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之凉人崛起 > 分节阅读 107

分节阅读 10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不到七尺的身高着遍身甲胄,看上去多了几分威武,答道:“不错,黄巾将领多不知兵,不渡河便无法与中原黄巾连成一片,分而击之即可,只是不知再度北上的葫芦里卖着什么药。”

在将军与骑都尉在军帐中制定计划的时候,在邯郸城到魏郡的路上,有一名校尉领着他们部下遇到了小股流窜的黄巾溃军。

没有战斗,当漫山遍野的长水营军士与三丈大旗自小山坡上露出的时候,这伙上百人的黄巾溃军便不攻自破,有人放下bgqi,有人四散逃窜被汉军围杀在地。

马越大马金刀的自马背上跃下,扣着腰刀走到投降黄巾面前喝问道:“谁是首领”

跪地讨饶的黄巾乱军一阵骚动,一名黝黑的汉子有些畏惧地上前,低头不敢直视马越。

“大胆,还不跪下”

阎行杵着大铁枪立在马越身侧,见这首领起身走到马越面前立即大声喝道:“跪下”

那首领闻言便跪倒在马越面前,不住叩首说道:“将军饶命啊我们不做黄巾了,将军饶命”

马越左右环视这伙儿黄巾,有人还系着黄色头带,有人早就摘了,他们面黄肌瘦满脸菜色,他还不知道那些战士是传闻中的黄巾力士,只觉得这些黄巾溃军与那一夜偷营的黄巾精锐差距很大。

即便他们看上去弱不禁风瘦骨嶙峋,马越仍jiu感到疑惑。

他见过很多看上去比他们模yàng还惨的黄巾军,但行军至今却还没见过纳头便拜抬手便降的黄巾军。

马越回头看了看自己带的兵,他们衣甲结实,bgqi锐利,军容整齐,但他知道,他身后这些人一旦在战争中被打散,死伤过半就会变成小股溃军,能支撑到战死的战士恐怕还不到十之一二。

但黄巾军不一样,他们是一群有着狂热宗教信仰的军队,尽管他们大多数前些日子还仅仅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但自从他们系上黄巾之后便变得不一样了。

他们有坚定的目标与理想,烧毁一切苛政暴税,推翻汉王朝的统治。

为了这个梦想,他们的部队尽管战斗力低下,但不到最后一步就投降的状况几乎是从未有过。

马越左手按着腰刀,皱着眉头问道:“你们是哪里的黄巾部队,谁是你的渠帅”

马越面前的这个黄巾党小首领叫做许仲,冀州人,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出身,他有六个兄弟,到了他这一辈赶上大贤良师宣传教义,算是很早就追随张角的门徒,大哥跟五弟跟着地公将军战死在与卢植的作战中,老三和老小跟着人公将军死在出征郡国的路上,老四最有出息,身高力壮被择选入了黄巾力士,前些时候张牛角率众烧毁汉军辎重的夜里死在海滩上。

鼎盛时期,作为早期跟随张角的门徒,他们七兄弟手下人马加在一起超过两千,不过一年光景冀州四处烽火,许仲手里只剩下了这么点儿乡里乡亲。

闻言,许仲低着头急忙说道:“回将军,小民带着乡亲离开黄巾军,就已经不是黄巾的部队了。”抬头看了一眼马越脸上没有怒意,这才咽咽口水接着说道:“从前我等是天公将军部下,渠帅是周仓。”

“周仓”马越问道:“是不是黑脸大胡子,长得挺壮”

随卢植开兵冀州时的第一战,那个挡下关羽一刀后被镇下马的骑兵统领,当时的一声怒吼让马越记忆深刻。

许仲答道:“对对对,就是黑脸大胡子。”

马越轻轻点头,周仓很是勇猛,接着有些玩味的问道:“你们这些个黄天的信徒,不都对大贤良师非常忠诚么,怎么会偷离军营,张角待你们不好吗”

提到张角,许仲那张老实巴交的农民脸上露出悲伤与狰狞,狠狠地吸了吸鼻子,许仲说道:“大贤良师,不在了。”

“什么”马越急忙探头问道:“张角死了”

第二卷横行天下第一百零一章王生死板

皇甫嵩在帅帐中十分头疼,他越发地不明白黄巾行军的目的了。

先是转道阳平郡,随后转入清河郡,当汉军奔至清河郡时,黄巾军大部队又再度北上安平郡,朝着大陆泽前进。

大陆泽,在今河北衡水一代,汉时北上百里为巨鹿郡,很大的一片内陆泽湖。黄巾军差一点就渡过黄河南下东郡,北上可围困冀州汉军,南下可聚豫、兖叛军,西可进逼洛阳,东能转战青州。但他们却没有,反而率领数十万众信徒带着汉军兜了这么大一个圈子,中间反而被皇甫嵩率军追击了几次,每次都丢下几千具尸首

无奈,汉军经过几次搏杀,冀州的汉军老兵只有不足八千之数,算上新征的冀州兵也不过才堪堪一万五千,没有好时机皇甫嵩不敢轻易进击,只得隔着二百里遥遥跟在黄巾军后面,但他并未放松对黄巾军动向的掌握,每一日都有超过千人的斥候来往奔驰于冀州各地,随时掌握着黄巾大军的动向。

朝廷一封封勒令进击的信函通过各个驿所与置所被送到军中,一封封请求征兵的表奏再以同样的途径被送到洛阳北十里的都亭,大将军何进的手里,可何进有什么办法,朝廷已经没兵了,三河地区的青壮也都被征完了,把守都亭的军士不过三百余人,洛阳八关哪个地方不要人,南阳那边的战事也进行到了最后,各地都在找这个国舅爷大将军要兵马,可谁能看到国舅爷身边的亲兵都已经没了,如今担当他亲卫的都是袁绍、鲍信这些滞留洛京的官宦子弟,他们没兵了。

超过二十万黄巾奔赴各地,所到之处留下的尽是残桓断壁,一座座城池荒无人烟,一个个百姓聚落被掠夺一空,皇甫嵩领军每到一地,看见的都是尸横遍野的场景,他已经麻木了。

安平郡,皇甫嵩带领的汉军如今正驻扎在这里,他知道黄巾军的军粮已经不够了,兵员备受饥饿与赶路的折磨,最终决战的时机就要到了。

汉军有稳固而持久的粮道,他们吃得饱,休息足,马匹多,身后有整个帝国在源源不断的运送着辎重过来,尽管人少,但他们的将领知道什么时候是合适的进击时机,这就是汉军的优势。

这一天,平定兖州的刺史王允领援军度过黄河,经过漫长的行军,到达了北线战场上,屯兵于安平郡南宫县,奔马前来皇甫嵩营中议事。

军营门口,老远便见到王允领着五十余名随从奔马而来,皇甫嵩与曹操郭典等人早已在辕门下等待多时,王允奔至百步距离便滚鞍下马,将缰绳递给身后随从,迈着碎步急忙朝这边走来,距离众人十步,抬手作揖道:“在下王允,见过诸位。”

众人急忙还礼,曹操拱手道:“久闻郭林宗言王生一日千里,今日终于得见王刺史。”

皇甫嵩只是对着王允拱了拱手,他和王允早就认识的,尽管他一直作为边疆战将,但他曾举孝廉入朝做侍郎,当时王允作为侍御史,一同侍奉汉灵帝,低头不见抬头见,但二人却并无过多交集,王允这个人非常刻板,尽管才学传天下,却不是皇甫嵩所喜欢交往的那一类人。

王允施礼问道:“足下何人”

曹操点头,脸上带着善意的笑容说道:“在下骑都尉曹操,拜见王兄。”

“你我同殿称臣,为陛下操劳而已,不必称兄。”王允摆了摆手,不假辞色,顿了顿却说道:“为官当如此。”

皇甫嵩不知此话为何意,曹操却明白,王允是在夸自家当年做洛阳北部都尉时的杖责蹇硕叔父。

此言一出曹操大惊失色,王允这人可真会聊天儿,曹操顿时觉得如芒刺在背。

蹇硕带来的督军,可就在自己身后呢。

曹操的注意力在王允身上,皇甫嵩的眼睛却看着王允身后的十余名牵马的骑兵。

十几个北方大汉牵着雄健的骏马,马披挂人着甲,每人身上还穿着鼓鼓囊囊的罩袍,腰间挎着腰刀,马上带着圆盾,还带着弓箭,超过半数的汉子都披发左衽,看上去雄壮非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