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小说 >带着历史名将闯三国 > 分节阅读 171

分节阅读 17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响,很快吸引来其他宫中巡逻的禁军,迅速集结数股近万的士卒,在几名禁军将领的统帅下前来阻拦秦军。

论起兵员素质、装备武器、士卒数量上面,秦军和大唐禁军可能不相上下,甚至还要稍逊一筹,毕竟秦小白这边大多数的士卒,都是新兵蛋子,或者不善战场正面搏杀的锦衣卫。

但是,这些东西说到底都只是赌注,赌注资本有多少的确很能决定一场大战的胜负,但更重要的是赌博的这个人。

秦军这便的统帅将领,可是在华夏五千年将星如云的历史中,都闪闪发光的穆桂英。

禁军之中那群无名之辈,全部绑在一起都不足和穆桂英一人匹敌。

因此穆桂英很快用兵如神,并在木兰的雁荡骑和曹凉的虎豹骑配合之下,将几股前来阻击她的近万禁军全部击溃,使得前路障碍皆扫之一空。

由于上官婉儿宫中拥有暗棋,秦小白早已经等人早已对李隆基的作息规律了如指掌。

因此在击溃了几股闻讯赶来的禁军之后,便直接率兵直扑李隆基今日所宿的寝宫。

待秦军赶至寝宫后,秦小白让他们先不入内,而是让士卒将其寝宫团团包围,防止李隆基会见势不妙逃之夭夭。

待让士卒将寝宫围得水泄不通后,秦小白这才率领秦军破入寝宫进去探查。

结果却发现李隆基并不在里面,随后在询问之下,一名眉清目秀的宫女站出来,向秦小白等人道:“今日边疆传来战报,西域发生叛乱,陛下还在御书房连夜批阅奏折。”

秦小白闻言便立即准备率兵前去御书房,但在走之前忽然转身看了那名眉清目秀的小宫女一眼,顿时嘴角勾起了一抹弧度,笑眯眯的说道:

“这名宫女妹纸长得真俊呀,来人给我带回去。”未完待续。。

s:最近两章订阅暴跌得恐怖,可能是因为大家对这段历史不熟悉,没有代入感。

所以墨黑进度加快到最快,尽快完结这次副本。

第336章 太平天国

“你、你们要干什么”

那名面容清秀的宫女见两名大汉,大步流星张开双臂的走上前来,顿时惊慌失措的吓得连连后退。

“没什么,就是看你长得俊俏,所以我准备以你为奖品,将你犒劳给在此战中夺得首功的将士。”秦小白笑吟吟的说道。

“你、你”

那名面容清秀的宫女听闻此言,顿时急的泪花在眼中乱转,最终宫女见再也装不下去了,干脆把心一横,大喝道:“都给我退下,我乃大唐天子李隆基。”

这道喝声一处,赫然竟是一道男音,这让周围的秦军将士们都不禁为之一惊,唯独秦小白依然是那副笑吟吟的模样,连眼皮都没眨一下。

这名清秀的宫女,哦不,李隆基原本想借此反差,造成一下混乱什么的,他也许能寻得一线机会趁机浑水摸鱼溜出去,结果周围士卒皆惊,唯独秦小白这个统军主帅不为所动,

而秦小白是统军主帅,他不动这滩水就浑不了,李隆基自然也就没机会摸鱼了。

这让李隆基大失所望,同时不由得疑惑的向秦小白问道:“你早就看出来了,怎么可能我都这般伪装了,还能有何破绽”

秦小白笑道:“表面上看不出任何破绽,你伪装得很好,无论是声音、表情、甚至是气质,差点连我都骗过去了。但你为了增加可信度,居然将情况说得如此清楚,试问区区一个小宫女,又怎么可能知道西域叛乱这等大事。”

这件事只是让秦小白心有所疑而已,真正让秦小白发现李隆基身份的,是他那可以随时查看他人资料的阅人功能,不过这就不用细说了。

李隆基听闻此言不由得一愣,随即垂头丧气。原来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在活捉了李隆基后,基本上属于大局已定了,随后秦小白以玉玺皇命勒令皇宫禁军全部卸甲待命,随后派去太平公主的人手接管,于是这样一来便彻底尘埃落定了。

接下来,就是太平公主称帝的时候了,不过怎么称帝还得有个章法,不是你说称帝就称帝,毕竟李隆基既没死亦没退位。

天无二日,朝无二帝。在这种情况下太平公主称帝的话,恐怕会引得大唐陷入动乱,甚至各地节度使大将军割据一方,反叛四起都说不定。

而说到底,无论是李旦还是李隆基,都是和太平公主流着一样的血,因此太平公主做不到和她母皇武则天一样的绝情,大肆屠杀李唐宗室。

所以最终太平公主决定不杀李隆基,但她却也并没有去见她这名十分成器。屡次三番将她都逼入绝境的侄子。

因为她知道,她这个侄子不仅很成器,而且还很有几分骨气,想要让他退位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太平公主干脆不去理会李隆基。只需将他控制起来便好,反而去见了她的八哥,太上皇李旦。

无论是从亲情层次来讲,还是从骨气上来讲。李旦都显然要比李隆基好搞掂得多。

再加上,李旦无论是从放权给太平公主,导致太平公主能够权倾朝野上来看。还是李旦明明自己是皇帝,却甘愿提前退位让贤,让自己的儿子李隆基去当皇帝上来看,

李旦本人对权力都不是那么大,这样一来就好说得多了。

果然,太平公主率兵入主李旦所在的太极宫,会见李旦不久之后,李旦就拟定诏书,废除李隆基的帝位,将之让给太平公主。而李旦自己则亦退下太上皇之位。

太平公主也还算顾念亲情,没有贬黜李旦和李隆基为庶人,而是下旨按照李旦原来的规格,继续为相王,至于李隆基则改封为安乐公,显然这是出自秦小白的意见

随即,在平定了外廷大臣,内宫皇帝太上皇后,太平公主就前路通畅,可以举行登基大典了。

不过在登基前,还有个难题要解决,那就是定什么国号好。

毕竟太平公主虽是李唐正统,但显然没有她兄长李旦侄子李隆基正,而且她没杀她兄长和侄子,那么李唐这个名号就已经不能再用了。

至于复辟武周也是个选择,但武周本就先天得位不正,武则天后期更是失尽人心,继承武周显然也不是个好选择。

因此太平公主准备自己自建一朝,但国号是什么就是个问题了。

于是太平公主便就这个问题,询问了下秦小白和上官婉儿的意见。

秦小白对此倒没什么意见,随便起一个名字不就好了,不过太平公主既然问到他了,那他当然要给太平公主起一个称心如意的国号,好让太平公主尽快登基称帝,完成这次副本任务。

正当秦小白准备和上官婉儿讨论下,给太平公主起一个怎么样响亮的国号时,结果忽然他脑海中灵光一闪,于是微微一笑,向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说道:

“纵观历朝历代,开国称帝者,无不是沿用先前封号作为国号的。如汉王刘邦,称帝后国号为汉,魏王曹操、吴王孙权,国号分别为魏、吴,等等皆是如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