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嫡门 > 分节阅读 273

分节阅读 27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前杂事太多,作画的时间少,如今在京中,正好磨磨他的性子。

此话说的,就是心疼他的娘也附和说是,范安岳还能说什么

什么事情都是一样的,练字和作画、读书都一样。偷懒了一日,再有下次时,就很容易说服自己这没什么,但其实自己是最清楚的,一天不动画笔,隔天拿起来画笔时,就有点生疏,一旦放纵了,连着几日不动画笔,再动笔时,原先的手感已然消失了。

他遇上的又是个严师,稍稍不用心,很轻易就被看出来。

但他乖乖从师命的最主要原因,还是他觉得若不是他,鲁王就算注意到复常哥也不会特意去认识他们,当然也就不会放话要招人为婿了

不过能少被师父盯,总是好事,所以他真心希望两位殿下别再耽误他的时间了

他今天一张画都还没动手呢

诚王妃有喜,诚王是个体贴的,时不时自外头搜罗些美食回去孝敬老婆,杜云启看得大奇,诚王也不藏私,给他开了小灶,怎样讨好自家的女人们。

看到诚王夫妻蜜里调油,杜云启决定回去试一试。

从诚王府出来后,范安柏兄弟往姚府去,杜家兄弟则往街上走。

杜云启往酒楼跑,想着现学现卖,买吃的回去哄家里的女人们开心。

冷眼旁观的杜云寻,终于忍不住开口:“大哥,你是想哄多少人开心啊买这么多”

杜云启买完了酱肘子又去买烤鸭,看到街边卖的桂花甜酱饼,又忍不住买了近十份,看得杜云寻忍不住开口问。

“你大嫂,还有我屋里的妾室和通房,还有爹和祖父,哦,还有小念念,她喜欢吃甜的。”杜云启如数家珍一般的细数了遍,当然,小万氏和她生的儿女被忽略过去。

杜云寻看着面带苦色的小厮们,抬手抚额,“你买这些吃食之前,都没先想好,你想要哄谁吗祖父和父亲他们是一定要的,小念念也是,但大嫂和你那些通房、妾室谁重谁轻,你得先拈量清楚。”

杜云启脸上的笑容淡了下去,好一会儿,他才轻声道;“自然是你大嫂要重一些,她毕竟是我名媒正娶的元配嫡妻,那些通房和姨娘纵使再温驯人,也不过是玩意儿。”

“是吗”杜云寻淡淡的提醒,“我去看小念念时,听到不少丫鬟私底下议论著,而且有几个老在争论着她们侍候的主子才是得宠的,还互呛各自的主子要抢在头里给家里添儿子了”

杜云启的脸色变得很不好,“你听那个丫鬟说的”

“你院子里的丫鬟都知道,你回去听听就知道。”杜云寻面色平静的回视瞪着他的大哥,“大哥若不想祖父生气,最好还是注意着点。”

“这些人真是没一个安份的。”杜云启怒道,别以为杜相送过来的通房就一定很老实。

杜云寻耸肩,“谁让你那么老实的照单全收。”

“你别得意,阿昭还没及笄,进门后没那么快圆房,你就等着祖父给你送人来吧”

杜云寻却是冷哼,“送人来就送人来,难道祖父能逼着我让她们侍候不成不过是丫鬟,难道祖父还会为她们为难孙子再说,姑祖母是很疼阿昭的,你觉得姑祖母会坐视祖父送人到我房里,好给阿昭添堵”

不会。

杜云启没好气的提醒弟弟,“还有咱们那位好祖母和继母呢你没看继母的外甥女还在咱们家待着,就要过年了,也不让人家回去一家团圆,为的只是怕是她们的婚事吧”

正室轮不上她们,当个妾室还是很有机会的有小万氏这个姨母当靠山,就是当姨娘也不怕被正室欺负啊

杜云寻冷笑,母亲还在世时,父亲身边是有两个妾室,都是大万氏塞过来的,母亲过世后,她们还跟着父亲去了任上,是父亲回京述职时,就只带着小万氏和她的孩子,那两个妾室哪儿去了没有人知道。

就不知父亲如今没有妾室,是他自己不愿意,还是他们那位好继母不意了

翻身上了马,杜云启瞧着小厮们手里的油纸包,“给我各留一份,嗯,甜点给我两份,给老太爷和老爷送去之后,剩下的就你们分着吃吧”

小厮们闻言齐声欢呼,杜云启也笑了,朝弟弟使了个眼色,率先策马回家,杜云寻则是交代,“别急,各给我留两份出来,一份送去范家,一份送到丁府。”

嘎二少爷不带您这样夺食的啦

杜云寻随手甩出一个荷包,“给你们喝酒暖暖身子的,不过得记着了,别给我误事。”

小厮们接了荷包开心的笑了,异口同声的应诺,簇接着杜云寻兄弟返家。

却不知他们买吃食的酒楼二楼临窗的坐位,坐着两位姑娘,“那就是杜相的孙子”

“听起来像是。”年纪稍长脸形较长的姑娘拿着筷箸在盘子上点了点,沾上了油渍后,在桌布上画起菊花来,那构图赫然就是多年前,令杜云寻在御前颇受盛赞的东篱采菊图。

“表姐真是了得,竟然还记得这么清楚。”对座的姑娘笑着赞美了几句,那作画的少女颇为自傲,不过很快的,她就丢下筷箸,“画得再好又有何用人家都要娶妻了”

而且娶谁不好偏要让他娶个傻子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服

与这姑娘有同样想法的,还有不少人,有些是待字闺中的姑娘家,有些则是爱才的文人,都觉得杜云寻娶范安阳真是太委屈了

范安阳自广陵回京后,就一直待在家里没出门,她年纪太小婚期将近,就算有人送了帖子请她去赴宴,范夫人统统一律客气的回绝了。

再加上有传言鲁王有意招婿,因此京里年前各处宴会上,杜、范两家的亲事是最为人所关注的焦点。

这个时候,京城官帽胡同,礼部唐侍郎母亲唐老夫人六十大寿的寿宴上,不止小姑娘们谈论着这个话题,就是那些当家夫人、奶奶们也在谈论此事。

唐府宴客的大花厅里,唐侍郎的妹妹,太学姜祭酒的三媳妇,姜三夫人坐在唐老夫人身边,笑着提醒老夫人给她拜寿的是谁家的闺女儿。

“好,好,好这几家的姑娘生得真是好。”唐老夫人人逢喜事精神爽,笑如菊花开,满脸的皱纹都叫这笑容撑开了,看起来年轻了许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