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醉卧江山 > 分节阅读 417

分节阅读 41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可如果他临阵反戈,重新投到萧干的麾下,凭借着献关之功,他日立国,给他一个位极人臣的官职,又有何不可

张楚剑虽然是个兵法上的呆子和天才,但对于政治,他确实没有太大的眼光。

且不说萧干最终能够成功建立属于奚人的王国,就算他真的能够建立了王国,这王国该立在哪里这王国能有多大能与大焱的国土相比

如此一想,问题也就很清楚了。

张楚剑本想着像苏秦张仪那样,凭借着一人一舌,走进居庸关,劝说郭药师归降献关,不战而屈人之兵。

但萧干最终还是阻止了他。

因为就像郭药师了解萧干一样,萧干也很了解郭药师,他们都清楚彼此是什么样的人物,对天下大势更是具备着常人无法企及的认知。

所以他心里早已确定,郭药师是不可能被劝降的,张楚剑想要孤身入关,充当说客,只能是自寻死路,以郭药师的脾性,只能砍了他这个来使的首级来祭旗誓师,仅此而已。

张楚剑提出的建议确实有着极大的诱惑力,麾下的将领们都有些心动,可惜萧干知道是不能成事的。

如此一来,将领们的士气也就更加的低落。

要命的是,天不遂人愿,到了下半夜,老天竟然再次下起了大雨

为了尽可能获取更多休息的时间,这些士卒都没有太过铺张,反正他们的铺盖和帐篷都是湿的,架起火堆来烤干的力气都没有,扎了简单的营寨,就枕戈待旦,毕竟居庸关下还有一场恶仗要打。

可谁能想到竟然下起了大雨,被大雨泡了一整天的军士们,再度要面对这样的折磨,许多人都快要发狂了

不得已之下,有人开始架起帐篷来避雨,也有人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心思,只是抱着刀枪,在雨中瑟瑟发抖,军营里的叫骂声,甚至盖过了雨声。

时来天地皆同力,远去英雄不自在,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时运顺遂之时是一样的顺遂,而不顺之时却各种不顺一股脑全都堆在了一起。

萧干也是暗叫头疼,从军多年,他与耶律大石被誉为大辽双雄,可谓赫赫有名,鲜有困窘,何时遭遇过如此艰难的境地。

耶律大石被女真人败了一场,如今倾尽全国兵力抵抗女真,而如今又轮到了他萧干,难道老天爷真的不愿再看到辽国延续下去

且不说老天爷是不是见不得辽国延续,单说很多人,包括他萧干在内,都已经恨不得辽国马上四分五裂,如今又要怪天公不作美,真真是可笑之极。

好不容易熬过了夜晚,白天降临之时,却又见不到日光,军士们一个个如同落汤鸡一般,要命的是北地早晚温差极大,军士们疲累不堪,又遭遇连夜大雨,许多人竟然染了风寒,军营里连叫骂声都没有了,军士一个个有气无力,连埋锅造饭都提不起兴趣来了,因为生火都成了大问题。

而那些被雨水跑过的干粮和风干肉,经过浸泡之后,腥臭难以入口,很多人只能喝雨水来饱肚,走起路来肚子哐当哐当直响。

一支新败之军,又遭遇如此严峻的考验,若非萧干平素里治军严谨,早就引发哗变了。

可就这样的一支军队,眼看着到了居庸关下,战力如此不堪,萧干又如何敢再度出兵强攻居庸关这样的天下雄关

进退维谷的萧干,突然发现自己陷入了居庸关城之中那些民壮的窘境,天下之大,他萧干领着三万人马,竟然没有一个能安身立命的去处

萧干心疼这些军士,想要驻扎下来,等情况改观了,再出兵居庸关,可张楚剑却全力反对。

原因有很多,综合起来最严重的还是两个问题。

其一是驻扎之地距离居庸关不远,一旦关城里的郭药师侦察到他们的窘迫和萎靡,突袭大营,他们即便能够抵挡下来,也要损失惨重。

再来便是军心士气已经跌落谷底,即使停下来修整,他们缺少粮秣,这种状况也只能越来越糟糕,倒不如趁着现在还有些余力,利用兵力上的强大优势,发起一波有效的攻击,彻底碾压,将居庸关拿下来。

张楚剑熟读兵书,自然深信置之死地而后生那一套,在他看来,这些军士已经走投无路,怨气能够转化为愤怒,只要将愤怒转移到郭药师的身上,此战必定能够建功。

可惜他还是想错了。

这些军士真的走投无路了吗

不,是萧干走投无路了,这些军士都是在北方大地出生和成长的,他们就像草原上的蚂蚱和爬虫,即使生存条件再恶劣,他们也能够生存下去,并非一定要拿起刀枪跟敌人拼命。

只是他们追求更好的生活,才跟着萧干打仗,当他们发现自己的牺牲不会换来任何结果和价值,他们还会舍命向前吗

这也是前番说过的,异族与汉人的差别,就在这里,种族文化不同,价值取向也就不同,面对生死的态度,自然也就不同。

汉人的价值取向是经历了成千数百年的积累和沉淀,才渐渐形成的,已经很难再更改。

而异族人一直处于民智未开的蒙昧状态,用最原始的手段在求存,让最原始的欲望来衡量自身的行为准则,用最原始的生存法则来面对这个不断向前发展的时代。

想要让他们跟汉人一样大义凛然,显然是不现实的。

所以张楚剑有着自己的理想,他确实算是出色的军师和谋士,可惜他读的是汉人的兵书,指挥的确实一群异族人。

兵法上的技巧和谋略可以借鉴甚至通用,但兵法上的精神传承,却无法做得到。

谋士们常说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地利可以共通,但人和这一项,却不是谁都有,异族人的价值取向不同,想要利用汉人的那一套,让异族人做到人和,这根本就是生搬硬套罢了。

萧干并非不知兵法之人,他也相信张楚剑的智慧,但张楚剑有一点不如他,那就是对这群士兵的了解。

也正是因为了解自己的兵马,萧干终究还是决定,停下来修整一日。

张楚剑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内心重重地叹息了一声,如果他是郭药师,怕是拼着居庸关不要,也会下关来突袭萧干的大营吧

然而郭药师并没有这么做,军师和将领的区别在于,一个太过于理想化,另一个则更加贴近与现实的考量。

以萧干大军目今的状态,如果郭药师领兵突袭,确实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但现在看来,郭药师据守居庸关,关前又挖了壕沟,设置了诸多防御工事,主动权在萧干手里,优势却在他郭药师的掌中。

在明明占优的情况下,郭药师为何还要冒险带着三千人来突袭萧干的三万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