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门阀风流 > 分节阅读 70

分节阅读 7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便在此时,褚裒与孙盛联袂而来。二人面色皆不佳,孙盛本就略显苍白,此时更似惨白;褚裒稍好,但眉色间亦是萎靡不振,想来皆是因一夜宿醉之故。

褚裒见刘浓人立于阶,神色间则丝毫未因酒醉而堕其风范,依旧大袖飘飘、丰神俊朗,宛若玉树临风,啧啧赞叹:“瞻箦,果真玉仙尔”

刘浓洒然一笑,日日练剑不辍,偶尔宿醉又岂可伤之

孙盛笑道:“瞻箦,此地离山阴县不过百余里,最多两日便至今方八月初一,离八月初八开馆尚有几日。季野兄得闻稚川先生月前曾至钱塘武林水一游,因其甚喜武林水色便购得山院,以作养心清神之用。今日你我三人,莫若一同前往拜访,如何”

关内候,葛稚川丹道大家、抱朴子顾荟蔚的医术老师轻易能得见之

武林水西湖

闻言,刘浓思绪瞬息数转,原本想早日抵达山阴县,以便找驵侩牙行在县内赁得居所,毕竟需滞留会稽三月有余;若有可能,尚得至乌伤县朱氏投帖拜访朱焘家人。而今看来,二人皆有心前往,委实不便推辞嗯,即便不能见着葛稚川,游一游西湖亦好。至于乌伤县,若三人同往投帖则不可取,待择日再往吧反正朱中郎不在,投帖亦不过以全礼数尔

当下,三人作决,游玩武林水。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牛车穿出竹林,直插柳道,面南而往。待行得约模二十来里,平野中突现一汪翠湖,掩映于青山之中,浮岛于宝蓝之上。其间,绿树成荫、飞鸟划水;间或有孤船浮叶,倏尔有笛音婉扬。牛车沿着湖边而行,两侧柳垂似缨络,但有清风拂过,皆作沙沙。

再行一阵,褚裒挑开边帘,指着远方一座青葱山岭,喜道:“便是此岭”

孙盛瞅了瞅,笑道:“已然不远,莫若步行”

三人弃车而步行

刘浓有心观湖,遂落后几步,置身于柳下,回目极视,但见山不在高却绵绵似障,恰若绿臂合围,将此明珠团抱于怀中。湖水清澈致极作湛蓝,不见丝毫杂色;唯余晨间纱雾,浮在水面,半半一拦看着如此秀丽水色,忍不住的暗叹:果真是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不过,现下除山便是水,若与后世相较,几无相似之处唉,唯天然,方是大美矣

突地,竟莫名地想起杨少柳,这般雾纱掩面,不正是

“瞻箦”

牛车行至水边而停,三方重帘皆遮,冷冷的声音传出:“跟上去,觅机而动”

环围牛车的二十余人中,踏出一人,按着刀,沉声道:“郎君但请宽心,昨夜因事搅葛,唯恐一击不得中,是以小人未敢行事。此番若得时机,定取其首”

车中人冷声再道:“若有失,自失”

按刀者答:“是”

注:这章不是言情哈,请品,另推荐一部女频锦绣荣华乱世歌

第七十四章螳螂捕蝉

人至松下,车止岭前。

经得一路烟涤水洗,褚、孙二人颓态俱去;挥袖踏屐间,高视阔步,尽显荣光焕发。

褚裒抬头打量郁郁葱葱的山岭,中有一条弯曲小道盘旋而上,道路则是杂草丛生,感叹道:“稚川先生真性自然,便是山中小道亦是随踏而出,果真不滞于形矣”

孙盛拂去肩上落叶,笑道:“季野、瞻箦,料来稚川先生喜静,你我莫若轻身而往”

“然也”

褚裒赞成,遂命大部随从守在山下,只携两名武曲上山。

此番游湖访山,墨璃与绿萝因彻夜未歇,刘浓便未让她们跟随,且留下两名白袍照拂,毕竟两人皆是女子且颇有姿色,尚是谨慎些为妥;是以便只带着六名白袍与来福,即便如此已是八人。而褚裒与孙盛所携更众,三方若合,随从部曲几近半百。若这半百之数尽皆上山,绝非拜访清居名士之道矣当即,命来福留下四名白袍看守牛车,而后上山。

山林清幽,因临湖而微湿。

三人行得一阵,木屐底部沾满泥土。

褚裒靠着一株歪松,用树枝捣泥,边捣边笑:“自然之路难行矣,若非山中有贤侯,断然不至也”

孙盛深有同感,用衣袖抹去额间细汗,放目而致远,见得远方有山更秀,再瞅瞅四周,除却松便是柏,亦无甚出奇之处,遂奇道:“怪哉此山非名山,亦不见雄壮秀丽,为何葛侯会择此而居”

刘浓亦在纵目俯逐四野之景,但见此岭位于湖之东北,朝南而向;左倚明湖,右傍绵延青障;若是以青囊术而视,颇是聚风汇水;况且此山虽不佳,然却视野极好,可将整个西湖一目揽尽。

此刻,恰好清风拂来,撩起袍角斜飞,心怀亦随之舒畅,便朗声笑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瞻箦,妙哉”

闻言,褚灾与孙盛齐赞。

“山若不高,仙何居之水若不深,龙何游之”

两人赞声刚落,一个声音便从林间慢慢传来。众人随声看去,便见一名渔夫弯身行于泥草道中,头顶竹笠,身披苇衣,下摆半缠腰间,穿着麻鞋,挽着袖;右手则提着一根草绳,几条青鲤正在绳端晃来荡去。

褚裒摇头笑道:“原是渔夫”随后便低下头,继续捣泥。

孙盛将木屐在野草中一阵擦拭后,抬脚试了试,觉得轻松了些,笑道:“瞻箦,季野,走吧山虽不高,亦需一气而登顶”

此时,那渔夫已行近至前,提着鱼,叉着腰,再道:“人居山为仙,山势非高,仙人不居;龙游深涧,虾戏于浅,此乃世人皆知之理我打渔二十载,武林水中只有大鱼,未见有龙也这位郎君,怎地胡说呢”

三人闻言皆惊,转而齐齐打量渔夫。年约三十有余,面目红润,眉长唇厚,三寸短须沾满露水,提着渔的手极是粗燥,满腿是泥。

褚裒眉头微皱,孙盛眼睛浅眯。

有随从跨前一步,指着渔夫喝道:“渔家,胡说甚”

“扑”

渔夫被随从惊骇,倒退一步,手一松,鱼入草丛中。

“罢了”

褚裒挥手喝止随从,淡声道:“何苦为难不识风雅之渔夫尔”再对刘浓笑道:“瞻箦,你我不必为此扫兴,走,上山”

孙盛亦笑道:“然也,拜见葛侯为正理”

刘浓暗暗一叹,见那几尾鱼尚在草中不断扑腾,上前几步,提起鱼,递给渔夫,笑道:“人在山中即为仙,潜龙藏渊亦在天。渔家,以为然否”

渔夫一愣,再退一步,摇头道:“山中无仙,水中无龙这位郎君,你错咯”

褚裒与孙盛见刘浓上前,心中虽不以为然,但亦暗生微疑,待听闻渔夫如此对答,皆是缓缓摇头。刘浓淡然一笑,亦不为意,继续上山。

不多时,众人来至一处平整地。眼前,两松合围作牌楼,形如拱;一条青石小路宛延而进,尽头处是一所院子;白墙红顶,青翠篱笆。

此时,松拱中有人行出,辨其装束亦是山下渔家。待见得三位郎君行来,纷纷避在道旁一侧,其中有个螟蛉童子,好奇的打量着提鱼的渔夫。

渔夫摇头眨眼,童子裂嘴暗笑。

鱼贯而进。

刘浓落后几步,侧首笑问:“渔家亦是入山拜访贤侯么”

渔夫摇头道:“我不识得贤侯,我是来谢鲍仙姑”

鲍仙姑

刘浓眉间微凝,葛稚川之妻鲍潜光医术精湛,犹擅针术、灸术莫非顾荟蔚的针术是从其于她若有所思间,已踏至院口篱笆处,有两名青衣随从静守于前。

这时,渔夫疾走几步,越过褚裒、孙盛,朝着青衣随从晃了晃手中的鱼,笑道:“鲍仙姑何在,前日救命之恩无以为谢,特于湖中捉得青鲤相酬”

“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