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嫡门 > 分节阅读 641

分节阅读 64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听到这里,不禁抬头,“如果可以闭门谢客,那我还能不能去拍卖楼做事”

“你现在不还是帮拍卖楼做事吗”也不知范安岳是打哪学来的,杜云方在家守孝,他便把拍卖楼里的一些公文让人送来杜府,让杜云方在家处理掉,结果杜云方成了三兄弟里最忙的一个。

杜云寻则是闲了下来,最近还进画室画画,杜云启闹着要看,被杜云寻给拦了,最后他索性把画挪回常苑的画室里,杜云启总不好意思闯进常苑的画室去看画了吧

不想,杜云启从小宝那里探知那幅画的内容,隔天立刻就嘲弄起杜云寻来,“都老夫老妻了,还给阿昭作画啊我说你们夫妻两也太肉麻了吧”

杜云寻冷哼,“我们高兴就好,大哥不用羡慕,你画不出大嫂的画像来,没关系,可以出高价让阿昭为你代劳,看在兄弟情份上,我会让她算你便宜一点。”

有没有搞错啊

兄弟两闹得欢实,杜大老爷则忍不住向老父抱怨,“都是孩子的爹了,怎么还跟孩子似的瞎胡闹。”

杜相却道,“由他们去吧”孙子们都大了,能这样聚在一起的机会不多啦也是因为小万氏对他们而言,实在没什么感觉,若那天自己去了,他们在孝期还能这样笑闹吗

看着老父两鬓发白,杜大老爷忽然有些鼻酸,父亲年纪大了,还能有几年活头呢

杜相不知儿子所思,对他道,“阿方的婚事,你要上心了,总不能扔给他两个嫂子去做主。”

三年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一溜眼转眼即逝,确实需要对杜云方的亲事上点心了,只是杜云方身无功名,又无一技之长,在拍卖楼里做事,并非长久之计,看来不止得为他的亲事做打算,还得为他的前程做规划。

杜云寻兄弟两个,从来就不用他为此操心,感觉上好像他们长大了,还没操心到那上头时,他们就已考取功名,接下来便顺理成章的外放的外放,留在太学授课的,还得皇上看重,不时委以重任,然后就一路走到现在。

和杜云方完全不同。

因小万氏护犊,杜云方连启蒙都比两个哥哥晚,不止读书比不上两个哥哥,他最大的致命伤是没有主见,没有自己的想法,所有的事都是他娘说了算,现在总算是有点长进了

只是,不再科考而是去拍卖楼做事

若他出生在一般人家,能进拍卖楼做事,那是祖上积德的大好事啊奈何他出生在相府,相府少爷去从商杜大老爷原本是想,他喜欢这差事,就随他去吧凭家世和出身,总能给他挑个好媳妇的。

但三年后杜云方就二十几岁了,原本的优势反倒成了拖累,相府少爷不作官反去从商,会有什么样的人家看上他呢

杜云方这头还不知父亲为他的婚事发愁,在杜相同意闭门谢客的隔天,就开始去拍卖楼做事了。

杜府闭门谢客,王进苑总算松了口气,回京后一路忙,忙得没有喘息的时候,现在终于可以休息了,天晓得,她的嫁妆都还没好好的整理过呢

日子开始过得规律起来,范安阳把家务交出去后,每天就是带孩子、画画,过得再悠闲不过了。

羌部在此时传来恶耗,黎氏大王过世了,儿孙为了大位陷入混乱之中,皇帝派西北驻将关注此事,北齐意图扶持的郡王在混战中被杀,东靖扶持的那位郡王则重伤成残,大燕虽没有明确表态,但也有支持的对象,只是那位郡王是个倒霉的,黎氏大王还没死,他就先挂了。

羌部如今成了混乱的交战区。

鲁王世子因病一直滞留羌部与东靖交界处,其弟接替他去东靖,想为么妹讨个公道,不想才进东靖,就被人掳走,如今下落不明。

消息传到鲁王府,二夫人直接崩溃病倒,鲁王妃则是心痛如绞,长子滞留异地无法还,次子失踪生死未卜,小女儿虽然侥幸没死,但听说得调养好些年才能复原,小外孙被东靖国国王接进宫就近照看,这虽是好事,然而国王几时才会放他出宫母子团圆呢

而自小养在王宫里,等他出宫,还能和他娘亲近吗想到这些,鲁王妃就夜不成眠,整个人直接瘦脱了形,全靠一股气强撑着没倒下。

世子夫人得知丈夫无恙,但滞留在那么远的地方不回来,替丈夫去东靖国的小叔子失踪,因二夫人病倒,没人约束孩子们,二房的孩子把怨气全冲着大房来撒,世子夫人内外夹击几乎要熬不住。

不过还是有好消息的,楚静姝生了个儿子,虽然不似楚明心的儿子受东靖国国王重视,然而有的时候,低调不显眼反倒是保全之道。未完待续。

s:谢谢赫连梦秋童鞋宝贵的月票、谢谢黄瓶子童鞋宝贵的两张月票谢谢猫咪女儿童鞋宝贵的两张月票刚刚要上传时,突然系统崩溃死机,还吃掉一部份的文,真是欲哭无泪啊

、第九百零四章 出使东靖

西山离宫里,皇帝得知楚静姝有子,不由笑着对皇后道,“本以为这孩子福薄,身子这么弱,远嫁到东靖国这么寒冷的地方去,大概是熬不住的,却是不想,竟然不声不响怀了身孕,还一举得男。”

皇后抱着孙子心满意足,闻言抬头笑着响应皇上,“妾身倒是听说,那孩子原本就是个健康的孩子,东靖本就有不少好药材,好生滋养着,身子强健了,生儿育女不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吗”

“那是。”皇帝听到东靖有不少好药材时,眼睛攸地的一亮,皇后见状抚袖暗笑。

封楚静姝郡主,又给了大笔的嫁妆,还给了不少陪房护卫,朝中可是有不少杂音,大燕之前也不是没有药商想从东靖国进口药材,但一来相隔太远,二来东靖国的高级药材都被东靖国王室把持住,三王子来大燕时,就曾试探过,想以此跟大燕建立一条商道,不过他开的条件一面倒的偏向东靖,不只要茶叶、丝绢,还要金银铜铁等矿产,最重要的是他想要技术。

皇帝怎么可能令治铁锻钢的技术外流

三王子没能达成东靖国国王的交代,于是另辟蹊径,与富阳侯等人私下达成协议,他们想做些什么,现在都不重要了三王子死了,富阳侯一家败了,鲁王现在也病倒在床人事不晓,细想想,还真不知他们是谁带累了谁啊

皇帝忽地想到了市井间的流言,都说楚明心是祸水,皇帝心道,可不是吗幸好当初杜相没答应与鲁王府联姻,不然他可就少了个好宰相。嗯,也就没有那么多好画得以赏玩。

皇后把孙子交给奶娘抱下去,跟皇帝说起严氏闺学来,“三丫头说,日后她要是生女儿,也要送去严氏闺学读书去。”

皇帝早就听闻此事,严池与他相熟。严筠的丈夫他也很熟。但对严筠,皇帝就真的连面都没见过,近来严氏闺学成为话题。暗卫们自然也将此通报给皇帝晓得。

只是皇帝怎么也想不明白,一个教女孩子的闺学,也能造成话题。

皇后笑道,“这严大画师的女儿。果然和人不同。”随即把兰妃与诚王妃跟她说的话转述给皇帝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