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庶女难嫁 > 分节阅读 6

分节阅读 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可谁又知道公羊羽的品味呢万一蔡文雅的诗真和了他的意,这四十八两银子自己到哪弄去

从家里要肯定是不行了,就凭周氏的性子,非又得拿来说事儿不可。至于林氏瞧她平日的吃穿用度,也不像还有闲钱的样子。

玉萱不知道林氏有多少嫁妆,可嫁妆就算再多,也都是林氏的梯己。何况府里上上下下,需要打点的地方又多,自己万不能给林氏添乱了。

想到这,玉萱又四处打量,不知这外四门,能不能找到生财之路。

玉萱沿街走了一阵,京城里除了餐馆、绸缎庄、金玉堂等寻常的铺子外,最多的竟是诗文馆。这些馆子都修建得雕梁画栋,古香古色,从门外一瞧,就带着浓厚的文化气韵。

玉萱观察了一阵,往来也有不少小媳妇子进去,看来不是什么腌臜的地方,便也提了裙子,走进一间名叫“春寿”的文馆。

进了门,只见馆中分上下两层,挂满了名诗名画。中央摆着一张圆案,上头大大小小挂着木牌,随着人流微微晃动。一个白衣文士站在中央,左手拿着名册,右手不断变换桌上的木牌。楼上楼下各开这八扇槅门,门上前飘着缕缕薄纱,印着水墨,缥缈灵动,晃晃如世外仙境。

桌前围了不少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穿着打扮俱都不凡,看来不是寻常之辈。玉萱前脚刚进,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厮便迎了上来,笑道:“姑娘请进,姑娘是玩诗词,还是古文对子”

玉萱一愣,这诗词对子还能玩么也不知是怎么个玩法

小厮见她衣着考究,生得又如瑶池仙子一般,自也不敢小瞧,道:“左边玩的是诗词,楼上的客官出题,写上阕,然后将所限韵律和题号写在木板上挂着,您接哪个题便直接取了木板,让我们记下,随后写出来,由我们场子里的文官点评,若比出题人写的还好,您胜,设题时出的银子便归姑娘所有,若是输了,要也要按数目赔的。”

玉萱一听,觉得这到有意思,没等那小厮往下说,就道:“好,我就玩诗词”

“好嘞”小厮应了一声,将玉萱引到左边的圆桌前,又道:“姑娘先玩着,只别忘了,无论输赢,馆里要抽一层的利钱。”

“知道了。”玉萱点了点头,这馆子占地两层,加上每日的招待、笔墨,费用想必不少,抽一层到也应当。

一楼接题的约有七八十人,而楼上出题的,是一个槅门一间,只有七八个。想必出题人都是才华横溢,惊世绝艳之辈,否则也不敢丢人现眼。

桌前围着的人大多只是看看,未必有多少人真敢接题。玉萱心中忖度,如此看来,一天能成交的题目也就几十个,能支撑这么大个门前,想必题目的开价不低。

玉萱虽已有了准备,等看见面前的木牌,还是吓了一跳。

想不到这些题目,最少开价也在十两看来这文馆,还真不是一般人来得起的,难怪尽是些穿着考究,器宇不凡之辈。

此处的词牌与玉萱所知的并没有什么不同,题目上有浪淘沙、水龙吟、临江仙等。这些题目若出了妙句,可能无人敢接,两个时辰之后,价格也跟着上涨。

若过了十五天还无人获胜,题目会被送到其他文馆,同时挂着。三个月之后还没人胜,当朝一些士族显贵也许会召见出题人,若被看中,收为幕僚,飞黄腾达便指日可待以。

据说本朝的户部尚书林文渊,当年便是以一首“凤凰台上忆吹箫”在文馆中声名大噪,最后被靖王引荐,一路坐到尚书的位置。

所以说,这出题之人为的不只是眼前的利,更多的还是日后的仕途。

木牌以金字塔的形式排列,最下边的价格最低,越往上层越少,水平也越高。

玉萱看了底下的几个,虽也是佳作,却自认不如自己,赢了也没什么趣味,随后往上看了几排,出于好奇,便直接看了最顶端的牌子。

牌子上写着“浪淘沙”三个字,而价钱竟已标到了五百两

玉萱有些心跳加速,五百两,这得是什么档次至少也证明这首词在文馆里挂了整整两个多月,还无人胜过

玉萱对着木板上的数字,一眼就看到了题目。这首词价钱最高,自然挂得最为显眼,悬在大厅正中央,字体也比旁边的大了许多。

主持的文士见她只盯着最顶上的木牌,笑道:“姑娘,上边的牌子题目难,先接下边的牌子也是一样的。”他这样说,到并非瞧不起玉萱,只是怕客人退缩,对他们来说,当然是接的越多越好。

玉萱并不理他,只看着那条幅上的半阙词:

“细雨染轻绡,古寺风摇。廊前花乱竟春宵,缘是当年携手处,又惹寂寥。”

虽只半阙,却真个勾出肃穆苍凉之感。细雨轻绡,廊前花乱,可这繁华景色都因当年与君携手,物是人非,而今徒剩寂寥。

不知为何,这半阙词竟似写到了玉萱心里一般,她呆呆站着,痴痴看着这牌子,心潮涌动,亦不知生了多少惆怅。

“姑娘,您要接题么”场中文士见她傻站着,既不接题,也不说话,只怕她耽误了别人的位置。

玉萱回过神,道:“要接,我就接最上边的那首浪淘沙”

第九章修

玉萱说她要接最顶端的浪淘沙,话音一落,众人都吃了一惊,场中霎时寂静无声,落针可闻。

而楼上的某一座槅门里,一个身影也微微一动,手中捏着的白瓷杯晃了晃,这首词已在文馆中挂了近三个月,想不到真的有人敢接

不过敢接又如何之前不是也有许多人接过了么他们所给的下阕,无论遣词作句,还是意境刻画,都远不如自己的原词动人。

想到这,那个身影又淡漠地放下了酒杯。

“姑娘,你可想好了么这篇题目的价格可是五百两”文士提醒了一句。

玉萱的心尖颤了颤,他不知道出题人的下阕到底写了什么,五百两,的确不是个小数目。

她虽然是侯爷府的千金,可她心里清楚,不过是表面风光罢了。她如果冒冒失失地输掉五百两,周氏绝不会轻饶了她。

可玉萱从来都不是个临阵退缩的人,隐隐的,她也有这份自信。

前世的她虽是现代人,却对古诗词有很深的造诣,曾任x大学莱文诗会的会长。她的水准,老师同学们都是有目共睹。

虽然来到这个不知名的时空,不清楚这里人的脾气和秉性,但文化和艺术毕竟是不分时间和国界的。

“我想清楚了,你们研墨吧。”

众人都目不转睛地看着她,少女的眼眸澄澈晶莹,没有一点瑕疵,颀长的身体娇媚动人,仿佛一株含苞绽放的花朵。

这样的人,自然也该有一颗玲珑剔透,聪慧灵秀的心吧

馆中的文士也为她气韵倾倒,鬼使神差地备下笔墨,奉到玉萱面前。

玉萱闭上眼,似乎在沉思,没一会儿,提笔写下了一行字。

她想,也许只有这半阙,才能配上如此惊艳的开篇。

细雨染轻绡,古寺风摇。

廊前花乱竟春宵,缘是当年携手处,

又惹寂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