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官场之高手过招 > 分节阅读 772

分节阅读 77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以大家的心里都清楚一个事实,那就是上访的人数越多,解决问题的速度会更快些。

写到这里,想起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的那句千古名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首潼关怀古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全诗原文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段话译为现代的白话文则为:

如果天下安定,皇家大兴土木,皇权残暴,无尽的苛间杂税,贪官污吏,百姓只能活在他们的剥削和压迫下,皇亲国戚挥霍淫舍,百姓出钱又出力,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表面国家兴旺,其实质却是百姓遭殃

如若国家沦亡的话,那战祸不断,灾难四起,百姓就是敌人虐待的对象,百姓成刀下鬼,阶下囚,百姓也受苦。不管国家兴亡与否,百姓永远是处在最最低微的地位,永远是受苦者,替罪羊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强烈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这个话题不宜继续深入,重新回到此次刘国安紧急召开的常委会议上。

尽管参加会议的常委们对此次突发的上访事件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市委书记刘国安既然已经说的很明确了,市纪委的领导也好,市政法委的领导也好,只能先按照刘国安的要求,立即放下手头的所有工作全力以赴的解决眼下的问题。

这也是当一把手的特权吧

他可以随意决定,哪一件事目前情况下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即便这件事其实不是那么的急切,只要他发了话,所有人都得立即围绕他的指示打转。

会议结束后,新来的市纪委书记徐匡娣立即亲自带领一帮人来到市政府大门口,市政府大门口一侧的保安室成了临时的上访接待室。

徐匡娣到保安室坐下后,吩咐一个大嗓门的下属大门口告诉上访的群众,“先挑选几个上访群众代表出来,现在市纪委书记要亲自接待上访群众代表,大家想要早点解决问题,就抓紧选出代表到保安室来跟纪委书记当面详谈大家想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几句话喊完后,上访人群中明显出现一阵不小的骚动,大约半小时后,有三个上访群众代表坐到了徐匡娣的对面。

纪委书记徐匡娣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心里对于应付眼前几位老百姓信心十足,见三人有些尴尬的坐在对面,碰也不碰摆在面前的水杯,笑着对他们朗声说:“你们放心,喝点水啊,这半天肯定也渴了,有什么问题一会说出来,只要合理我会帮助你们解决的。”

徐匡娣特意表现出来的平易近人,一下子让三人轻松了不少,三人中年纪最轻的一位首先开口说:“领导同志,我们这些人都是普水县的农民,我们如果不是遇到了解决不了的难处,也不会到市里来上访。”

徐匡娣微微点头说:“是啊,你说的话,我能理解,这市里到你们普水县,来回的汽车票也要二十块吧,要是没什么事情,大家挣点钱都不容易,又怎么会白白的把钱扔在路上呢”

徐匡娣这句话一说出来,立即引起三人的共鸣,年纪大些的农民说:“还是市里的领导水平高啊,说话都说到咱们老百姓的心坎上了,领导啊,咱们这些人可都是被逼的实在没有办法了,这县里的领导不把咱们老百姓当人啊。”

徐匡娣示意身边的记录员开始记录,老人继续讲道:“咱们靠近普水县城,离县城的闹市区也就不到十里路,当时我们附近拆迁,说是建房用地,我们同意了,可是现在却变为工业用地,而且全市造纸厂,导致污染严重,根本就无法居住,我们反映可是政府就是不解决。”

徐匡娣见老人说了半天,也说不到什么重点问题,于是转脸问年轻人:“你们这次来,主要是想要反应什么问题呢”

年轻人回答说:“现在我们的要求也很简单,第一,搬走造纸厂。第二,释放被抓的无辜百姓,并由乡政府负责受伤群众的医疗费用。第三,我们强烈要求市委市政府严厉查处这企业老板和政府领导之间相互勾结的腐败问题,严惩涉及腐败的干部。”

徐匡娣听了半天,对于年轻人说的第三点尤其感兴趣,心想:“普水县的问题看来很严重啊这里头既然涉及到官员腐败的问题,那可就有文章可做了。自己也是刚到普安,如果有政绩那是再好不过了,只不过,现在还弄不清楚,这百姓口中说的涉及腐败的官员,到底是什么背景”

想到这里,徐匡娣笑容满面地说:“小伙子,你反应的情况,我都明白了,这样吧,我现在先到楼上办公室核实一些情况,你先把刚才跟我反映的情况,详细具体的跟负责记录的同志好好的说一下,记住了,一定要详细,具体,这样才有利于我们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吗。”

年轻人赶紧点头说:“好。”

徐匡娣安排了一个纪委副书记接待几位群众代表,要求副书记一定把任何问题问清楚了,特别是企业老板和所谓腐败的官员,这样便于后续问题处理,吩咐完后,自己却转身进了市委办公大楼。

普安市里,当晚上六点整,市委常委再次召开会议,市委常委领导班子成员济济一堂共同听取市纪委书记徐匡娣对普水上访事情的调查结果。

徐匡娣在会议上发言说:“普水县这次的群众上访事件,根据初步调查,完全是人祸造成的,这次的群体上访事件原本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就是因为普水县姚县长对此事的处理方式极其不到位,老爷作风,方式粗暴,才会引发如此大规模的群众集体上访事件。”

刘国安听了这话,心里一沉,他没想到调查了半天得出的竟然是这样的一个结论看向纪委书记徐匡娣的眼神不由多了几分阴冷。

对市委书记不满眼神丝毫未察的徐匡娣继续说:“根据现在掌握的信息看,这次的群众上访事件背后,是有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链条在作怪,当地的领导为什么要更改土地性质,把当初的建房用地更改为工业用地如此污染,让百姓如何生活,难道他们不知道物极必反的道理不知道,打伤了老百姓,把事情闹大,他们自己也脱不了干系这一点,不用我说,大家的心里也很清楚,他们当然明白其中的道理。这就有些奇怪了当地领导既然知道这件事要是闹大的话,影响恶劣,却还是一意孤行为什么呢根据调查结果证明,最主要的原因是此事的背后必定存在一个巨大的利益链条。”

徐匡娣不说,“基层领导有靠山在背后撑腰”,却说,“这些人的背后有一个利益链条在作怪”,这就更加让刘国安感觉有些坐立不安。

他心里甚至怀疑徐匡娣似乎已经知道了些什么,否则的话,她今天汇报工作的口气怎么会有一种强势咄咄逼人的感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