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门阀风流 > 分节阅读 125

分节阅读 12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得刘浓心中一阵暖意渗怀,深深一个揖手,微伏着首,恭敬道:“刘浓,敬遵老师教晦”

“嗯”

谢裒心怀甚慰,知道刘浓实为桓温所逼,亦不想因此再行怪责于他,瞅着刘浓染污的月衫,打趣地笑道:“汝可知,今日世人皆言甚”

刘浓道:“弟子不知。”

谢裒笑道:“世人皆言,华亭美鹤即便落水染污,亦是斯美君子也,宁嫁落水鹤,莫嫁衣冠狼”

宁嫁落水鹤,莫嫁衣冠狼

至此,山阴城中传遍此言。鹤,乃华亭美鹤;狼,乃桓氏七星

星罗棋布,秋月盈水。

刘浓孤身立于檐下,背负双手仰望苍穹,剑眉微凝。

此番与桓温较技得失皆有,然则,尚有一事以待查明,那便是自己前赴城东校场之时,那突然撞来的惊牛委实来得太巧,事物反常必为妖此事乃何人所为何人欲阻我,以污我名桓温以桓温的个性,定然不会如此行事周札周札已离山阴

刘璠

暗自思索时,唐利潇悄无声息的闪进院内

第一百三十二章傲雪凌霜

山阴之秋愈来愈浓,便是道旁的柳树也不复春夏之嫩青,仿似默然老去。待得秋风悄起时,千丝万缕摇曳,尽作金黄缨络。

道边的溪水却清澈如故,偶见垂絮入水,间或落叶飘零。华丽的牛车停靠在柳丛深处,青牛不挑嘴,垂着一对弯角默默的卷食着河边草。

带刀的武曲坐于辕上,俏丽的侍婢在一株盛黄之柳下铺苇席,雪白的苇席绵展于青黄相间的草丛中,边角不平,素洁的手拂了拂。

随从摆上矮案,置好笔墨纸研。

侍婢跪于席中,抬眉唤道:“郎君,案席已妥”

“嘘”

身着乌衣的王羲之回过头,伸出一根手指在嘴角靠了靠,微微一笑,继尔转目看向河中。他刚从豫章王敦军府归来,在青俊一辈子侄中,王敦对他最是喜之爱之,每年此时,都会邀请他至豫章军府小住月旬。而王敦此意,一者:向王氏表明自己所作所为皆是为家族谋划,家族理应予以支持;二者:王敦确也喜爱这个风姿非同凡俗的族侄,有心栽培。

千年的世家,虽然偶有内斗厮杀,但更多的是倾力帮携。若无强大的家族脉络支撑,若无层出不穷的精英子弟,迟早凋零。

河水绽幽,清澈见底,一群白鹅正俯仰戏水,时尔挽颈梳羽,倏尔挥翅踏波,更有甚者引颈高歌。当此时,红顶、赤足、雪身互相衬映,往来姿态各作不同。

王羲之面带微笑,情不自禁的伸出右手作握笔状,半眯着眼睛朝着河中之鹅一阵疾疾描画,若细观其轨迹,他是在描白鹅之脖。

远远的,有一只孤鹅倒扭着头埋进背羽中,那弯曲的脖颈样子是他从来亦未见过。

嫌隔着柳树视野不佳,撩起袍角疾奔。

“嘶嘶”

杂草与荆棘将袍角撕裂,他却浑然不顾。一心只顾观鹅,若再不快些,指不定这样的奇态便再难复见,岂不悔之晚矣

木屐踏草纷乱急促。面上神情却欣喜洋洋。

殊不知,即便他奔得再快,但已经慢得一步,等他奔到近前时,那鹅悠然地探首出羽。引颈一阵高歌。

“唉”

悠悠一声长叹,神色尽显黯然,心不在焉的往回走。突地,脚下木屐一软,竟不经意的踩到了河畔沙泥,身子顿时一个趔趄,随后朝着河中便栽。

“啊,救,救”王羲之挥舞着双手摆来摆去,竭力想稳住身子。但哪里稳得住,便听得“扑通”一声,河中冒起一团水花。

侍婢掩嘴惊呼:“呀郎君落水啦”

另一个侍婢叫道:“呀郎君不会水”

随从与武曲大惊,疾窜入林,四处张望,见远远的河面上飘着一缕白纶巾,心中惊骇欲死:郎君不会水,莫非沉下去了

眼尖的侍婢指着远处惊叫:“在哪,在哪”临岸草丛中,王羲之正拼命的刨着水想上岸。因被柳树与草丛遮掩,是以方才武曲未见。

“郎君,郎君”

“郎君,莫急。莫怕”

“扑通、扑通”一阵投水入声响起。

“郎君切莫挣扎,若再挣扎定被鱼草衔住。”武曲捉着王羲之的手猛力拉扯,奈何王羲之的脚被鱼草死死缠住了,武曲便想扎入水中斩草。

“咕咕咕”王羲之又喝了几口河水,心慌意乱之下乱抓乱抱,死死拽住武曲不放。

武曲喝道:“郎君。小人得罪了”捏起拳头。

“碰”

安静了

片刻之后,王羲之幽幽醒来,一睁开眼便见侍姬美丽而清澈的眼中倒映着自己的影子,突然发现后脖有些疼,用手摸了摸。

武曲沉沉的跪在地上,匍匐伏首,沉声道:“适才冒犯郎君,请郎君责罚。”

“罢了”

王羲之抖了抖浑身湿透的袍衫,恁不地见道旁有渔夫扛着鱼杆经过,斜长的卧蚕眉一挑,眼睛骤然一亮,几个大步追上渔夫,指着河中鹅群,笑问:“敢问渔者,可知此鹅乃是何人所养”

渔者瞅了瞅华丽的牛车,弯着身子答道:“乃是山中清风老道所有。”说着,抬手指向不远处的郁葱青山。

“清风老道”

王羲之凝目青山,但见山清林秀,白云缭绕间,时有丛鸟划掠,问道:“山中可有观”

渔者抬头看着青山,叉着腰笑道:“白云山中清风观,古松联株伴云眠,谁言古来蹉蛇事,何不结芦妄羡仙”

“妙哉”

王羲之拍掌大赞,看着身前的渔者,见其一手扛杆,一手叉腰,颌下三寸黑须迎风徐展,心头猛然一震,暗想:莫非遇上了高逸隐士当下便深深一个揖手:“敢问渔者乃何人也小子有目而浑珠,竟不识高士之颜也”

“啊”

渔者吓了一跳,退后两步,摆手道:“非也,非也,我并非高人也,实乃一渔夫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