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血衣卫 > 分节阅读 303

分节阅读 30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言,能够名留青史的确是那些文人,辅佐帝王、治理天下之才,放眼天下,皇上身边能够配得上这几个字的只有齐大人,所以林风所言并非敷衍之词,而是发自内心。”

齐泰听罢呵呵一乐,“只求辅佐皇上左右,还天下一个安定,不敢多求,林大人,下一步如何做”

此时,朱允炆身边最有权势的两个人开始为了新的局面开始谋划,林风道:“齐大人可大开恩举,以圣上之名昭告天下,但凡有能力者皆可入朝为官,如此,天下饱学之士必然蜂拥而至,所有人都成了齐大人的门生,羡慕的应该是林风才对。”

齐泰呵呵一乐,林风确实厉害,已经猜到自己的心里,没有错,在皇上答应的那一瞬间,齐泰已经想好对策,六部的人大多和自己不和,索性利用这次机会广招人手,林风说的没错,自古都是如此,把持朝政的多是文人,辅佐之臣,这些人利用得当,进而取代让皇上不悦的六部那些人,整个朝堂之上都是自己的人。

“齐泰说的是重开锦衣卫一事,想要重新恢复当年盛况,绝非易事。”

林风点头,“齐大人所言极是,就算是圣旨下达,锦衣卫同样无法恢复,唯有依靠现有力量训练新人。林风相信,一定可以做到。”

“如此,唯有先行恭喜林兄。”

“齐大哥,客气。”

两人相视一笑,齐泰要比林风大上不少,此时兄弟相称,一是有当年生死与共的情感在里面,二是共同为新皇效力,第三,在京城此时的乱局之下,两人之间的联盟可以获得更多的好处。

嘎吱,嘎吱,锦衣卫大营木门用力推开,里面一片狼藉,一场大火,整个锦衣卫大营几乎毁于一旦,藏着十几年从各地搜集来资料的情报楼在那场大火中彻底烧毁,不到两年时间,曾经习武演练的地方此时长满杂草。

大门外站着林风一行人,再一次回到这里,内心的情感完全不同,想着当年从这里被统卫营的人赶出去,有如丧家之犬一般被人指着脑袋,锦衣卫取消,从此不再有锦衣卫,这一刻在林风的努力下再次重开。

“大人,龙组。”

龙组也就是昔日的十户营,一众兄弟最有情感的地方,这里同样是林风梦开始的地方,曾经辉煌,最终毁灭,直到这一刻重新开始,林风站在门口,没有错,这里已然是自己的梦,就算遭遇再多苦难,还是无法改变,要从这一刻开始,建立自己的实力,重新掌控命运。

圣旨下达,马蹄声阵阵,告示贴满各地州县,重开锦衣卫,锦衣卫指挥使位置由昔日同知大人林风担任,恢复以往所有职能。

留在京城旧部回归,还是不到三十人,和昔日兴盛的锦衣卫大营相比相差何止百倍,林风成立龙、虎二营,护龙营由小何统帅,怒虎营交给李虎,两人经历一番历练处事变得越发成熟,锦衣卫交给两个人同样可以放心去做一些自己想要去做的事。

“锦衣卫重开”

统卫营,龙一啪的一拍桌案,“林风,原本以为这一次你彻底完了,是我低估了你,没想到让你咸鱼翻身。”

“大人,要不要卑职带着兄弟过去,趁对方实力不济,直接灭了。”那人面露凶残之色,这些年,龙一一直躲在暗处伺机而动,手下拉拢大量好手,此时统卫营大半实力尽归自己掌控,实力上远远超过林风。

“不急,如果现在一刀杀了林风,反而没意思,就让他舒服一段日子,等我大事成的那一天就是林风的死期。”龙一发出一阵狂笑,带着无尽的欲望穿越而回,注定要做出一番大事,相比感性而为的林风不同,龙一早已做出极为详尽的计划,这个计划一旦成功,凭借自己手中实力可以成为大明朝最得势的那个人,甚至可以直接得到天下。

第五百三十九章从齐王下手

此时的林风摇身一变,迈着方步,身后跟着几个家奴,浑身上下尽显华贵,这一身打扮无疑就是那些京城里整天吃喝玩乐,背后有实力的公子哥。

“公子,到了。”

笑声阵阵传出,放眼看去,此处景色清幽,绝非是烟花之地,为何聚集了这么多男人,而且一个个眼珠子瞪圆盯着桌子上的圆盘,盘里面放着两个黑色虫子,不同跳动相互撕咬,这种玩意由来已久,那黑色的虫子名为蟋蟀,别看个头小,生性好斗,尤其是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空间内,为了争夺空间不惜生死相搏,这种乐趣逐渐演化为富人之间逗乐子的方式,不少人更是为了一个能战的蟋蟀重金求购,同样衍生出那些专门提供场所供人比赛的地方。

每到秋天,一过白露节,蟋蟀就应时而生了。颜色有青黑、黄紫数种,但以青黑者为上品。一般认为,头项肥、脚腿长,身背阔的蟋蟀善于角斗。生在草上的身软,生在砖石隙缝间的体刚。好的蟋蟀可以各题名号,如油利挞、蟹壳青、金琵琶、红沙、青沙、梅花翅、三段锦、香狮子等。玩家先以自己家中所饲养的众多蟋蟀相互比斗淘汰,其中百战百胜者为“大将军”,就可以同别人所养的蟋蟀一决雌雄了。

我国斗蟋蟀的习俗由来已久,据唐代开元天宝遗事载:“宫中秋兴,妃妾辈皆以小金笼贮蟋蟀于枕畔,听其声。于是民亦相效之。”从唐宋起,有不少文人墨客总结民间喂养、驯斗蟋蟀的经验,编纂成蟋蟀谱、促织经、蟋蟀教养法等专着,从蟋蟀的产地、捕捉、喂养、格斗、器皿,到蟋蟀的形象,都有专门着述。

南宋末年宰相贾似道,酷好养、斗蟋蟀。他在相府中筑了一座半闲堂,专门养、斗蟋蟀,因而误了国事,遭国人唾骂。明朝的宣宗皇帝朱瞻基还下令各地进贡蟋蟀,流传下“蟋蟀瞿瞿叫,宣德皇帝要”的谣谚。

捉斗蟋蟀本来是一项有益的民间娱乐活动,听其声,观其斗,亦人间一大乐事。可是,在旧社会里却演变成为一种变相赌博。如江苏的扬州、苏州等地,过去赌斗蟋蟀之风曾盛行一时。江南好百调词云:扬州好,蟋蟀斗纷纭。如虎健儿夸异种,牵羊几日策奇勋,供养铁将军。

苏州在白露前后开办斗场,并张贴海报“某处秋兴可观”。到那天,许多饲养蟋蟀的人便提笼前往,十分热闹。比斗开始,两只蟋蟀同放在一只盆内,互相对峙。如果相持不动,主斗者就以尖草俗名蟋蟀草擦拨蟋蟀的口齿,激其振奋角斗。两只蟋蟀拼命相搏相咬,勇猛者“斗口”,狡智者“斗间”。敌弱时由斗间转为斗口,敌强时由斗口转为斗间。

小小虫儿的拼搏,犹如勇士的角力一样。胜者鼓翅长鸣,败者一蹶不振。掌草人将一面小红旗插在比笼上定了胜负,胜者得彩,负者输钱,场主也分得彩银,犹如聚赌抽头一样。比斗一直要延续到寒露以后,方才自然停止。

叫声瞬间而止,其中透着不少惋惜,两只蟋蟀斗得旗鼓相当,不想其中一只突然被对方死死咬住脖子,硬是无法挣脱活活咬死。

“白方胜,黑方败。”

斗蟋堂在京城有些名堂,占据外城最有利位置,开了这样一家斗蟋蟀的馆子,店主懂得经营,不仅出面帮人斗蟋蟀,更是花费不少力气从各地搜集来各种蟋蟀,一来供人观赏,二来进行售卖,每一只的价格都不低。

“谢了”

一人面露笑意,白花花银子连同银票塞进腰间,顺势将其中一大块丢给斗蟋堂当家,这是规矩,赢的一方都要有所表示,一是礼节,二是为了吉利,给足了银子,自己的蟋蟀在这里同样可以得到更好的照顾。

“闪开,闪开。”

喊声传出,人情顿时左右一分,从中走出一人,个头不高,面色白净,手里拎着一个竹篓,做工精细,来人派头十足,店家连忙快步上前,“什么风把王爷给吹来了。”

那人呵呵一乐,“本王最近得了一个宝贝,特意过来比试一下。”说完使了一个眼色,下人上前,小心翼翼打开上面的盖子,店家探头过去,嘭的一下弹起,吓了一跳,劲头十足,个头要比普通的蟋蟀大上不少,“王爷,极品。”

来人是谁

朱榑,朱元璋第七个儿子,本事平平,当年曾经跟随太祖皇帝一起打过元兵,因此生骄,封王获得封地之后更是目无王法,整日胡作非为,朝廷每月发的俸禄根本不够挥霍,只能想着法子自己弄钱,封地内的朝臣几乎都受过这位王爷的勒索,表面上不敢言,背地里早就恨透了这位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