这个认识之后,便恢复了以往贯有的镇定、从容、自信的神态,蔡京轻松的说了一句:“我办事,你放心。”

“哈哈哈哈”赵佶开心的笑起来,他很满意,亲自又用无比尊贵的御手,端起杨戬刚刚点的一碗茶,递给蔡京,非常客气的说了一句:“太师用茶。”

蔡京接过茶,吸了一口,这茶已经完全变味了,不但没有了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甚至连茶香都消失了,简直不堪入口,如果不是赵佶亲手递过来的,他会毫不迟疑的一口吐出来。

蔡京抬头,正好看到杨戬那张不男不女、不阴不阳的脸,杨戬那谜一样的眼睛也不怀好意的盯着自己。

同样的茶和水在不一样的人手里泡制出来为什么品味会产生这么巨大的差异呢

蔡京脑海深处闪过一句曾经非常熟悉的话:“人的品质决定茶的品质,所以,要想泡一壶好茶,做人很关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