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醉卧江山 > 分节阅读 106

分节阅读 106(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杭州的读书人见陈公望“同流合污”,自然也是心头大石落地,今后哪怕遭受谴责,陈公望也是首当其冲,他们这些小鱼小虾,又有谁会关注

因为劝降了陈公望,方腊对方七佛的态度也缓和了许多,将苏牧之事暂时压了下来,全力筹备建立南方小朝廷的事情。

杭州之战到如今已经接近两个月,朝廷的大军竟然还没有抵达江浙道,这虽然是情理之中,但也有些意料之外。

以朝廷那些狗官的尿性,通常会先分析讨论十天半个月,争争吵吵乌烟瘴气十天半个月,决定平叛主帅,暗中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又要争吵一段时日,调动征集大军,筹备粮草军械,拖拖踏踏两三个月也就这样过去了。

这段时间自然也给了圣公军恢复元气,壮大军马的喘息之机,杭州一战果然起到了极大的标榜作用,给方腊增添了极大的号召力。

一时间江浙和两淮的诸多反抗义军纷纷潮涌而至,投入到方腊麾下。

这些或大或小的贼军势力,跟朝堂上的人一样,同样有明争暗斗,同样有利益纠葛,但他们很明白一点,也是他们与朝堂诸公的不同之处。

朝堂上争斗瓜分的,是早已做好的饼子,而他们这些反抗势力,想要争,就必须合力把饼子给抢过来,饼子没抢过来之前,任何争斗都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他们赶来杭州,加入方腊,就是为了合力将大焱这块饼子给抢下来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他们的速度可就比朝廷的平叛大军要快太多太多了。

有了这些人的加入,方腊的圣公军顿时人多兵强马又壮,读书人又四处鼓吹,四面八方的流民都编入军中,周边的百姓和摩尼教信徒一呼百应,这便是建国称帝的最佳时机

在朝廷大军赶来之前,一旦能够顺利建国称帝,那么他们就不再是叛军,不在是乱臣贼子,而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

建国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一个全新的权力框架,意味着大量的元老官位和功勋,他们的朝廷不是空中楼阁,而是聚众百万,攻占了六州五十二县,大半个南面江山

这些是他们的无上荣耀功勋,也是他们继续北上,继续攻伐的基础和起点

也正是因为在这里的形势之下,他们才更需要读书人来填充大量的文官空缺。

毕竟圣公军之中大多是武将粗人,论起打仗还行,真要治理整个大南方,没有货真价实的文官可不行。

以后杭州便成为了他们的壁垒和大后方,杭州无虞,他们才能安心北上。

在这一点上,圣公军的人很清楚文人的价值,却又发自内心看不起这些文人,自认为武将拼死拼活打下了江山,凭什么要低声下气请这些文人来坐享其成

类似的矛盾也充斥着整个圣公军,新旧武将更替传承的过程当中,也难免会有权力的交锋。

随着乔道清早早离去,第一高手石宝叛变,包道乙身死,邓元觉被苏牧暗算之后留下极大的伤病隐患,如今王寅也叛变了出去。

老一辈的成名武将或死或伤或叛逃,新一辈的翘楚却仍未脱胎换骨,也就一个方杰能够拿得出手,军中强者面临的将是青黄不接的局面。

偏偏这些手底下没斤两的年轻人却又一个个并不安分,极力撺掇方杰,想要做那从龙有功的扶龙之事。

要命的是,听说摩尼教的青龙法王撒白魔复出,将圣教改名为大光明教,拒不承认方腊的教主之名,时刻伺机报仇雪恨,圣公军中那些个来自于摩尼教的骨干们,已经军心不稳。

而还有一些更加隐秘的情报,被方腊和方七佛等高层压了下来,并未公开,因为一旦公开,必定会使得军中士卒更加的恐慌。

根据前锋的情报,这次朝廷除了派枢密使童贯作为平叛大臣,率十五万大军南下之外,前不久被朝廷招安的梁山泊好汉也将随之南下

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将可谓天下闻名,发展到后来,便是圣公军初时的规模,也未必比得上,若非现在圣公军打下了大半个南方,根本就无力与之抗衡,更何况还有朝廷的大军和辎重粮草的支持

综合重重因素,近期之内建国称帝,将是方腊不二的选择,而且必须尽早开始

第一百四十一章 山重水复疑无路

小院还是那个小院,虽然没有了红袖添香夜读书,但陆青花衣不解带地悉心照料之下,二人的小日子倒也过得有滋有味。

大抵忙着建立小朝廷的事情,方七佛也并没有来探过苏牧,反倒是陈公望的到来,让苏牧感到意外,却又感到惋惜,而后又感到愧疚。

之所以感到惋惜,是可叹陈公望这位大儒,没有能够完成以死全节的忠烈之举,无法成就千古之名,而感到愧疚,则是因为他知道了其中内情。

知道了陈公望晚节不保,完全因为与方七佛打成了协议,暂时保住了苏牧的小命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份协议,加上方七佛要倾注心力措置建国之时,这才下令闲杂人等不得搅扰苏牧,让他得以安心养伤。

但也有一些人,还是将方七佛的命令视为无物,时不时会来苏牧的小院挑衅耍狠。

比如一直坚持要将苏牧斩首示众的厉天闰,再比如与包顾有着过命交情的方杰

人称小吕布的方杰乃是圣公方腊的侄子,使一枝方天画戟,勇力过人,乃青年一辈的领袖人物。

早几日娄敏中等人商议新朝堂班底之时,草拟了四大元帅的名单,方杰赫然便是其中一位

按说论资质排辈,绝对轮不到方杰,最为理想的四大元帅,该是石宝、邓元觉、厉天闰和司行方。

可石宝已经叛变,本想让王寅顶上,结果王寅也跟着石宝叛逃了,这是让人非常惋惜又极为不齿的一件事情。

老一辈的高手各司其职,为起事之前就已经做出了许诺,如今也只不过是方腊兑现各种诺言罢了,他也担心无法掌控局势,将方杰安置到四大元帅的位置上,虽然不合情理,却是最佳选择。

方腊与包道乙本是过命的结义兄弟,否则也不会任由包道乙为非作歹,将数十良家妇女当牲畜一般豢养在家中,肆意虐待摧残。

有了长辈的这份情谊,方杰和包顾自然好到穿一条裤衩子,事实上,包顾为人武艺不行,却长得面如冠玉,气质非凡,少了一分武夫的雄奇,却又多了几分女儿的俊俏。

而更不为人知的是,打小阴柔的包顾素来崇拜勇武过人的方杰,早已暗暗许了心意,可惜方杰并没有龙阳断袖之好,只是权当不知。

然而包顾被苏牧杀死之后,方杰才感受到这份情谊对他而言是多么的难以忘怀,每日里悲痛难当,终于忍不住打破了军师的命令,只身前来陆家小院,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