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末世之雍正帝妃传 > 分节阅读 222

分节阅读 22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胤禛内心有一种混乱的冲动:他就想把既定规则都给打翻在地

他倒要看看,一而再再而三的违抗天律,主动“闯祸”,究竟会导致何种后果。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或许正是因为胤禛的那番谈话,康熙对他的态度也有了些变化,那种目光,就好像要换一种新眼光,重新打量这个老四。

之后,十月份,陈四流民案闹得风云不断,康熙发现刑部在操作过程中瞒上欺下,多有不实之处,于是雷霆震怒,要求从重处理此案。

对陈四流民案,胤禛内心有不同的看法,他也不太清楚真相是如何的,只是他很明白,之所以老头子暴怒,是因为这案子给他的康熙盛世抹了黑。恐怕派人去追查最终的真相,反倒是康熙不能够忍受的。

这案子,就算江户川柯南来了,也办不好。

那几日,康熙的情绪不是太好,老皇帝憋了一肚子火,总想找人往外发,因此大家都是能躲多远就躲多远。

胤禛也很想躲,无奈怎么都躲不开,康熙最近总抓着他说个没完。

“您这是把我当心理热线了”胤禛心中暗想,老爷子当皇帝当得太久,在自己酿造的盛世蜜糖里,沉溺得无法自拔。让他猛然看见梦幻的破裂,哪怕只是一丝丝缝隙,他也承受不起。

九阿哥他们就偷笑,说。谁叫四哥像尊佛一样稳如泰山老爷子不抓着他说,抓着谁说

“我哪有像尊佛”胤禛咆哮道,“我还不是有我着急的事情”

十阿哥说:“四哥看起来比较镇定嘛。皇阿玛瞧不上我和九哥,觉得我俩像痞子无赖,八哥他又不待见。太子呢,就是一台人形复读机。五哥是个闷葫芦,老三又是个书呆子,十四年轻没历练算来算去,最后不也只能抓着四哥你么”

“老爷子这十多年,日子过得忒怠惰了。”九阿哥沉思道,“温水青蛙,不煮他煮谁”

十阿哥也点头:“自打入关,旗人的日子从没像现在这么消停,不用常年征战自然舒服。可太平盛世和掩耳盗铃,那还是二码事吧毕竟消停得太久也不好。”

“确实太久了。满是勾刺的铁王座都被皇阿玛坐成了柔软的沙发椅。屏蔽现实、活在自以为是的幻觉里,这是人人都爱做的事,但屏蔽得太严重,撞见一丁点儿现实也能让他崩溃。”

“崩溃个毛啊就这点儿事,算什么呀”胤禛没好气道,“再说谁没崩溃过咱们这几年前后加起来都崩溃一万次了,崩溃完了,还不是把自己捆捆,竖起来继续过日子”

九阿哥大笑。胤禛这说得仿佛变形金刚。

十阿哥轻轻叹了口气:“其实我也搞不懂,老爷子这爹到底是怎么当的人家都养儿养女,就他,养出一排刺儿头。谁他瞧着也不顺眼,自己的孩子,提起来像冤家。打的打关的关,落得如今这下场,连普通人都不如搁三百年后,咱全家都可以上电视做调解类真人秀了。”

胤禛哼了一声:“你信不信。到时候那些专家还是会指责咱们、偏袒老爷子明明是他当爹没当好”

九阿哥顺嘴道:“皇阿玛当爹没当好,这得怪咱爷爷,谁叫咱爷爷那么早就撒手人寰”

十阿哥插嘴道:“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可以有心理上的替代父亲”

“你傻么那些替代爹地最后不都叫皇阿玛给砍了么”

“可是九哥,到底咱爷爷是不是上五台山了啊”

“上个屁的五台山”九阿哥瞪了他一眼,“你啊别被金庸洗脑了”

那日,康熙又谈起此案,他说,如今地方上竟然会出这种事,这样的太平盛世,还要有人作乱,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结症到底在哪里呢

当时,胤禛正侍候在一旁,他听着听着,只感觉老爷子的思维反反复复在死胡同里绕圈,心里就有点欷歔。

鬼使神差的,他就多了一句嘴:“皇阿玛,依儿臣的愚见,结症从表面上看,主要是在人上。”

康熙一愣:“人什么意思”

“儿臣是说,人口太庞大了。”胤禛继续道,“咱们旗人入关之前,天下人口都在一亿之下徘徊,尤其明末,人口损失不少。但是等到乾等到再过几十年,很可能会突破一亿到达一亿半。地,就这么多,不可能再突然增加,人却都要张嘴吃饭,这样下去,自然会出事。这种问题,不能回老祖宗的书里找办法,因为这只在咱们大清遇到,以前是没有的。”

康熙听得吃惊,极少有人从这个角度考虑问题,因为普遍都认为,人多是好事,生孩子越多越幸福。

“那你说,该如何解决”

人口问题在当时,不光困扰着大清一个国家,如果康熙能够跳出来放眼世界,他会发现,全球都在面临同一个麻烦:人口激增。

自新大陆被发现,玉米,番薯,土豆,花生新物种不断向旧大陆涌入,能吃的东西大幅激增,科技、医学的进步,都导致人口拼命增长,光是十八世纪,全球增幅比例就达到百分之四十三。

关于这一点,胤禛早就在后世的书籍里看见了。

然而人口带来的不光是压力,更有新的机遇。欧洲国家正是通过大力发展工商业,来吸纳过剩的人口,以工业化和城市化来解决人口问题。从而艰难地迈上了现代化的道路这条路,走得越晚,付出的血泪代价越多,一二百年的近代史教训。无不证明了这一点。

胤禛沉吟良久,他鼓足勇气,终于道:“按照儿臣的愚见,不如多给商旅行方便,以及。让那些闲余劳动力进入手工作坊”

康熙顿时皱起眉头。

这算什么意见自古以来的等级顺序都是士农工商,第一是当官做老爷,再要紧的就是巩固农本,商人是最被瞧不起的,哪有转头去提议经商这种最不入流的事

“老四,你糊涂了”康熙顿时沉声道,“放弃务农,去做小生意,去干手工活,长此以往。地方上就不稳定了闲人多了,流动大了,寻衅滋事的只会更多,人心会乱你今日是怎么了怎么会连这么基本的道理都弄不懂”

胤禛心里一叹:果然。

见他不出声,康熙想了想,又说:“你刚才说,人口是结症的表面,那么,结症的里面又是什么”

胤禛苦笑,他还有说的必要么

但他仍旧躬身道:“回皇阿玛。儿臣觉得,结症的里面是人心。”

“人心”

“儿臣觉得,朝廷该对地方更宽松一些”

康熙点点头:“朕确实有打算,往后永不加赋。”

“那。怕是远远不够”

胤禛想说,我说的宽松不是指的经济上而是思维上,是要给百姓的头脑松绑,创造力打开,才能有冒险精神。

不冒险,不变革。就只有死路一条。

但想想,这话说出来,只怕更引起康熙暴怒。

况且,创造力打开,冒险精神出现,人会更加重视自身能力、重视自我,也会更怀疑强加于头顶的权威,甚至去挑战权威。那么一来,皇权也就顿时变得岌岌可危,而且他们还不如欧洲那些呢,人家总还有把“君权神授”的破雨伞顶在头上,他们爱新觉罗家有个毛中华大地是世俗社会,连那层宗教的保护膜都没有,一旦权力根基受到一丁点儿挑战,他们就死定了对康熙而言,这无疑是个自杀的办法。

我又多嘴了,胤禛不由想,明明都和茱莉亚说了,不打算玩掉自己的脑袋。

就在这时候,忽然李德全匆匆进来,声音颤抖道:“万岁爷,十七阿哥似乎有事要禀报万岁,所以刚才在养心殿外候着,谁知突然就说腹部剧痛,连坐都坐不住,直接翻滚在地上”

康熙脸色大变:“怎么会这样”

李德全哆嗦道:“奴才奴才只听的人禀报,具体是怎么回事,奴才也不清楚,只听说,十七阿哥疼得快晕过去了,也不知是什么病。”

康熙急道:“赶紧抬进来快去找御医”

“嗻”

胤禛在一旁险些听晕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