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血衣卫 > 分节阅读 211

分节阅读 21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朱元璋身上披了一件衣服,仔细参阅奏折,这些日子为了太子的事耽搁了不少,各地的事宜没有皇上批复无法执行,只能下了朝之后熬夜补回来。

“这些都是明天要发出去,告诉下面办事的,一定不能再耽搁。”

“是皇上,奴才记下了。”执事太监上前,小心从一旁拿过玉玺,奏折一一翻开,玉玺盖在上面,这些都是朱元璋看过没有异议的折子,盖了玉玺等于生效,送到各部,该拨款的拨款,该动工的动工,折子弄好,小心放到一旁,上面压了一块黄布,算是做一个记号,然后将玉玺放回盒子里。

一名太监快步从外面跑进来,“皇上,太子府的小王爷来了,说是有要事要见皇上。”

“是允炆,让他进来。”

太监转身出去,朱允炆点头,林风二人在外面等候皇上传召,朱允炆身子挺直,随着太监进入侧殿,“孙儿允炆给皇祖父磕头。”

“快起来。”

朱允炆起身,朱元璋咳嗽一声,目光落向一旁,实在太像,只要见到这个孙子就会想到死去的儿子,心底的内疚感随之升起。

“为何深夜来见皇祖父”

“孙儿有事上奏。”

朱允炆说完从怀里掏出准备好的奏折,一旁太监连忙过来,朱元璋站在上面,同样觉得奇怪,终究是一家人,有什么事直说也就行了,何必写了折子这么麻烦。

太监拿着奏折来到近前,朱元璋心中好奇,同样想看看里面写了什么,这一看不要紧,简直是气炸心肝肺,啪的一声,“枉费朕一番苦心,居然做出这种丧尽天良之事,不管是谁,决不轻饶。”

朱元璋从小受过地主富豪欺负,同样见惯了那些当官的鱼肉百姓,做了皇帝之后,对官员约束极为严格,一旦有人敢贪张王法,整个家族都要受到牵连,就算是这样,在利益面前还是有人不惜铤而走险。

朱元璋气归气,始终要弄清楚才行,一个身在太子府的小王爷是如何知道,发生这样大的事,各地的监察官都在做些什么,一个瞎了,聋了,难道几个地方的多看不见听不到。

“此事从何得知,可有证据”

“回皇祖父,太平府捕快为了揭发罪行,一路惨遭截杀,幸好途中遇到太子府侍卫才幸免于难,此人就在门外。”

“让他进来。”

第三百七十五章血书

朱元璋想要知道事实真相,如果真的有官员在里面中饱私囊捞取好处决不轻饶,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很多事必须有足够的证据才能按罪论处,否则难以服众。

朱允炆退到一旁,朱元璋目光再一次落在手中奏折上面,言词简练,让人为之动情,必然是出自真心,所以才能写出这样的奏折,身处高位能够想着百姓疾苦,能够拥有这样的胸怀绝非易事。

“二位,随老奴去见皇上。”

太监从里面出来冲着林风二人说道,说完转身回去,林风点头,汤林深吸一口气跟在身后,这一刻步伐显得无比沉重,毕竟是要见皇上。

汤林低着头跟在身后,大气不敢长出,甚至可以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听到林风声音连忙跪倒在地,口呼万岁。

“你是林风。”

朱元璋日理万机,多少当朝重臣的名字都无法记住,此时看到林风一下子说出对方的名字,已经是一件让人觉得荣耀的事。

林风拱手道:“得圣上惦念,林风感激不尽。”

朱元璋点头,解散锦衣卫情非得已,严进的死同样是在预料之外,对于帝王而言必须冷血,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巩固自己的地位,甚至不惜向那些有功之臣挥舞屠刀,“有你在允炆身边,朕可以放心。”

“谢皇上。”

林风起身退到一侧,汤林依然跪在那,低着头,不知该说些什么,只是等着皇上问话,一旁朱允炆道:“皇祖父,就是这位汤义士冒死入京为百姓请命。”

“义士,请起。”

汤林起身站在一侧,朱元璋上下打量,身为帝王最是懂得看人,连连点头,“别怕,把你知道的事实真相告诉朕,朕会为你做主。”

“皇上,几十万百姓性命,草民这里有百姓所写血书一份。”直到这一刻,汤林才从怀里掏出那块带血白布,进入皇城,见到皇帝,这是唯一的机会,绝对不能失去。

带血布卷,承载几十万人的希望,就是为了这个东西,三个义兄惨死,汤林掏出时用力攥紧,上面同样带着死去的三位结拜兄弟的命。

“拿上来。”

太监快步过去,多半是有些胆小,看到红色血痕愣了一下,右手捏住,小心翼翼拿到朱元璋面前,布卷打开,上面歪歪扭扭写满字迹,都是痛诉贪官恶行,下面写有村庄的名字,密密麻麻,不下十几个村镇。

“该杀。”

朱元璋拳头握紧,那一刻,仿佛回到六十年前,面对地主的逼迫,父亲只能跪在那苦苦哀求,为了一家人的生计,整天忙碌,最终所得大多用来交租,剩余的一家人精打细算勉强度日,一旦田地欠收,父亲的眉头终日皱起,那些人根本不会管佃户的死活,交不起租子,直接收回田地。

或许正是因为当年的那段经历,朱元璋痛恨那些为富不仁的富人,这种情感深深刻在心底,就算坐拥天下,拥有所有财富,依然无法改变。

“皇上息怒。”一旁太监吓得跪在地上,汤林同样吓了一跳,跟着下跪,一旁林风用手一拉,整个身子瞬间停住。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朕平生最恨贪官,此事当严查到底,不仅要给死去的人一个说法,同样要还天下百姓一个公道。”

“皇恩浩荡。”

“传朕口谕,责令户部、刑部联合查处,十日内必须给朕一个交代。”一旁太监快速记好,皇上下达的指令,绝对不能有丝毫错漏,甚至是一个字都不行,等天一亮立刻前往户部、刑部传旨。

三人行跪拜之礼离开侧殿,走出侧殿,汤林长出一口气,“不想皇上如此平易近人,并非传说中那样恐怖。”

朱允炆听罢呵呵一乐,“皇祖父心系天下百姓,时常教导我们这些孙儿,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管身在何方,处在什么位置,一定要把百姓的疾苦放在第一位,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百姓的爱戴,大明的天下才能安乐久治。”

这些所谓的教诲,更多是朱元璋对已逝朱标说的,朱允炆同样受到影响,当然绝非坏事,尤其是皇帝,历朝历代的经验摆在那,无论自身实力多么强悍,如果不能解决百姓的问题,最终同样要被百姓推翻。

“这回汤兄弟,总可以放心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