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醉卧江山 > 分节阅读 443

分节阅读 44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因为这关系到金国的命运轨迹,关系到辽国是否能够苟延残喘下去,关系到西夏人是否会继续深入,更关系到大焱今后的对外政策。

仿佛苏牧先前所有的努力,都凝聚到了这一战之中,若说这是终极一战,那是一点都不过分的。

可偏偏这一战还是处于极端的劣势,而且已经透露出了负多胜少的先兆迹象。

这是一场苦战,也是一场硬仗,所以苏牧必须要将所有一切能够动用的力量,一股脑都堆上去。

站在上京的城头,望着城下远方一望无边的女真兵营,苏牧出现了片刻的放空,仿佛那是一朵朵掉落人间的白云。

没有血腥,没有惨烈,没有战争,只有美好。

他想起了三年前,在那个烟雨朦胧的早上,他牵着那匹瘦马,走在杭州城的青石板街道上,碰到了一个起早卖包子的女子,充满了市井气,却是那般的真实。

他想起这些年来的经历,想着那些渐行渐远的人,想着那些这辈子再也见不到的人,突然感到有些倦怠了。

或许此战过后,他就能够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如果能够重新开始,他或许并不介意多抄一些诗词,或者多走走路,找找灵感,写一些真正属于自己的文字,不在乎名利,只想抒发一下情怀。

他想抱着儿子杨顶天,走在阳光下,带着他爬树掏鸟窝,等他长大了,随他的志向,无论平庸还是超凡,都争取做个合格的父亲,以及一个合格的丈夫。

但这样的幻想很快就被苏牧掐灭了。

因为他知道,即便打败了女真,稳定了北方局势,让大焱真正安稳下来,免遭灭国的耻辱,黑暗之中仍旧有着一双眼睛,在不断地注视着他,虎视眈眈,让他一刻都无法安心入眠。

无论是皇城司还是绣衣指使军,都失去了始可汗的踪迹,隐宗的人彻底发挥了隐宗的光荣传统,他们再一次隐匿了起来。

他知道始可汗还活着,那个不知是敌是友的灰衣老者仍旧还在潜伏着,隐宗仍旧贼心不死,国家军事的战争或许会随着这场防御战而暂告一段落。

但他与隐宗之间的战争,或许才刚刚开始,因为正是在北方大地上,他才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隐宗的存在,以及隐宗那强大的实力。

他绝不能够放松警惕,特别是在这样的节骨眼上,处于极端劣势的情况之下,任何一次的分心,都会导致整个战局的失败。

用力揉了揉脸,苏牧走下了城头,来到了城中的军营里。

他将所有将领都召集了起来,无论是汉人,还是契丹人,亦或是奚族人回鹘人渤海人。

他发现自己已经没有太多巧妙的策略,因为在绝对的力量面前,策略的作用终究还是有限的。

四两拨千斤,但如果超过了千斤,四两还能够拨得动整个大局吗

他想要做的并不是巧妙的部署,而是告诉全城人,这是大家的城,这是每个人的城,他想将整座城,打造成一个人的城

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万众一心,也只有众志成城,才能够真正的守下这座城

遥遥里似乎又响起了号角声,苏牧环视大帐一周,面对着一张张充满期待的脸,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终于说了一句。

“我想烧粮。”

“烧粮城都出不去,怎么截女真人的粮道”

苏牧:“不,我想烧城里的粮。”

举座皆惊,而苏牧却想起了那一年,他在杭州,死死守着粮。

现在局势似乎与当时很相似,但他却要烧粮,或许这就是他历经了这么多事情,最终得到的蜕变吧。

第五百七十二章 另类的誓师

自古民以食为天,兵事上也有说,大军未动而粮草先行,粮食乃是人类生存的最终依赖,苏牧想要烧粮,无异于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

然而历史上的无数战例已经明证,这是兵行险着,非但要考虑自身的种种因素,还要根据敌人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否则弄巧成拙贻笑大方,下场就是全军覆没。

经历了上一战的失利,完颜阿骨打的金国大军想来绝对不可能轻敌托大,甚至于上一战也有着故意输掉,借以打击始可汗的意思。

在如此警惕的一支金国大军面前,用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一招,真的会是明智之举吗

在苏牧看来,正是因为女真人太过警惕,不可能有太多的漏洞可以钻,这是实打实的硬仗,邪门歪道小聪明根本就不管用。

他们在兵力上并不吃亏,而且还是防守的一方,但敌人有火炮,有擅长追击和掩杀的骑军,为了攻城,完颜希尹甚至照搬了始可汗的做法,还召集了不少的步军。

可以说在战力上,上京城这边是处于绝对劣势的状况,也正是因此,苏牧才决定烧粮。

他们的兵力不少,战力却吃亏,那么就必须将战力提升到极致,想要提升战力,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凝聚力和执行力。

为此他必须要将一盘散沙一般的上京守军,打造成万众一心的铁板,否则根本无法将都城守下来。

这一战的关键性毋庸置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今有了米,但敌人的米更多,柴火更凶猛,铁锅更薄更容易受热,而且还有火炮这样的“大菜”,苏牧便只能真正地“破釜”,将锅打破,才能将米烧熟,甚至烧成爆米花。

可是历史发展到大焱,军事兵法早已成熟,兵家也见过无数的战例,践行兵法而获胜的历史案例不胜枚举,但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一招,却很少有人真的有这个胆量,因为这极有可能是自寻死路。

城中的契丹领主们,以及汉城的汉人和其他异族人,之所以留下来,就是为了摆脱辽国的统治,就是为了获得新生。

耶律延禧离开之后,他们正在为迎接新生而欢欣雀跃,可下一刻苏牧就告诉他们,要烧粮,要自断后路,要与敌人决一死战,他们又怎么可能接受得了

苏牧将他们召集起来,是在展示苏牧对他们的尊重,是在承认他们对上京势力的割据瓜分,是在认可他们的地位。

也正是因为这种尊重,让他们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