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明最后一个进士 > 分节阅读 152

分节阅读 15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重臣,应该知道,朝廷的事情重于泰山,所以,大家今天畅所欲言,即使说错了,本王也不会怪罪大家的。”无奈之下,多尔衮只得开口勉励众人道。

要说在坐的人中间,最应该开口的是范文程,可因为这件事关系到陕西,而如果提到陕西的话,就一定要提到多铎,在加上范文程本身就跟多铎中间有矛盾,因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如果不到万不得已他是坚决不会开口的,同样不愿意开口的是洪承畴,善于谋身的洪大人更加不会无缘无故的做得罪人的事情。

因此,大厅中沉寂了半天之后,还是索尼先开口了,“王爷,诸位大人,其实依本官看来,这件事应该算是一件好事,要知道,如果弘光小儿,一直躲在陕西的话,我们碍于形式,还不能拿他怎么样,可现在他既然已经出来了,出兵的地方还是在广阔宽大的河南之地,这正是我们出兵剿灭他们的好时候,相信凭借着我们八旗勇士强悍的战斗能力,剿灭他们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索尼的话一说完,就有一些将领开口附和,其中以阿济格最热烈,甚至向多尔衮提出了要亲自领兵前往河南剿灭那些前明余孽,为多铎跟那两万八旗士兵报仇雪恨。

可惜,他们的热情很快就被多尔衮给打消了,当他们知道陕西大军已经跟大顺军的余部汇合到了一起之后,他们就不在说话了,都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在战争史上面也是如此,虽然这不是绝对的事情,可一方想要攻入另一方,最好的办法就是寻找带路党,也就是所谓的奸细或者内应,有了这些人的帮助,攻入的一番才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情报或者物质,从而拥有获胜的把握。

满人将领虽然自信,可他们却还是不认为自己能够在敌人熟悉的地方获得胜利,一时间,大厅中重新陷入了沉寂。

对于满人的反应,坐在一边的吴三桂却并不关心,他在听到大顺军的残余在这么快就被陕西给招募了之后,就万分好奇,想着陕西那个石磊到底是什么人物,居然屡屡有如此惊人的举动,做成别人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当然了,他不会想到,造成大顺军投奔陕西的原因,就是他自己。

吴三桂的好奇是有原因的,在以前的时候,他虽然不认为自己是大明第一战将,也是大明朝廷数一数二的将领,可即使这样,如果自己面对两万满清大军的攻击,还有数百门火炮的攻击,恐怕根本就坚持不了多久,更何谈还趁机剿灭了这两万精锐。

每每想起这件事,吴三桂就佩服不已,甚至升起了想要见见创造了这一切的人,要知道,当初他驻守在山海关的时候,也没有面对过这么满清这么强大的攻势,满清即使攻打山海关也只是出于一定的目的,而不是不惜一切代价的攻击,如果当时将驻守潼关的人换成吴三桂的话,他肯定是坚守不下来的,而这也是他好奇的地方。

236满清出兵

多尔衮召集众多满汉大臣,满怀信心的讨论如何应对陕西的弘光朝廷,出兵河南的事情,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平时论起这些事都是分外热烈的重臣,今天却一反常态的沉默起来,如此诡异的情况,让多尔衮顿时感到一阵无奈。

幸好,主忧臣辱,看到主子的为难,一个多尔衮的心腹首先说道“王爷,其实这件事无可商量,即使在艰难,我们也一定要出兵,要知道,河南之地,华夏之腹心所在,战略要地也,得之而可威加四海,如果就这么拱手让给弘光朝廷的话,那么将会对我们造成非常巨大的威胁,先不说从河南之地,向北而来,只需要短短几日就可到达京畿之地,并且一路路途顺畅,而向东可迅速攻下徐州等地,从而断绝我们跟南方的联系,对我们将来平定南方,有着不可避免的威胁。

最重要的是,陕西之地,原本就非常贫瘠,在加上这么多年灾荒战乱,导致十室九空,人口已经非常稀少了,而河南之地却大不一样,人口密集,百姓繁多,如果被弘光朝廷得到河南的话,那么弘光朝廷的实力将会迅速的提高,从而对我们大清造成更多的威胁。”说话的人就是在做的那几个穿着便装的人之一,正是多尔衮的心腹何洛会,虽然何洛会已经在多尔衮掌控满清朝廷之后,得到了官衔,可他平时出现在多尔衮面前的时候,都是穿着便装的,已是自己的不忘本。

何洛会的话说完,众多满汉大臣都禁不住点头称是,可虽然众人都赞同他的观点,可却没有人敢主动请缨领兵前往河南,汉官就不说了,即使他们求战,多尔衮也不会同意的,而满官的话,却都知道,这一仗不好打,如果一不小心变成了多铎第二的话,他们可没有一个当摄政王的哥哥给他们撑腰,到时候,自己身死倒是小事,连累了整个家族,那可就是天大的事情了。

正当大厅中又要恢复原本的沉寂的时候,猛地听到一人开口说道“启禀摄政王,河南之事并不难办,据微臣所知,在平西王剿灭大顺军,诛杀李自成之后,大顺军已经迅速的溃散了,而原本那些被他们给控制的关城大邑,许多已经纷纷脱离了大顺军的控制,虽然他们还打着大明的旗帜,可据微臣了解,他们却并没有投靠陕西的弘光朝廷,而是各自独立于外,很可能是待价而沽,如果我大清能够给他们一些承诺的话,相信他们一定会有一个明智的选择的。”说话的人正是刚刚从前线返回的洪承畴。

跟别人不一样,洪承畴虽然是文官,可在崇祯朝的时候,领兵外出,就非常注意情报的收集,后来在松锦大战的时候,他也早就已经探到了满清的一些异动,从而几次上书崇祯皇帝,希望能够放弃行动,从而保全明军的实力,可没有想到的是,崇祯皇帝听从了朝中一些大臣的蛊惑,认为大军压境之下,满清肯定能够一战而下,从而严令他继续进攻,最后导致他兵败松锦城,几十万精锐明军一战而亡,而原本遏制满清存在的松锦防线彻底崩溃,整个辽东尽数归属于满清,这也是洪承畴最后原因投降的原因。

而自从满清入关,而他得到多尔衮的信任,再次领兵之后,更是加大了情报的收集,对于跟自己紧紧连着的河南之地的情况,那收集的是更加的详细。

果然,听到洪承畴的话,多尔衮那原本忧愁的脸上顿时大放光芒,急切的问道“洪大人此言当真。”虽然多尔衮知道洪承畴不会也不敢欺骗他,可他还是要再次确认一下,同时也是平复一下心中的情绪。

“千真万确,此乃微臣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得到的情报,绝对不会有假。”洪承畴说道。

“好,好,太好了,只要他们不归顺陕西,愿意投效我大清的话,本王一定不会亏待他们的,王侯之位,官职金银,只要他们想要的,本王都能够满足他们。”跟历史上别的一些帝王不一样的是,多尔衮并不像中原之地的那些势力,对于这些爵位看的那么重要,对于封官加爵,那是一点都不心疼的,反正对于他来说,这些什么官爵都是虚的,你如果想要的话,我就给你,只要你能给我带来好处,就像曾经的孔友德,耿仲明,还有现在的吴三桂,那上来就是封王,至于其他的汉人将领给予爵位,官职的更是数不胜数。

这也是为什么在原本的历史上,满清入关之后,能够迅速的击败一个又一个庞大的势力,而自己本身却毫无损伤,甚至还越来越强大,跟多尔衮的这种大肆封赏官爵的手段是有一定联系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