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醉卧江山 > 分节阅读 63

分节阅读 6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似那被逼上梁山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便是周侗宗师的弟子,所以当苏牧提出邀请之后,杨挺几乎没有太多迟疑,就答应了下来。

他们不是杭州的土著,但很清楚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在七寸馆蹉跎了小半生,杨挺觉得自己终于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

因为铨职的正式文书还没有下来,所以他并没有披甲,只是负手而立,扫视着这八百好手,而他的身边,是他最疼爱也最得意的关门弟子,徐宁。

关少平照规矩宣抚了一番,讲话内容不多,但对于新兵营将如何安置,今后如何整编,获得朝廷正式番号,都做了详细的说明,大家心里也就有了个底。

在此之前,这八百人独立成营,名唤“锦鲤营”,取意锦鲤化龙,别人不清楚,但徐宁却是知道的,这营名还是他家少爷取的,而且锦鲤营的幕后掌控者,也是他家的苏牧少爷

关少平讲话完毕之后,就朝杨挺点头示意了一下,后者知道,该轮到自己上场了,能不能以自己的江湖武林名声,震慑住这百里挑一的八百人,走上师父当初未能成功的路途,就看今天了

杨挺负手而行,俨然一副武道宗师的姿态,而后朝这八百名好手拱手一圈,中气十足地朗声道。

“杨某与诸位一般无二,皆来自于草莽绿林,堂堂儿郎自当做出一番大事来,眼下就是绝佳的好时机,诸位都是个中好手,人人桀骜如狼似虎,若非如此,也不可能快意江湖,天高地阔仗剑四海”

“但是,咱们也将丑话说在前头,入了军伍,便是兵士,从今往后,天大地大,杨某的军令最大,若有不服管教者,也就怪不得杨某不留情面”

“咱们都是江湖儿郎,也不做那拐弯抹角的扭捏事儿,眼下谁有不服,可出列挑战,锦鲤营都尉这把交椅,能者而居之,有胆色能够打赢我杨挺,让杨某俯首听令又如何”

杨挺此言一出,校场上的气氛顿时轰然炸开,连关少平都暗自心惊,人说江湖莽夫豪迈不羁,果是不假,一切还得靠拳头说话,虽然有些野蛮残酷,但此时的大焱军队,缺少的可不就是这一股子血性么

念及此处,关少平不由遥遥望向了苏牧所在的那一处角楼,心头暗自赞叹道:“这个苏牧看来所图不小啊”

场中的杨挺见得人群喧闹,便抬起一只手来,待得人群安静下来,又镇定自若地说道:“非但都尉这个位置,校尉和标长、伍长等职位,皆可通过挑战来赢取,有多少力气就拿多大个头的碗,但有不服者,可以开始挑战了。”

杨挺话音一落,那八百民兵的眼中顿时燃起好战的烈焰来,一个个摩拳擦掌,蠢蠢欲动

“因地制宜,化腐朽为神奇啊”刘维民遥遥看着这一切,又扫了身边泰然自若的苏牧一眼,如斯想着。

第八十四章 锦鲤化龙待有时

刘维民作为录事参军,主管军中大小杂务,如今同等级的同僚之中,已经没有人能够与之抗衡,可谓当之无愧的焱勇军后勤一把手。

当关少平决定让苏牧来解决宋知晋这个大麻烦的时候,他没有任何的怀疑,他相信苏牧能够搞定这件事,他只是好奇,好奇苏牧将用什么样的办法而已。

抽取民团的精英好手,组建锦鲤营,招徕第一宗师周侗的亲传弟子杨挺来担任都尉以服众。

这一条条做下来,非但削弱了宋知晋的民团兵力,也为焱勇军增强了战力,此消彼长之下,确实能够缓解一下燃眉之急。

而更让人期待的是,以杨挺这样的作风,这锦鲤营的战力说不得要成倍飙升,非但如此,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优胜略汰,再到宋知晋的民团去挑选两三次人手,说不定就能够将宋知晋的精英都给挖空了。

当然了,这里面泥沙俱下,自然也混迹着方腊叛军的细作谍子,这一点是无法避免的。

而且这些武夫来自于草莽,哪怕被杨挺打服气了,也习惯了单打独斗,想要适应军伍的阵型冲杀和相互配合,需要很长的时间来磨合,可形势所迫,磨合的时间是没有的,这样的队伍一旦上阵杀敌,软肋也就慢慢暴露出来了。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方腊的叛军同样来自于江湖绿林,方腊的管理层框架也都来自于武林大宗派摩尼教的强者们,他们虽然一路摇旗呐喊,蛊惑人心,召集了数万人马,但只能算是乌合之众。

方腊的叛军同样没有受过太多太久的正规军训练,这样一来,杨挺所带领的锦鲤营,也就没有了所谓的软肋之说了。

不过方腊的叛军自揭竿以来,从南方一路杀上来,也经历了大小十数次的大战,论实战经验,锦鲤营还是差之千里的。

而不仅仅是锦鲤营,焱勇军那五千多人,除了平时维持一下治安,练练兵,到周边的山头去剿匪打打秋风,也没有太多的实战经验,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放在军队之中,也是同样适用的。

刘维民收拾好心中思绪,放眼望去,但见杨挺大喝一声:“儿郎安在”

以徐宁为首的七寸馆大弟子一共七人,二代弟子二十有六,纷纷出列,尤其大弟子七人,全使一根无头枪,整齐划一地挥舞长枪,耍了一套枪术,气势煞是震撼人心

“看样子他们是真要在我焱勇军里头开打了”刘维民见此情状,也是哭笑不得。

周围的焱勇军素来眼高于顶,作为朝廷的正规军,他们绝对是看不起锦鲤营这样的杂牌军的,见得杨挺等一众锦鲤营骨干舞枪弄棒,一个个也都嗤笑不已,不远不近地围拢起来,在一旁看热闹。

苏牧从袖中取出一个竹制的套筒望远镜来,眯起一只眼睛,在人群之中搜寻着什么,口中轻声道:“也不知道会不会冒头呢”

这竹制套筒望远镜也只不过是他一时兴起,随手吩咐苏式作坊的匠人制作的,镜片打磨不够规则,对焦效果也不算好,但勉强也能够用。

苏牧自觉寻常,可在刘维民的眼中,可就好奇心顿起,借过来之后,按照苏牧的解说,眯起眼睛一看,整个后背都生出了一层鸡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