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小说 >水浒之星 > 分节阅读 17

分节阅读 1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一件事情。

李乾顺向着察哥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

晋王察哥离开了天书阁后,从他内心深处涌出一个念头:自从出现了那个辽国成安公主耶律南仙以后,皇兄好象有点变了。皇兄哪变了呢他又说不出来。

晋王察哥不禁暗问了一句:“皇兄,你真得觉得娶老婆比什么都重要吗”

童贯收复青唐的捷报传到了东京。

大宋徽宗天子赵佶“嘭”的一声,拍案而起,赞了一句:“宰相果然慧眼识人,童贯真是不负朕望”然后,吩咐一句:“去请相公。”

“臣遵旨。”杨戬答应一声连忙差遣黄门内侍去“相府”请宰相蔡京进宫。

宰相蔡京正在家里和一家人高高兴兴吃晚饭呢,刚吃了几口,就接到圣旨,“一定是年轻的官家又遇到什么新难题了,”他只好换了公服跟着来使急急忙忙赶往大内皇宫。

延和殿内,灯火通明。

宰相蔡京行过礼,天子赐座,蔡京刚坐下,就听到赵佶一句没头没脑的赞叹:“相公真高明呀。”

蔡京当时就有点晕了,这种说法通常会产生俩种意思,“官家这是夸我呢,还是骂我呢”他实在想不出赵佶为什么会平白无故的夸自己,“好象白天没发生好事情吗”他急中生智,只好答了一句:“陛下真圣明呀。”

赵佶听了就笑了,“朕曾对童贯说过,收复青唐,朕有重赏。相公看朕怎么赏才算重赏呢”

宰相蔡京悬在心里的一块石头这才落到肚内,他满脸喜色,问了一句:“童贯有好消息了”

“不错,是个好消息。”赵佶把御案上的一份奏章递给蔡京。

蔡京双手接过童贯的奏章,一目十行,飞快看过,看完之后,居然,“嘭”的一声也拍案而起,还大声的赞了一句:“童贯真聪明呀”

惊得杨戬眼珠子也快掉下来了,“这个老菜也太嚣张了吧连官家的御案也敢乱拍。”换个人,杨戬非把他扔出殿外去不可,不过,“老菜”嘛,杨戬只是故做正经的“咳”了俩声,提醒一下也就算了。

蔡京愣了一下,忙说道:“陛下恕臣失仪,臣高兴的有点得意忘形了。”

赵佶哭笑不得、忍俊不止,只好说了一句:“下不为例相公别激动,还是坐下来吧。”

蔡京告谢,坐下想了一下,说道:“童贯之赏,能否容臣回去细细斟酌一番”见赵佶没有表态就又加了一句:“臣保证让陛下满意。”

“相公错了。”

蔡京忙问:“陛下何出此言”

“不是让朕满意,而是要让童贯满意。”赵佶面授机宜。

蔡京急忙答道:“臣明白了,不但要让陛下满意,还要让童贯满意。”

赵佶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第二天早朝,徽宗天子赵佶驾御紫宸殿,接受百官朝贺。

一夜之间,童贯收复青唐的消息不胫而走,已经传遍京城,所以,今日早朝,是人人面带喜色,个个精神抖擞。

只见赵佶高居龙座,文武百官在宰相蔡京的带领下,山呼万岁,舞蹈礼拜已毕,分班站立。

大宋当朝堂堂一品宰相蔡京,持笏出班,高声奏道:“臣蔡京恭贺陛下英明神武,收复青唐故地,此真是我朝的百年盛事,臣替陛下感到由衷的高兴和万分的喜悦。”

赵佶龙颜大悦,应声说道:“相公所言,朕心甚慰。收复青唐,也是相公慧眼识人,童贯等边将之劳。”

“陛下所言甚是,童贯等边将有功,应当重赏。”

赵佶接口问道:“童贯功勋卓著,相公可有奏议”

“臣请陛下进童贯为熙河路、秦凤路经略安抚使。”蔡京声震朝堂,掷地有声。

朝中大臣互相望了几眼,从一个内客省使升到经略安抚使也算是功赏相当,不觉默默点头。

赵佶皱起眉头,当下又问道:“相公所言甚合朕意,还有没有奏议”

蔡京又大声说道:“臣请陛下任童贯为陕西制置使,都管陕西军政事务。”

朝臣全吓了一跳,制置使可是有宋以来,一个稀缺的官职,虽然无品,但担任此职的无不是权高位重之人,童贯有功不假,可他的论资历还是有点不够格。

只是当朝宰相蔡京所奏,谁会有这么大胆子反对呢

赵佶很满意,正要准奏,不料朝廷班中走出一位大臣,厉声喝道:“启奏陛下,任童贯为陕西制置使,臣坚决反对”

众大臣见状,是先惊后喜,暗道:“有好戏看了。”

蔡京转过头看时,差点没气晕过去。

原来出班反对他的竟然是堂堂二品知枢密院使、大宋国防和军事的最高长官蔡卞。

中书省与枢密院,号称“二府”,一个管政,一个管军,乃是大宋两大权府,俩位长官号称“使相”。

军队上的最高长官和政府的最高长官唱起对台戏了,这都什么事吗

最关键的蔡卞还是蔡京的亲弟弟。

37 俩个流氓

宰相蔡京脸色当时就变得难看起来,心得话,“这是你该管得事情吗你闲的蛋痛,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赵佶听了很不高兴,他问:“枢相为何反对”

“陛下,太祖皇帝曾有遗诏:不以内臣掌兵。童贯虽有大功,不可在外主兵。”枢密使蔡卞高声答道,说的是有理有据。

“把先帝的遗诏,都搬出来了,这不是给朕出难题吗”赵佶马上闭上了嘴,他可以跟蔡卞过不去,但不能和先帝过不去。

蔡京出面了,他说道:“陛下,有功不赏,三军气短,日后谁来为国出力”

赵佶点头,刚要表态支持下,被蔡卞抢着说了一句:“我大宋雄兵百万,战将千员,人人一腔热血,忠君报国,何患无人为国出力”

“陕西乃我大宋国防重地,童贯收复青唐,立此大功,又熟悉边政,足当大任。”蔡京还耐心的解释着。

“若用宦者,必误边计,臣表示坚决反对。”蔡卞寸步不让,据理力争。

“为什么就不能用宦臣了枢相解释清楚。”蔡京的火气在上升,他质问。

蔡卞找不到理由,直接答道:“就是不能用宦官,何须解释。”

“你这可是强辞夺理。”

“你才是胡搅蛮缠。”蔡卞今天一定是犯什么毛病了,寸步不让。

“兄弟呀,你今天是不是病了”蔡京发现了问题,好心提醒。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