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双序曲 > 分节阅读 49

分节阅读 4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消息传到本家,宋老爷气的差点没背过气去。

“逆子这个逆子留着我宋家的血液,却生生像极了他们汤家人”宋老爷被扶着靠在软塌上,“真恨我当时没掐死他”

“既然四爷开口了,传信给下边的米行,开仓放粮。”宋夫人轻拍着宋老爷的后背,安慰道,“左右都是宋家的子孙。”

“我没他这个不孝的儿子。”宋老爷拍的矮几声声响,“他什么时候把我当过父亲他心里只有那个死去的母亲。”

便是宋延巳娶妻,他这个做父亲的也是最后得到的消息,宋老爷气的脑仁疼,“夫人莫要再提他了,权当我没这个儿子,咱们宋家不指望他。”

宋夫人软声应下,心里却越发的没底。

因着宋延巳带头,有二百余名官民也纷纷应着他,果断献出土地住宅救济灾民,清州租税减收,三年不取田赋。定北郡紧挨青州,其内的皇家别院被改建,收留清州的流民,连临安城中也为受灾百姓建了千余套屋宅,用以安置周边的灾民。

宋延巳此举被其羽翼大力吹许,大司徒陈守澜为此上表赞颂宋延巳的功德,称他可与古代的圣人相比。又因着他是韩大儒的关门弟子,他这番举动着实合了韩大儒的心意,声称有徒如此,乃他之幸,故在各方学子口中名望攀升。

元始二年,梁王李立携东郡太守赵莽及都督霍鸿铭起兵反宋,声势浩大,因此地靠近柠溪,孔令举又是难得的将才,宋延巳便顺着江沅的心意用上了此人,江澧则坐享其成。

阿沅为人就如同她下棋,杀伐果断却又环环相扣。

她看准了李立会反,便提前把她兄长和孔令举一同安排去了柠溪。江澧天资平平无大才,可是孔令举不同,他忠义而刚勇正是镇压的上佳人选,只要能灭了梁王,等宋延巳荣登大宝那日,孔令举连同江澧一起,那就是从龙之功。

江沅为了江家,可谓是费尽了心思。宋延巳忍不住想,前世,她又何尝不是如此。

第70章 真相大白

江沅多次劝江忠嗣远离朝堂纷争,他虽然不安心,但是想到这些日子以来的事,终究还是听了江沅的,称病不出,不在理会朝堂之事。而朝中的局面随着宋延巳接连不断的举动,多少有些偏移。

“愿佛主保佑我的几个儿女。”江忠嗣年轻的时候多少仗着一身的才学和颖悟,轻世傲物,从不信鬼神佛说,可是如今,他却愿意在这缥缈未知的佛堂中寻求慰藉。

“老爷。”瑞安轻轻敲了佛堂的乌木大门。

“我不是说拜佛的时候勿扰的么”江忠嗣声音不甚欢喜。

“今早有小厮往咱府上送了娟信。”瑞安看着手中印着金丝的尺素。

门被从里面吱扭拉开,阳光透过枝叶洒在江忠嗣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金丝纠缠成扭曲的模样,他颤着手接过,里面就两句话,“江水三千里,行行无别语。”

笔墨力透纸背,他的心却越来越沉,手中的念珠落在地上,散落开来,滚满遍地。

有些该来的,终归是躲不过。

明瓦船行在江中,水面微波泛起,雕花刻凤的屏门上挂着珠帘,风吹起,轻摇曳,江忠嗣坐在中舱的四仙桌前,壶中的茶水微烫,指尖摩挲着杯壁,微微出神。

“先生到了。”船身停下,不会便有小厮快步上楼来报。

江忠嗣看着门口,珠帘微动,就见那人披着金线滚边绣蟒纹的黑色莲蓬衣,等入了室内,才笑着取下,“尚书令许久不见,伤寒可好些了”

“有劳太傅大人关心。”江忠嗣看着谢生平笑的温慈的脸,表情不变,“不知大人约下官前来所为何事。”

“正让这些年可与我生分了许多。”谢太傅撩袍而坐,给自己满了杯茶,又与看着江忠嗣的空杯,笑着也为他斟了杯,“想当年,你我把酒而谈,恍若昨日,这眨眼之间,就都白发换乌丝,时间如梭,咱们都老了。”

江忠嗣看谢太傅单手用杯盖刮着茶叶,手微抱与袖中,“我当年不过尔尔,怎敢敢高攀太傅大人。”

“哈哈哈,正让这年纪大了,记性可不太好啊。”谢生平抿了口茶,“三十年前的事,我可是时时刻刻都记在心上,丝毫不敢忘记”

“大人若是想与我回忆往昔,怕是要让您失望了,我年岁已大,年少时期的种种早已忘的差不多,我劝大人也忘了罢。”江忠嗣冷着眼,就这么看谢生平把玩手中的杯盏。

“正让可是我的恩人,于我有天大的恩德,老夫岂敢忘却。”谢太傅手指弯曲轻敲着乌木的桌面,似陷入了某种回忆,“当年咱们不过二十来岁,正是男儿立业之时,你,我还有那汤家的公子,他叫什么来着对,汤瞿义。”谢太傅忽然笑出声,“许多年不提他,老夫都要忘了。”

那时候,永稷河水患频发,谢老太爷为了给儿子铺路,便让朝中之人举荐谢生平去永安修渠筑堤,顺手从地方上拨了几个年轻的官家子与与他同往。他们几人碍着谢家的名头,也不敢真的插手工程之事,于是银子一层一层的剥下来,真正用到修筑上的便极少。按理说修河渠并非大事,小灾小患也算不得什么,待过上两年,借口重修也是常事。

偏偏事情那么巧,次年,永稷河的长堤水门刚修建完毕,永安便遇到几十年未见的大汛,永稷河忽然决溢,高达三十五处,下游八县被淹没,受灾百余村。田庐坟墓尽皆淹没,庐舍为墟,死伤百姓甚众,尸体漂浮水面,惨苦情况,不堪言状。幸存着颠沛流离,饥不得食,寒不得衣,号哭之声闻数十里,除稍有力者迁徙他乡不计外,无家可归者达数万人。

这场灾患大的压都压不住,圣上震怒,永稷河修筑之事几乎成了日日早朝的议题,谢老太爷急的胡子都白了一圈。

谢生平作为谢家嫡脉的长子,他不能倒,谢家也不能背上这个罪名,于是所有的矛头都自然而然的指向了他们几个被拉来给谢生平做脸面的。

欺瞒长官,贪墨银款,罪名罗列了满满几张宣纸。只是,罪名有了,账目也得有,他人做不如自己人做,这是唯一一次脱身的机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