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武侠长生 > 分节阅读 37

分节阅读 3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渐渐失去了江湖斗争的血勇,虽然看似势力庞大盘根错节,深入当地各阶层,实际上门中弟子的武功水平下降的很厉害,远不如多年来一直和日月神教频繁厮杀的五岳剑派。

这些事情是瞒不过有心人的,所以现在便有人将目标对准了崆峒派。

崆峒派无奈之下,只能向江湖同道求援。

少林寺遭逢大难,武当派日益衰落,关键时刻,华山派领导的五岳剑派伸出了援助之手,这让崆峒派上下感激涕零,解除劫难后,自愿并入全真道统,成为全真教支脉,更易为全真教崆峒派。

不感激也不行啊,曹旭利剑在手,不服就砍。安逸太久,失去了血勇的崆峒派根本没有人胆敢进行抗争。

而曹旭此行最大的收获,是崆峒派献上的武学秘籍,其中最高深的便是绝世拳法七伤拳。

这门拳法出拳时声势煊赫,一拳中有七股不同的劲力,或刚猛、或阴柔、或刚中有柔,或柔中有刚,或横出,或直送,或内缩,敌人抵挡不住这源源而来的劲力,便会深受内伤。

七伤拳总纲有云:“人体内有阴阳二气,金木水火土五行,心属火、肺属金、肾属水、脾属土、肝属木,一练七伤,七者皆伤,五行之气调阴阳,损心伤肺摧肝肠,藏离精失意恍惚,三焦齐逆兮魄飞扬。”

这七伤拳的拳功每深一层,自身内脏便多受一层损害,所谓七伤,实则是先伤己,再伤敌。

当然,若是内功达到化境。修炼七伤拳不仅不会伤身,反而能够强健人身五脏六腑,淬炼体内五行之气,脱胎换骨。

默默翻阅着崆峒派七伤拳总诀,曹旭逐字逐句的参悟七伤拳法,好一会儿,才叹了口气,自言自语的说道:“调动五脏之气的法门粗糙生硬了些,发拳运劲却着实精妙。”

曹旭已经臻至真身无漏之境,五脏六腑早已淬炼完毕,且单论调动阴阳五行气机的精微之处,混元掌比之七伤拳犹有胜之。

但是混元掌讲求的是内外兼修,在掌法变化,克敌制胜方面,却显得有些不足。七伤拳则恰好相反,混元掌内炼己身,七伤拳外用对敌,二者相辅相成,恰能补益不足。

曹旭合上手中的七伤拳谱,想着是不是应该去寻一门腿法,然后拳掌腿三绝就凑齐了。腿法应该和轻功联系在一起,补足他在这方面的短板。

比较出名的腿法有哪些,黄药师的旋风扫叶腿,少林寺的如影随形腿,还有风神腿,降龙神腿什么的。

摇了摇头,将这个无稽的念头抛开,曹旭再次将心神投入到了手中的七伤拳谱之中。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否则永远都无法突破前人的桎梏。

继衡山派、青城派并入全真道统,成为全真教支脉后,崆峒派的加入,所引起的反响,就没有那么大了。

但是在有心人的眼中,却像是催命符一般。

嵩山太室山山巅的封禅台上,左冷禅来回走动着,就是在这里,他被曹旭一眼击败,五岳盟主之位拱手相让,雄图霸业变成了一场空。华山派趁势崛起,时至今日,已然整合了大半个江湖,嵩山派的前路在哪里

当华山派打出全真教的旗号后,左冷禅便立刻对全真教的教义进行了研究,全真教尊崇三教平等,三教合一,主张“儒门释户道想通,三教从来一祖风”。

在左冷禅看来,这“三教合一”说法,乃是吞并其他教派的绝妙借口。面对着华山派咄咄逼人的攻势,嵩山派又该如何应对。

与此同时,泰山玉皇顶,一场争论也在同时爆发。

和青城派、崆峒派相比,泰山派与全真教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一些。

山东在金国统治时期,就是全真教传教的重点区域,元蒙时期,全真教执掌天下道门,北方更是其根基所在地。三百年前,东灵道长创立泰山派,要说没有收到全真教的影响,那是在自欺欺人。

现在,摆在泰山派面前有二条路,一是像衡山派一般,认祖归宗,并入全真教;二是联手嵩山派,恒山派,共同应对来自华山派的压力。

首位的天门道人站起身来,声若洪钟的说道:“泰山派自祖师爷东灵道长创派以来,已三百余年。贫道无德无能,不能发扬光大泰山一派,可是这三百多年的基业,说甚么也不能自贫道手中断绝。这并入全真教之议,日后莫要再提起了。”

这时,一名白须道人站了起来,正是曾经败于曹旭掌下的玉玑子,只听他高声说道:“天门师侄这话就不对了。泰山一派,四代共有四百余众,可不能为了你一个人的私心,阻挠了利于全派的大业。”

第六十六章有缘人

泰山玉皇顶上,一番言语争执之后,生性暴躁的天门道人被玉玑子激得七窍冒烟,一怒之下,将掌门信物东灵铁剑拿了出来,被玉玑子趁机夺走。

玉玑子在玉磬子、玉音子等玉字辈同门的支持下,迅速的登上了掌门之位。

天门道人缺乏应变之才,徒然暴跳如雷,却是一筹莫展。

玉玑子手下的道人已然散开,拔出长剑,将天门座下的徒众围了起来。眼看着一场火拼就要在玉皇顶爆发。

就在这个时候,山下忽然有弟子来报,华山剑宗宗主封不平率剑宗门人前来拜访。

玉玑子闻言,面露喜色,当即率人下山迎接。

留在玉皇顶上的天门道人脸色灰暗,他虽然性格暴躁,但身为一派掌门,自有不凡之处,冷静下来后,瞬间便理清了前因后果。

华山派大势已经,难以遏制,泰山派如果不像衡山派一样,并入全真道统,成为全真教分支,今天的事情恐怕无法善了。

封不平领着的剑宗门人,可不仅仅是来做客拉交情的。

泰山派的传承更重要,还是泰山派门人的性命更重要

如果仅仅是自己一个人,天门道人自然会选择以死抗争,但是看着四周的数十名弟子,他始终难以狠下心来。

“师父,我们该怎么办”一个中年道人问道。

耳畔传来二弟子建除的声音,天门道人扫过周围那一张张熟悉的脸庞,心中终于做出了决定,说道:“愿意追随为师的就跟我下山,咱们离开泰山另寻别处落脚。其他的人,就散了吧。”

四周的弟子胸中热血渐渐冷却后,想到了山下亲人,朋友,田庄等等世俗羁绊,原本坚定的心思渐渐改变,当第一个人站出来对着天门道人叩首,然后转身离去后,离开的人渐渐增多,到了最后,天门道人身旁只余下十来个弟子。

“唉,我们走吧。”天门道人黯然的说道。

“是,师父。”余下的弟子答道。

当天门道人领着弟子从台泰山东麓的天烛峰下山的时候,玉玑子等人正迎着封不平一行人从南麓的“岱庙”上山,一东一南,一下一上,宣告着泰山派从今天起,将会更易为全真教泰山派。

玉玑子等人昔日能为嵩山派所用,现在华山派势大,为封不平所用,也在情理之中。

当封不平收服泰山派的时候,曹旭同样领着人来到了恒山。恒山脚下,是不戒和尚前来迎接。

恒山派,位于恒山见性峰,有佛学渊源。故门人多出家为尼。这见性峰奇高,曹旭等人花了大半个时辰,才到了峰顶。

恒山派主庵无色庵是座小小庵堂,庵旁有三十余间瓦屋,分由众弟子居住。

这还是曹旭第一次来恒山派驻地,见无色庵只前后两进,和建筑宏伟的少林寺、武当紫霄宫、嵩山禅院相较,差别极大。

曹旭早已经名传武林,身份地位比之一般的门派长老更高,无色庵前,是定逸师太亲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