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之凉人崛起 > 分节阅读 139

分节阅读 13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叔却,本意为你有兄长相主,不必激进,更多时候老夫希望你能明了后退一步的空阔。然而如今三郎已然自立,去年元叹加冠时老夫曾感叹此子奇才,因此得名,今日便赠三郎君皓二字,寓意三郎长伴君侧若皓月当空拱卫汉室。”

“学生拜谢先生赐字。”

蔡邕托起他,向他介绍两名年轻人,“此前弹箜篌的是路粹路文蔚,文风犀利。此为阮瑀阮元瑜,也是奇才。都是老夫的学生,你们年纪相仿,学识相近私下里可多做来往。”

马越不知道这二人是谁,也不知他们日后做过什么样的事情,但因为他们是蔡邕的门生,算作同门师兄,自然是要热情一些的。

“是,诸君的学识是远超三郎的,三郎日后定会多向诸君讨教,望二兄莫要推辞。”

马越足够热情,不过阮瑀仅是轻笑着拱手,显得冷清气色。

倒是路粹拱手笑道:“君皓对吧,哈哈,没想到我才过了弱冠便眼看着君皓取字,我们读书比你时间长,但你也不差啊,何况听闻君皓去年在外征战一年仍旧读书不止,如此好学定可后来居上。”

说罢,对着马越说道:“元瑜面冷心热,等君皓与之熟识便会知道,他音律文采皆胜我十倍。”

胜人十倍,这个路粹也太谦虚了。

闻言阮瑀白净的面目一下子便浮上了淡淡的红色,手足难辨地说道:“不是,没,没有,还是师兄学习更认真,君皓不要听师兄说的,你我共同学习就好。”

马越闻言轻笑,心道阮瑀初看一眼还当是天性傲气,却不想竟是面薄的人。

“咳”蔡邕见这三人互相谦让起来,便咳嗽一声,说道:“行了,你们都是个中翘楚,也不必谦让谦让去了。”顿了顿,他看着阮瑀笑道:“元瑜还是这么沉静。老夫这一世便仅有寥寥几名弟子,你们应当都认识了吧。”

马越轻轻点头,他知道蔡邕指的是那个被他匡到益州的卫仲道。

几名弟子端坐,蔡邕手指轻轻抚琴,突然想到抬头说道:“三郎,老夫听琰儿曾说你泛舟于江河之上弹奏过一首激昂澎湃的曲子”

“啊”马越疑问地问了一句,这才想起他曾在江上弹奏沧海一声笑,急忙点头说道:“回先生,学生确实弹过一首曲子。”

“弹来一试。”

马越接过古琴,去发现琴尾已经被烧焦了一部分,不解地问道:“先生,这琴”

“呵。”蔡邕笑道:“这是府上庖厨烧饭时用的梧桐木,老夫听其烧焦的声音很是悦耳,便讨要过来请匠人制琴,音色不错,三郎且试试。”

马越闻言点头,抬手拨弄高高地起了一个音,高亮不已,心道:只怕这便是铭传后世的焦尾琴了。

试了音之后,马越朝几人拱了拱手,便见到蔡琰眼带笑意地望着他。

马越回以微笑,便端正地坐在琴前,挥手拨弄琴弦。

马越穿了一身素色的文人长袍,修长的身材即便是跪坐着也依旧有一种青山安在的感觉,悄然间,手搭在琴弦上,琴声起了。

音很低,像是幽幽轻语,路粹闭眼低头,希望能听得清楚一些。

突然之间音域猛然拔高,琴声在茶香中忽的炸开,似乎将众人的呼吸都扼住了。而正襟危坐的马越随着手指拨弄琴弦,眼角渐渐笑开,似是晕开了一团彻地黄花般,神采飞扬。

一贯冷静的马越,弹起古琴却是一副放荡不羁的模样。

蔡琰正在心头想着那一日大江之上,以及后来的种种经历,突然间对上马越飞扬的眼神,红着脸羞赧着头都低了些。

见蔡琰低下头,马越的手指拨弄地快了几分,忽如一波浪涛拍击船艄,一浪高过一浪,他的眼神更加肆无忌惮却没了焦点,嘴角勾着微笑,仿佛他的眼前是辽阔的草原,整个世界尽在指尖方寸。

创造,毁灭,只有这两件事能让马越不再沉静,而激昂起来。

也正是这一首曲子,让他敞开了心扉。

众人还沉浸在乐曲琴音之中的时候马越目光灼灼地看着蔡琰,手指轻轻地在掠过琴弦弹出一道颤音,躬身对蔡邕下拜,朗声说道:“先生,学生马越,愿娶昭姬为妻,愿先生恩准。”

一句话,将所有人从激昂的琴音中强行扯了出来,马越要娶蔡琰

蔡琰在马越起身的时候便已经有了预感,起身绕柱望后堂走。

尽管蔡邕此前看到了一些苗头,可他从未想到,马越会以这样的方式,此情此景,大大方方地跪拜在堂中,朗声说出这句话。

在大祸即将临头,严虎将要报复之际,说出他早已猜到的这句话。

第三卷桀骜不恭第五十四章过犹不及

“三郎,老夫且问你一个问题,你先回答再说。请大家搜索品书网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

马越伏于堂下,闻言直身说道:“先生请问。”

“严虎的事情,老夫听说他找你释放善意。”蔡邕轻轻点着头,问道:“老夫想知道你会怎么做”

蔡邕不知道马越的左右为难。年过半百历尽风霜的老人只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让自己最得意的弟子借给他一匹良马,差遣匠人打制了一根常人扛着堪能抬起的精铁车轴。

蔡邕也看不出他的摇摆不定,他只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曾在凉州杀死仇敌后诛连羌王,毫不手软。

蔡邕对于马越的了解,始终是道听途说,尽管这个青年多次助他,可终归不是眼见为实。可他做下的事情,却显示出他没有丝毫心慈手软,尽是睚眦必报的狠毒。也许乱世当重典,可他不知道将女儿许给这样的青年,是好是坏。

在他的心里,良婿当如卫仲道,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尽管尽管通过蔡琰口述,马越一路上的悉心照顾也令他这做父亲的感动。

过犹不及,莫说是君子之道,便是战将,也需知道过犹不及。每次看着马越突出的眉骨上的那道刀疤,便总令他想起凉州战神段纪明的那张脸。

二君做事不留余地何其相似邪

建宁三年,段颍在阴暗潮湿的廷尉狱中饮酒自杀,他的妻妾子女被充作奴籍发配五原、朔方修筑城墙。马越会不会获得比段颍当年更高的权柄,蔡邕并不在乎。蔡邕在乎的,是马越的结局能不能比段颍强。

扪心自问,或许他需要的,不仅仅是马越一个回答而已。

平心而论,马越的好学,使他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除了底蕴之外几乎比得上洛阳城里那些个世家子弟,他的武艺,他的才华,甚至已经超过了一些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