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0(2 / 2)
杨致笑道:“那问我筹银之策,我就知道你小子没安好心,眼巴巴的盯住了我的腰包。反正你已经打定主意将我卖了,索性帮人帮到底。只要你做足了前戏,我会捐银二百万两。”
“二百万两”赵启惊道:“姐夫,我我知道你很有钱。但从未见你这么大方过这不像是你一贯的风格啊你从来都是个不肯吃亏的人,不会想辙从别处刮回来吧恕我直言,我原以为你能捐个一二十万两就到顶了”
杨致苦笑道:“人生在世,但凡力所能及。有所为,有所不为。我曾亲历血战,死难将士家属人数众多,并非每家每户都好过。实不相瞒,即便你不公然发动捐纳,我也会捐银二百万两。通过其他途径用在他们身上。”
你本已威名远扬,作词撰联在先,捐纳巨银在后,不管谁做皇帝,就算是一头猪都难免会有想法。赵启今日号称不论君臣,但二人之间的信任,最多只是半真半假。
不置可否的岔开话题道:“难为姐夫有心了。突厥方面,姐夫认为我该如何善后”
杨致从一早见到赵启,就已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类似这样的问题,毫无遮掩藏私的必要。一来赵启自己总会想明白,二来几个忠心耿耿的辅政重臣也不是吃干饭的。若无一个当世顶尖的智囊团队,大夏断然不会崛起为乱世强国。
不管赵启的问询是真是假,据实言道:“突厥方面的善后,亦分三个层面。一是死难将士的赏抚恩恤,理所应当,自不待言。”
“二是索力死后群龙无首,突厥部族众多,渴盼一统大漠登上汗位者,不知凡几。相互征伐厮杀之时,大夏不妨从旁观望。等到他们拼杀到只剩下三两个拥有争雄实力的势力集团时,方可介入。一旦决定介入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开出条件、分头谈判了。到了那个时候,可以说大夏支持谁,谁就可以登上可汗大位。这个过程本来就会十分漫长,为大夏的利益考虑,能拖多久就尽量拖多久。”
“其三,当然是趁此机会,部署对大夏最为有利的态势。因为突厥方面至少三五年内无暇他顾,所以不必急于向朔方边军补充兵力与粮秣辎重。仍以朔方为大本营,囤积粮秣,驻以重兵坚守。尔后择选悍将前出朔方,于乌海或吉兰泰筑城驻军。与此同时,择选悍将率军驻守净州,同样囤积粮秣,修筑坚城。三地呈品字形分布,进可攻,退可守。最大的好处,是不必急于增兵,可以从容徐徐图之。”
曾英明是先帝一朝就已重用的老将,肖刚、郭锐是赵启有意擢选的新锐将领,凌开阳这样的奇葩悍将,谁做皇帝都喜欢、也放心。杨致若是点名举荐,显然是多此一举。
赵启赞道:“妙啊尤其是驻军净州,既可北上抗击突厥,也可东向攻略北燕。如今方知,父皇当初那般布置,实乃神来之笔”
杨致说破道:“这些事项,你心中应该早有定见。今日前来问我,无非是加以确认,寻求心理支持而已。”
赵启讪笑道:“我就知道,什么都瞒不过你。姐夫,你对大夏与南楚的战事,到底怎么看”
杨致直言嗤道:“那天我不是都告诉你了吗南楚权奸当道,武将失势,朝堂政争远比大夏复杂。仅凭一个张博虎,又能成得了什么气候出其不意的攻占随州已属侥幸,若想再要攻取襄阳,谈何容易且不说大夏已是严阵以待,恐怕在南楚内部也是诸方势力各顾私利,意见难以统一。南楚方面最为希望的,莫过于维持现状。你若只求苟安,我敢保襄阳绝无大战,大可不必担心。”
“但你又说收复随州势在必行,那就不得不与张博虎再度交锋了。此战只能胜,不能败。但耿进你不会用,卫飞扬你不敢用,叶闯你不能用,换用其他将领,你心里又没底。”
“不是我危言耸听,依张博虎之才,他最需要的是时间。他已两战连捷,一举成名。若是给他个三五年,要么致使南楚文武相谐,要么是干脆摆平楚帝与谭重元。我自荐领军灭楚,并非信口开河。说句不该说的话,事实上你用不用我都没关系。你不用我,对我没有半点影响,我不会有任何损失。但就战略机会而言,目前确实灭楚的最佳时机”
赵启皱眉问道:“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我若任你为灭楚统帅,你需要多长时间多少兵力多少耗用我最关心的问题是,你如何保证必会成功如若成功,你又都有什么条件”
杨致叹道:“终于说到点上了。这才是你今天来的主要目的吧”
赵启森然道:“换做别人,高官显爵,我绝对毫不吝惜但你是杨致遑论大夏,即便放眼天下,也只有一个杨致姐夫,咱们明人不说暗话,于你而言,封王封侯还有意义吗”
第370章剑拔弩张的恳谈
赵启头脑清醒,看得明白,问得直接,显然是有备而来。虽是有言在先,说什么“不论君臣”,但皇权与野心,业已成为了深入骨髓的习惯。赵启对利益交换的原则同样深信不疑,他非常清楚,别人趋之若鹜的高官显爵,对杨致已经毫无吸引力。杨致会开出什么样的价码他是否承受得起这都是赵启十分担心、一直深受其扰的问题。
杨致并不急于回答他关于灭楚的问询,而是反驳道:“你凭什么认为,封王封侯对我没有意义最起码体现了你对我的能力与功劳的认可与尊重。贵为王侯风光无限,就算是混吃等死,也至少可保两代衣食无忧。封不封是你的态度问题,接不接受那就是我的事了。”
赵启坦然承认道:“那倒也是。你若是愿意做个混吃等死的逍遥王侯,对我来说反而是件好事。”
他不是轻易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人,重又回到之前的话题,再度追问道:“我若任你为灭楚统帅,需要多长时间多少兵力多少耗用如何保证必会成功如若成功,又都有什么条件姐夫,你还没有回答我”
杨致认真答道:“南楚并非一城一地之小国,而是一个国力不输大夏的庞然大物。攻陷楚都长沙,大概需要两到三年时间。若想全境皈伏,少说也要十年以上。”
“至于兵力,需水师五万以上,步骑二十五万以上,总计不能低于三十万。粮秣饷银耗用,一年约在八百万两至一千二百万两之间,视战况进展而定。”
“世事无绝对。我只能说是尽力而为,不能保证一定成功。我相信无论是谁担任灭楚统帅,都不会、也不敢打这个包票。”
杨致的回答条理清晰,简单明了。
大夏与突厥一战的实际统帅就是赵启本人,于兵事上的造诣有了长足进步。是以并未感到过分惊讶:“只要攻陷楚都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