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仙家农女 > 分节阅读 244

分节阅读 24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后来从弟弟那听说是寒初雪要找寒永松算帐,生怕这年纪尚幼的堂妹会被寒永松那一肚子坏水的家伙算计到,他这才匆匆赶去的。

事情解决后,看到寒永松一家子的下场,他心中的郁气也算是消了,不过也由此得到了不少警醒,明白什么事都不能想着投机取巧,必须要靠自己的努力方行,于是回家后便又再次闭门苦读,就想着在下一次童生试时一举夺魁,继而拿下秀才。

也正是因为这样,广源书塾的声势虽然闹得挺大的,这娃儿却一直没去关心。

而寒永竹夫妇想着以自家儿子的底子,只怕去村里的书塾也不会有什么进展还不如在家自己念呢,所以也没特意跟他说过。

直到今天,寒玉华才从弟弟嘴里知道自己村子居然开了一间这么奇怪的书塾。

到底是少年人,好奇心肯定是少不了的,尤其是寒永竹夫妇回来后,从他们那知道姚老的大致来历后,他更想见见这位真正的翰林学士隐世鸿儒。

于是第二天,他特意起了个大早,跟着寒玉孝一块去了书塾。

看到他来,玉书兄弟俩自是高兴,二话不说拉着他就一块加入晨练队伍去了。

被夹在绕着书塾晨跑的队伍里,一开始寒玉华还有些不以为然,结果不一会,便听到他们整齐的背起了千字文、百家姓,甚至最后还背起了一些颇为出名的诗词。

看着自家弟弟一般大小的一群小萝卜头居然也背着有模有样的,寒玉华不由有些改观,也决定继续看看。

跟着大部队回到书塾里,入门的照壁上题着一首诗,细细看清,寒玉华不由心神一振。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好诗,说得好。”

击掌赞了声妙,寒玉华有些兴奋的拉着玉书,“玉书哥,这就是那位姚鸿儒所作的吗”

玉书笑着摇摇头,玉烾在旁有些得意的道,“玉华哥,这字是姚夫子写的,不过这诗可是我们小妹作的。”

“什么,这是雪妹作的”

寒玉华有些难以置信,但想想自己那个堂妹的来历,他又觉得这还真有可能。

果然老实的玉书有些骄傲的也点头了,“是小妹作的,姚夫子就是因为小妹这诗最后被打动,愿意留下来当夫子的。他说这诗写得好,有志气,所以就特意刻在了这照壁上,让大家伙出入都能看到,不要妄自菲薄应该自立自强。”

再次细细的品味着眼前的诗,寒玉华大受震动,“说得没错,吾等虽为寒门子弟,可也不该妄自菲薄,王侯将相本无种,吾等只要好好努力,谁又敢说我们这些寒门子弟没有出头之日。”

“说得好,有志气。”

随着这声赞,满脸笑容的姚老从照壁后转了出来,打量着寒玉华,面生得很。

“这是新学员”

玉书忙介绍,“姚夫子,这是我堂弟寒玉华,原本在镇上的书塾上学,因为腿受伤了所以回村子里来休养,现在伤好了,才出来走动的。”

明白了眼前人的身份,寒玉华一整衣襟,中规中矩的朝姚老深深一揖,“末学寒玉华,见过姚老先生。”

姚老轻嗯了一声,“原来是寒家子弟,难怪有此志气,不错,不过年轻人可不能光有志气,还得有实力才行呀。”

寒玉华听训般的仍躬着身子,“姚老教导得是,末学日后定当继续努力,定不会让刚才的话成为一句空话的。”

“好。”姚老满意的点点头,“时辰不早了,你们赶紧去吃早饭吧,等会就要上课了。”

这娃儿志气是有,人也应该是个聪明的,可惜就是死板了些,不像玉烾那般随性有趣。

姚老的心里话玉书兄弟自是不知,不过却被他一语提醒,那些家伙可全是能吃的,去晚了今天的早饭只怕就没了。

于是匆匆跟姚老道别,兄弟俩拉着寒玉华就开跑了。

不明所以的寒玉华,被玉书兄弟拉着跑进了一间挺长挺宽的大房子里,只见里面摆了两张长长的木桌,桌子两边各摆了一长条的木板凳,现在已经满满当当的坐满了人,每个人都正一手拿着糙面馒头一手捧着碗吸溜一口咬一口馒头的吃着。

而在两张长桌后面的一个角落里,两个有些面熟的妇人正站在一个大铁锅后面,不时的给捧着碗过去的学员勺糙米粥。

虽说不是白米馒头白米粥,但对于普通的农家子弟来说这已经是极好的早饭了,毕竟一般的人家可没这么正经的早饭。

要过节了,加更庆祝一下未完待续。

、第517章 收甘蔗

就在寒玉华观察着的时候,玉烾已经拿来了碗,一人一个的分好,便拉着寒玉华跑到那两个妇人跟前要了碗粥,又要了一个馒头。

寒玉华其实还不算是书塾的学生,不过来帮忙作早饭的妇人本就是村子里的,自然知道这个是寒永竹的大儿子,也是自己村里的娃儿,自然也没多说什么,直接就给了他一份早饭。

捧着早饭,跟着玉书兄弟寻了个空位坐下吃着,这种吃大锅饭的感觉别说还真的挺新鲜的,寒玉华不由有些心动,或许自己也应该到书塾来上课,闭门造车总是不妥的。

于是当天广源书院高级班便又多了个学生。

不知不觉间,寒家那几亩甘蔗也能收了。

有了上一回收向日葵的甜头,听说要收甘蔗书院的一群学子,那是跑得比谁都快。

而这次玉仪也没像上回一样躲在内宅了,而是带了一群姐妹淘过来帮忙,顺便吃甘蔗。

当了近月的种田先生,寒大爷爷的先生派头都足了不少,见学生们那馋嘴的模样,老爷子愣是不让丁老头等人下地帮忙,而是熟门塾路的把一群学员分成了几队,年纪大的去收割甘蔗,小的负责把甘蔗运上田基,稍大的和玉仪这群娘子军配合,把甘蔗运回寒家大院去。

不管是谁想吃就得干活,不劳动不得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