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门阀风流 > 分节阅读 242

分节阅读 24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恰逢我内乱不休,而今我方兵势呈弱,恐失其势也,邺城不容失,尚有何处可调兵

这时,参军孔隆揣度石勒之意,上前揖道:“赵王,祖逖雄杰也,郗鉴亦乃智勇名士,二人合力,万万不可轻觊。为今之计,何不遣洛阳、河内之兵,速速增援陈留”

“不可”

石虎横目道:“而今义父已来,祖逖与郗鉴有何惧哉况乎,洛阳乃天下之中,岂容轻忽尚且,李矩据荥阳,若是”

“将军此言差矣”

孔隆挑眉瞥了一眼石虎,冷声道:“赵王且思之,郗鉴惜名,却弃徐龛于不顾;祖逖已老,数度昏厥而不知人事。其二人,尽起大军,屯于此地意在何矣当为,意在陈留,一战而定”

石勒眼角微眯,沉声道:“祖士稚时日已不多,若我与其易位处之,亦当奋起余力,与敌决一死战。奈何,洛阳尚有李矩,岂敢轻动”

“赵王勿忧”

参军徐光接口道:“赵王仅需调虎牢守军与河内守军便可。至于李矩,其人分兵置守,荥阳不过八千部卒,而洛阳城坚,城中守卫足可应对。若为两全计,赵王当需火速致信刘”言至此处,看了一眼石勒,续道:“刘曜当知,唇亡齿寒之理”

唇亡齿寒石勒眉头一挑,喝道:“若非河北事态焦阻,且尚有内忧,祖逖与郗鉴,我岂会惧他”一顿,马鞭指南:“孔隆、徐光,速传我命,令虎牢与河内守军速速来援豫州、兖州、徐州,三州五千里,便在此一战”

“诺”

徐光与孔隆对视一眼,领命而去。待至无人处,徐光瞭望南方,压低着声音:“士稚,若汝之意不在洛阳,此战,危矣”

“嘘”

孔隆以指靠唇,目光看向山坡。

坡上的石勒意气风发,他与祖逖交战多年,互有胜负,如今,祖逖将亡,将军当死于沙场而非残喘于病榻。思及此处,石勒面向祖逖军营,按着腰剑,忍不住的怅然大笑:“士稚兄,此战,当送兄归矣”

“扑”

恰于此时,一阵狂风突地卷起,裂得石勒披风哗哗作响,继而,扯断盔上羽缨,石勒大惊,伸手欲捉羽缨。殊不知,风势愈烈,卷起羽缨飞向天空。

秋风卷缨,一路漫南,飞过草野,越过小溪,翻过万众军营,直抵祖逖帐前,随风盘旋。

传令兵挑开账帘,秋风猛然袭来,卷得传令兵闭了下眼,便在千均一发之际,羽缨钻帘而入,“朴”的一声,坠于祖逖案前。

帐中唯有三人,祖逖、骆隆、韩潜。

“咦”

骆隆踏前一步,拾起羽缨一阵细辩,神情一惊,随即笑道:“将军,此乃隼翼,非胡人王者不可寄盔,由此可见,定乃石勒盔缨。吉兆也”

祖逖揉了把脸,离案而出,看也未看盔缨一眼,一边系着头盔,一边沉声道:“兵者,上应天命,下宿民情,中发士气。诸此三者,方能无往而不胜。此战,已竭诸郡之力,当为大捷韩潜何在”

“韩潜在”

祖逖道:“且待入夜,率军三万离营,西经陈国,兵发洛阳若不取洛阳,提头来见”

“诺将军,珍重”韩潜单膝跪地,身上重甲锵锵抖响,随即大步出营。

待其出营,祖逖挎上腰剑,对骆隆道:“明日,我将亲出邀战汝,虚灶而设,切莫使石勒生疑。”

骆隆把羽缨扔于案上,揖道:“将军但且宽心,此战,唯胜尔”说着,又皱眉道:“只是,成父粮草分入颖川六成。如此一来,便已不足月,届时,若大军缺粮,恐军心慌乱”

“无妨”

祖逖摆了摆手,跨步出营,待至帐门,似想起甚,又回首:“密信可有寄出”

骆隆眉梢一扬,答道:“骆隆已然寄出数日,想必,不日刘威虏便会接获。”

“瞻箦”

祖逖按剑倚帐门,眉头时皱时舒,良久,吐出一口气,叹道:“瞻箦乃世之英杰尔,定知事态轻重。”

骆隆度步至帐门口,与祖逖一道遥望颖川方向,但见浮云重重,状若黑城似滚若荡,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须臾,暗自吸进一口气,徐徐收回目光,朝着祖逖深深一揖:“将军勿忧,粮草入颖川,此事极密。况乎,颖川有荀蕤守军三千,足可言安。尚且,依骆隆度之,刘威虏实乃心怀万民之士,度量之下,势必接令”

“兵者,事无万全唯勇而取”

祖逖按剑徐行,目光如炬,走向中军偏帐。在此偏帐中,一应祖氏诸将正危坐以待。

祖逖方一进帐,祖涣便按膝而起,嗡声道:“阿父,为何调军至陈国”

祖约道:“兄长,韩潜为何调军调至已至六成,如何相抗石勒”

祖逖未予理睬,目不斜视,阔步疾行。

“兄长,莫非,意欲撤军乎”

“族叔,若是如此,何不勒营徐回而今,韩潜率外姓诸将先行,若石勒衔尾追击,我等该当何如”

一时间,帐内哗然,祖氏族将如坠云里。

“锵”

待至案前,祖逖猛然拔剑,斩断矮案,而后,将剑慢慢归鞘,沉声道:“祖逖尚立身于此,何人敢言撤军”一顿,踏着半片残案,环眼扫过帐中,声音冰冷:“若再多言一句,三军阵前,定斩不赦”

第两百八十五章密信北来

“蹄它,蹄它”

由固始至上蔡的官道上,奔着五百骑,为首之人身着冠袍高冠却腰悬长剑,乃是赵氏家主赵愈。两旁秋树青青,离雀丛飞,时而盘旋枝头,俄而阵列杳飞,别具一番北域风情。

若是往常,他定会驻足歌赋,但现下却无心风景,只顾埋头赶路。自从刘浓致信于他,固始县便已远放侦骑,收笼坞民。奈何,即便如此,他心中仍旧惴惴难安。故而,一大早便直入上蔡,意欲寻刘浓问个究竟。

赵言瞥了瞥赵愈腰间长剑,眼露羡慕之色,嘴上却取笑道:“听闻刘威虏有剑名楚殇,大兄为剑取名:汉阙。依弟而言,亦不相让也”

赵愈面上一红,摸了摸腰剑,笑道:“刘威虏乃当世英杰,赵愈岂敢与其媲美。休得觊觎此剑,以待他日,我向刘威虏再讨一柄,便赠于汝。”

赵言喜道:“大兄,此言当真”

“自然作真”

赵愈紧了紧腰上之剑,心情愉悦之下,神色亦稍稍一松,此剑乃是刘浓赠给他的,削铁如泥。而刘浓喜着袍披剑出游,神态既潇洒又英朗,一时间,竟为赵氏子弟仿习,几乎人人着袍挎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