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4(2 / 2)
而且,兖州乃是富庶之地,境内世家大族多不胜数。
并不是所有人,都以为曹操乃是一位明主,很多人心中并不愿意,让曹操占领兖州。
虽然曹氏集团仗着兵锋,可以暂时镇住这些人。然而,若是兖州与其他诸侯交战,就难保他们不会勾结敌人了。
现在,兖州南有袁术,东有陶谦,他们都与袁绍交恶。
曹操唯袁绍马首之瞻,就连兖州刺史之位,都是袁绍封给他的。他自然要为袁绍,抵挡这两路诸侯。
是以,现在的兖州,可以算得上是内忧外患。
戏志才的眼神有些迷离,他自顾自的说道:“如今正值诸侯奋起,势力膨胀的阶段。若是主公被困于兖州这个四战之地,待其余诸侯崛起以后,主公再有所想发展,势必难如登天。”
“为今之计,只有快刀斩乱麻,迅速平定兖州后患,才能继续向外扩张。”
这个时候,郭嘉的心也完全平静了下来。
他思考了半晌,才继续向戏志才问道:“志才,彻底平定兖州之后,主公的下一个目标,应该放在哪里”
瞟了郭嘉一眼,戏志才有些似笑非笑的说道:“奉孝何故明知故问”
郭嘉正色道:“并非我明知故问,而是想听志才的高见。”
话毕,郭嘉目光灼灼的望着戏志才。
戏志才见郭嘉不似说笑,这才正色道:“如今袁本初与公孙瓒交战不休,主公既然暂时依附于袁本初之下,自然要与公孙瓒为敌。”
“然,汝南袁公路,徐州陶恭祖,都与公孙瓒结盟。因此,这三路诸侯,都是主公大敌。”
“幽州刘虞,素来与公孙瓒不合。他虽然贵为幽州牧,公孙瓒对于他的命令,却是从不遵守。某料定,着这两人早晚必有一战。”
郭嘉点头道:“虽然如此,刘幽州不擅兵事,早晚必为公孙伯圭所败。”
戏志才点了点头,继续说道:“纵观天下诸侯,袁本初、主公、幽州牧刘伯安、以及荆州牧刘景升,可以算得上是实际上的盟友。”
“公孙伯圭、袁公路、陶恭祖,也算得上是盟友。”
“然,汝南袁公路,虽然实力不弱,其人却是志大才疏。更兼袁公路与刘景升,屡次交战。有着刘景升的掣肘,袁公路将不足为虑”
“公孙伯圭虽然有着狼子野心,亦绝非成事之人,纵然横行一时,最终必为袁本初擒矣”
戏志才说公孙瓒狼子野心,倒也没有胡说。公孙瓒身为刘虞的下官,却居功自傲,不将刘虞放在眼中。
并且他与袁绍交战之时,就自封严纲为冀州刺史,田楷为青州刺史,单经为兖州刺史。
公孙瓒既没有袁绍的威望,也没有天子这个汉室正统在手中,居然胆敢擅自册封刺史这样的官职。
由此可见,公孙瓒自大到了何等地步。
他的如此行事,简直狂妄到了极致,并且将自己的狼子野心,表露无疑。
“徐州富庶,东临大海,钱粮盈仓,盐铁充足,人口数百万,实乃天府之国。”
“主公若取徐州,必定可以使得自身实力迅速膨胀。如此一来,才有了争霸天下的资本。”
郭嘉听见戏志才的话,脸色却有些阴沉:“徐州陶恭祖,素与主公不和。之前虽然有所交锋,战事却并未扩大。”
“主公父亲,在董卓乱政之时,就已经避祸徐州琅琊国。自主公与陶恭祖交恶以来,主公之父,俨然已经成为了陶恭祖手中的人质。”
“主公若是攻取徐州,太公等人的性命,必定难以保全啊”
第三百零三章志才遗计
戏志才眯起了眼睛,幽幽说道:“主公有吞吐宇宙之志,得失之间,必定能够有所选择。”
戏志才的言下之意,就是让曹操舍弃自己的父亲,而后攻取徐州。
郭嘉闻言,不可置信地盯着戏志才。
也许,正是因为戏志才已经不久人世,他才敢献出这样的计策。
不然的话,纵然曹操接受了这条计策,向曹操献计之人,日后必定也不会有好下场。
戏志才在郭嘉的府上,与他交谈了很久,这才离开。
随着边让的身死,整个兖州,都呈现出一阵诡异的平静。时间不停的流逝着,但是预料中的内乱,却仍旧没有出现。
而一代顶级谋士戏志才,却没有等来所谓的叛乱,没有在生前,为曹操彻底清除兖州的内环,就溘然长逝。
“志才”
当曹操得知戏志才的死讯以后,急忙来到戏志才的府中,抱着戏志才的尸体痛哭流涕。
先有戏志才,后有郭奉孝,曹操手下的这两个三国时期的顶级谋士,都是英年早逝。
特别是戏志才,史书中只记载:颍川戏志才,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
依照曹操的识人眼光,能被他器重的谋士,又岂会差到哪里
历史上,戏志才去世以后,当时曹操的手下,还没有郭嘉。
曹操在进攻徐州之时,陈留太守张邈、张邈之弟张超、从事中郎许汜及王楷等同谋叛乱,引领吕布进入兖州为主。
一时间,兖州数郡郡守皆响应起事,仅余鄄城、范城、东阿三座县城尚属曹操领地。
后来,经过将近一年多的激烈争夺,曹操再次取得了整个兖州。自那以后,曹操才成为名副其实的兖州之主。
直到曹操迎回献帝以后,感觉身旁没有一个,能够与他纵论天下之人,才作书给荀彧,说道:“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
荀彧这才举荐郭嘉,曹操将郭嘉召来,与他谈论天下事,甚喜之,这才说道:“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
由此可见,在荀彧眼中,郭嘉可以与戏志才相提并论;在曹操眼中,郭嘉是接替戏志才的谋士。
可以说,曹操的是一生之中,只有两个谋主,一个是戏志才,一个就是郭嘉。
所谓的谋主,并不是单纯的谋士。
曹氏集团的谋士,虽然也很有才华,但是除了戏志才与郭嘉,其他人所献的计策,曹操不见得会全部采纳。
而谋主,就是深得君主信任,并且能够让君主言听计从的谋士。除此之外,谋主还要有着过人的才华。
只有满足以上的三点,才有资格被称为谋主。
谋主的作用,毋庸置疑。他们能够在自己主公有着错误决定的时候,劝说自家主公回心转意。
正如赤壁之战一样,虽然曹氏集团,有很多人都劝说过曹操,认为不能妄自发动战争。但是曹操却没有听进去,一意孤行的想要一举消灭刘备、孙权。
赤壁之战曹操兵败以后,他就曾经感叹过:“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这句话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若是郭嘉活着,必定能够劝说我不发动赤壁之战。
第二种解释:若是奉孝活着,自己就不会中周瑜的计策了。
正如前面所讲,谋主的作用,不单单是出谋划策,而是指他献的计策,能够得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