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明最后一个进士 > 分节阅读 85

分节阅读 8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怪异,我到是没有觉得什么怪异之处,难道这中间有什么不对的吗”董琦有些好奇的问道。

“当然怪异了,你那道不觉得我们军队中间的蒙古人太多了吗,要知道,我们比较是大明军队,可现在我们中间,蒙古人居然占据了七八成,现在,他们虽然碍于各种原因,臣辅于我们,可如果哪一天,他们发现我们势弱的时候,说不定会对我们反戈一击,到时候,就彻底完蛋了。”童臣辅说道。

听到童臣辅的话,董琦点点头,随即又问道,“童先生,可这些跟袁宗第有什么关系,难道招降了他们,这些问题就能够解决吗”

“当然不能了,却可以暂时缓解,毕竟袁宗第在大顺军中间威望还是很高的,有了他的投降,最起码我们能够暂时稳住西安城跟别处的大顺军人员,另外,有了他跟那三万大顺军精锐的加入,我们就能够平衡蒙古人过多而造成的威胁,等过一段时日之后,我们重新招兵,训练出一支精兵后,这些后患都会完美的解决了,甚至,我们还能够利用他们,将整个陕西给拿下来,这也是大人计划中的一部分。”童臣辅解释道。

“童先生,这个计划是非常不错,可却不知道袁宗第会不会乖乖听话,如果他执意要率军突围的话,那么我们的一切计划岂不都成了空,要知道,袁宗第可是李自成的心腹亲信了,要不然也不会留下他镇守西安了。”董琦想了想后,说道。

“哈哈哈,放心吧,天下一棋局,既然是下棋,就要有输有赢,如果光害怕输,就不敢出手的话,那么人生还有何乐趣可言呢放心吧,这只是我们最理想的方案,如果袁宗第真的不愿意投降的话,我们还有别的方案,总之,我们要将一切的坏事变成好事,如此才能够越来越壮大,直到天下无敌的那一天。”童臣辅笑着说道。

此时,城下的大顺军军中,袁宗第被童臣辅的一番话给搞的痛苦不堪,虽然,他有些拒绝童臣辅的招降,然后大义凌然的怒斥他们一番,可看着身边那些神情暗淡,眼中充满希冀的目光望着他的士兵们的时候,他又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些都是跟着他尸山血海里面拼杀出来的兄弟,大仗小仗无数次,甚至其中还有救过他几次的老兄弟,如果为了自己的名誉,而让他们如此牺牲的话,袁宗第心中万分不愿,如此犹豫不决半天后。

袁宗第猛地一咬牙,然后抬头望着城头喊道“童先生,不知道你刚才说的条件都是认真的吗”

听到袁宗第的喊话,童臣辅跟董琦两人双目对视之后,两人的脸上都漏出了一丝笑意,随即,童臣辅就大声的喊道“袁将军尽管放心,在下所提的条件完全属实,如果不是我家大人有要事从而远行的话,完全可以跟将军亲自商谈,如果将军有所怀疑的话,那么就暂时驻扎在城外,等我家大人回了之后,在做决定,当然了,这几天的粮饷,肯定不会少了将军的。”

听完童臣辅的呼啊,袁宗第神情凝重,大声吸了一口气之后,才说道“不用了,我,袁宗第,愿降。”

求收藏,求推荐

第一百三十二章兵临北京城

公元1644年,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五日。

这一天,是历史铭记的一天,因为,这一天,李自成带领着百万农民军终于打通了北京城前最后一道屏障昌平,兵临平则门下,同时,另一路由刘宗敏率领的偏军,也通过明军的层层阻碍,跟李自成胜利会师。

这一刻,李自成是意气风发的,从一介驿卒,然后成为待死的囚徒,而后杀官造反,几十年间,多少次生死相交,多少次,被明军给向狗一样的追杀,现在,他终于等到这一刻了,只要攻破眼前的这座城池,整个天下就是他的了,想到这里,李自成禁不住激动的浑身都颤抖起来。

这一刻整个大顺军也是激动的,牛金星,李岩,刘宗敏,这些原本像是草芥一般的大顺军高官,居然有机会亲手推翻一个王朝,甚至很有可能亲手开创一个王朝,从而青史留名,如此丰功伟绩,怎能不让他们感到激动。

相对于城外大顺军中的欢庆,北京城中却是一副惶惶末日的景象,金碧辉煌的金銮殿上面,原本高谈阔论,一言而决定千万人命运的高官显贵们,此时却像是哑巴了一样,地拉着脑袋,如果不是那轻微起伏的胸口,证明他们还活着的话,说不定别人还以后这里是一堆雕塑呢

“众位爱卿都说说吧,现在贼寇已经兵临城下,各位都有什么退兵良策,如果有的话,速速道来,朕一定重重有赏。”此时的崇祯,语气沙哑,声音低沉,眼睛充满了血丝,身上早就没有了先前的恢弘大气的帝王形象。

只是,崇祯的话,却注定白问了,整个大殿上,毫无声音,没人敢开口说话。

“哈哈哈哈哈,朕真是养了一群饭桶呀,平时争起好出来,一个比一个能说会道,圣人之言,张嘴就来,现在到了关键时刻,需要你们替君父出力的时候,一个个却都变成了哑巴,你们真是当得好官呀”看到那寂静无声的大殿,崇祯皇帝气极而笑的吼道,此时的他,终于不再需要保持什么帝王形象了,对于这些他早就已经看不惯的官员们,他恨不得将他们全部杀了,可惜,他也知道这只是妄想而已。

“陛下,陛下还请息怒,微臣以为,贼寇虽然兵临城下,却并不一定能够攻下北京城,要知道,当初满清鞑掳也曾兵临北京城下,却都被我大明忠心之士给打得落荒而逃,因此,陛下,现在只需要下诏,召集天下忠心之士,前来勤王,区区贼寇,一定望风而逃。”看到崇祯眼中的神情越来越骇人,当朝内阁首辅,魏藻德,终于无奈开口了。

听到魏藻德的话,崇祯皇帝的神情终于慢慢平复下来,嘴里慌乱的说道“不错,不错,我大明具有天下两百多载,厚待官民士子,忠贞义士当无穷尽也,朕只要下诏勤王,天下必会群起而响应,区区贼寇,反手间当覆灭。”

听到崇祯皇帝的话,下面的所有人官员虽然脸上漏出一脸赞同的神情,心中却纷纷不屑一顾,如果说几年前,这些官员还对大明朝廷有所幻想的话,那么随着这些年朝廷频繁而出的昏招,让原本就已经岌岌可危的行事,变成今天这种样子。

从李自成在西安开科举,从而得到无数士子的响应,就能够看出来,天下大部分人都已经放弃了大明朝廷了,这种情况下,即使真的有忠臣前来勤王,卢象升的命运就是他们的榜样。

当年卢象升在满清大军入寇关内,兵围北京城时候,响应崇祯的勤王诏书,带着两万天象军前来勤王,半路之时,碰到阿济格三万大军的包围,经过几次三番的战斗,多次打退清军,甚至逼迫清军不得不让路,无奈的是,因为来的匆忙,卢象升的天象军粮草短缺,在加上天气恶劣,最后被满清军队给打败,力战而死,而当时,太监高起潜带着十多万关宁铁骑就在离他不足五十里的地方,却无动于衷,看着如此一个忠臣义士就此身死。

事后,许多正直之人,纷纷上书弹劾太监高起潜,要求杀他以谢天下,可惜,让人失望的是,面对这滔天民愤,崇祯皇帝却毫无兴趣,只是罢免了高起潜的监军资格,很快又将他派到南京担任留守太监,只此一件事,让原本对于大明还心怀忠义之人,纷纷心灰意冷。

只是,对于这些,崇祯皇帝却是毫不知情,他还以为自己只需要发布勤王诏书,就能够向先前那样,得到天下各处群起响应,再次缓解京城危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