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双序曲 > 分节阅读 51

分节阅读 5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言罢,第五先生气呼呼的抱着小药箱,越过江沅就要回药庐,临了还不忘了瞪宋延巳一眼,碧帆看着眼江沅的眼色,只好拔腿跟过去。

“怎么回事”江沅皱着眉,手却伸过去扶了宋延巳的胳膊,见他确实无碍才放下了心中的石头,“宫内出来的消息也太骇人了。”

“面子上的事,总是要做的。”宋延时顺势揽了江沅的腰身,把她往怀里扣了扣,笑道,“我要名正言顺的上去。”

“之前民间的天道论也是你的手笔罢。”江沅指尖扣在他墨色的长袍上,她小巧的下巴微微扬起。

先借着她的手揪出敬武公主,并以此为由提出削藩,牵制地方藩王的势力,接着诛杀外戚灭强豪,继而逼梁王造反,借着大旱之事收买民心,同时推动民间“南梁历衰,新主将生”的言论。

宋延巳这一步步,走的真是又稳又准。

“多亏了阿沅。”宋延巳错过江沅的眼神,把她拥到怀里,下巴放在她的肩头,声音平缓道。

“你是我的夫君,我自是希望你好的。”江沅收了脸上的打量,伸手拍了他的后背,杏眼微弯,她笑着拿了其他的事与他道,“钰儿已经好多天未见你了,老吵着说要见你。”

“嗯,正巧我身受“重伤”,难得呆在府里,就别让钰儿去寻先生了,让他也松快几日。”宋延巳在江沅脸上轻啄了下,又把她在怀里紧了紧。

“好人都让你做了。”江沅不乐意,晃着他的胳膊,嘴里直哼哼,“人家都说严父慈母,就我,当了个严母。”

宋延巳言出必行,接下来的几日,他果然都赖到了家里。江沅眼角抽抽的看着在房内侧坐于塌,不停翻动手中书册的宋延巳,有些无语,“我倒不知道你这般懒散。”

宋延巳听见江沅的声音,这才眉毛微挑,随手扔下书卷,拍拍身边的凉塌,冲江沅招招手,笑的一脸不明,“阿沅过来坐。”

江沅有些犹豫的踱到塌边,看了眼大晴的天空,“这可是白日。”似乎还有些不安心,又揪着帕子补充道,“大丧期间”

话音未落,就被宋延巳单手一拽,人就跌在了他的怀里,他低头吻了她的下巴,“阿沅继续说。”

这还有什么可说的江沅眨眨眼,眼见他的吻又要落下来,连忙伸手撑住,“门还没关呢。”

“就一下。”说着,宋延巳头一低,吻就印了上来,在江沅的朱唇上辗转反侧,江沅的手习惯性的圈住他的脖子。

哒哒哒门口传来敲门声,惊的江沅立刻回了神,转手推开他。

“父亲,母亲,儿子方便进去吗”宋呈钰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时候养成的这个习惯。

“是钰儿啊。”江沅一听儿子来了,扭头对着宋延巳挤了下鼻头,又眼里闪着光看向门口,“进来。”

明明是个二十过半的妇人,宋延巳还是觉得江沅这模样着实可爱极了,忍不住眼角就染了笑意。

“母亲。”呈钰穿着翠竹绣纹的锦袍,腰间的佩瑶闪着温润的光泽,这两年,呈钰的个子蹭蹭的长,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奶糯糯的小圆子模样,如今望过去,更像个翩翩的小公子。

宋延巳对自己的这个儿子十分满意,请的文武两位先生皆是他能寻到的人里极佳的。只是,江沅看着呈钰小小年纪就越发的沉稳,越发的怀念当初小小一只窝在自个怀里的儿子。

“娘亲。”呈钰一看江沅这模样,又见宋延巳挑眉,眼睛骨碌一转,就挂上了灿烂的笑,抱着小袍子,嬉皮笑脸的蹭到江沅身边,“娘亲,我想吃您做的八宝糕。”

“就知道吃。”江沅捏着他的脸,片刻又松了手,“待会做给你。”

“娘亲最好了。”呈钰嘟着嘴端出一副小孩子的姿态。

阳光洒下,院内传来清脆的虫鸣,屋内其乐融融。

徐安在门口看了眼,快步走进院内,在门口道,“爷,夫人。”

宋延巳眯眼抬头,呈钰看看江沅,刚要开口,就见母亲轻微的摇头,声音便卡在喉咙里,他把脑袋又往江沅怀里钻钻。

“进来说。”

“是。”徐安也不多言,飞快的垂下眼,“果然不出爷所料,如今已有多篇哀章呈于殿内,更有献上金匮策书至祖庙的,表中有十二人皆有官衔。”

“继续等,如今到这份上,我到要看看他们能撑到什么时候。”宋延巳转着拇指上的翠玉扳指,收了方才的笑意,面色平和。

江沅怀里抱着呈钰,边听边摩挲着呈钰的衣袍,等徐安出去,才道,“你可有把握。”

多日闭门不出,就这个时间而言,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我非李姓不假,可是天下万民不全姓李。”宋延巳似乎不在意让呈钰听到,“得民心者,得天下。”言罢,上手揉了揉儿子的脑袋,“钰儿也要记住,无论何时,没有比人心更坚硬的后盾。”

“钰儿省得。”呈钰如小鸡啄米般点头。

元始三年七月,皇丧达一月有余,三公代理朝政,可国不能一日无君,李姓子嗣不算繁茂,因着之前的削藩更是元气大伤。

民间出现另立异姓君主的言论四起,百官请命,大司马伤未痊愈便再度入朝。只是,这一国之君如何立,着实让不少人费了心神,大司马一派更是从地方到中央,无不推举宋延巳,而谢氏一党却始终无声息,既不推举亦不反对,谢太傅的这番举动到让不少人摸不着头脑。

“重立君主这事不能再拖。”龙位空荡,今日百官皆在,连一向称病的江忠嗣也入了殿堂,中枢谏毅然开口,“国不可一日无君。”

“李家子孙固然好,可是民间闹成这番样子,在选李家子,怕是会惹出大麻烦,况且灾害将过数月,断不能再出差池。”张祭酒补充道,“臣举荐大司马代理朝政,待他日有了新的人选,在接手也不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