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醉卧江山 > 分节阅读 62

分节阅读 6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里有他的事业,有他的麾下数千军马,杭州被破,他所拥有的一切都将灰飞烟灭,由不得他不当机立断。

所以他只能找来郑则慎,他的本意只是想试探一下郑则慎的态度,不过现在看来,此举难免有些多余。

因为如果郑则慎选择明哲保身,也就不会来这里见面了。

同样是官场老人,同样是聪明人,多余的话也就不用费心劳力去啰嗦。

双方简单点头示意之后,郑则慎便坐了下来。

“苏牧也找过你了吧”关少平给郑则慎倒了一杯温酒,轻轻推到了后者的面前,这位杭州提刑也不客气,一饮而尽,身子也渐渐暖了起来。

“事关重大,我已经派人潜出城外,往南方去了,过几天估计就会有消息传回来。”

“调查什么的已经无关紧要了,甚至真相都无关紧要,苏牧有撒谎陷害宋知晋的理由和动机,但拿整座杭州城百姓的命运去陷害一个对手,我相信苏牧是做不出来的,所以当前最紧要的是那人手里的二千人马,以及此时仍旧不断从流民营里吸纳青壮人手啊”

关少平和郑则慎都是老狐狸,又岂会不知其中关节,不过郑则慎从刑侦捕快的最底层爬上来的,一直谨守着职业信条,凡事皆需确凿的证据,所以才派人到青溪去取证。

可一个来回要消耗好几天的时间,再加上调查取证,他的人手能否在叛军围城之前赶回来,还是两说之事,而解决宋知晋这个麻烦,却迫在眉睫。

“在证据没有取回来之前,我郑则慎是不会趟这滩浑水的,杭州府官场就没有蠢人,有人怀疑宋知晋这么一个文弱书上,是如何带着两位妻妾逃离贼窝虎口的,可我想问,苏牧当初游学同样落入贼窝,又是如何逃离的许他苏牧逃得,就不许宋知晋逃得”

“也有人怀疑,宋知晋回来之后便一步登天,而后如同脱胎换骨一般,各种妙策奇计百出,将民团搞得有声有色,更是解决了流民的大问题,或许有人在幕后操作也不得而知,可有没有人记得,苏牧回来之后,不也一样像脱胎换骨了一般”

“眼下宋知晋掌控着二千民团人马,又控扼了流民入城的关键大事,如果这些人马能够为杭州所用,抵抗方腊叛军便多一分胜算,如果此时质疑宋知晋的为人和身份,寒了他的心不说,那可是要犯众怒的”

“他在杭州之内的声望,你我相信都看得到,大家也都看得到,一旦事情失控,就算他不是内应,到时候一赌气,倒向方腊叛军那边去,谁又能背下这杭州城的百万人命你是关少平,还是我郑则慎”

“这些都权且不去想,就算你我有心除掉这个隐患,焱勇军绝对不能轻举妄动,我手底下的人手又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谁又能够在不引发内乱的前提下,拿下宋知晋”

“就算拿掉了宋知晋这个首领,那二千团练兵和越发壮大的队伍,又有谁能够服众而得以统领之这些人可都是宋知晋一个个从难民流里挑出来的,宋知晋对他们那都是活命之恩,二千团练兵堪称忠心死士啊”

郑则慎不开口则已,一开口便将事情的关键之处全部指了出来,甚至于一些连关少平和刘维民未来得及去思量的问题,都一针见血地点了出来。

如果说他郑则慎没有仔细又反复地考虑过这个事情,那是绝不可能作出如此周详细密的推测的。

面对这一连串接踵而来的问题,关少平和刘维民也是沉默了下来,而郑则慎只是苦笑一声,瞥着这两位军方大人物,不再言语。

雅间里一片沉默,但并不尴尬,反而让人有些压抑,仿佛这三人正在透过彼此的目光,进行着无声的争辩,直到刘维民率先开了口。

“不瞒二位,这苏牧起先与我有过合作,帮着司马府改进军粮马料,到后面也参与了一些军械的研发和改进,起初呢,我也觉得他只是一介唯利是图的商贾,可接触了这么久,我心里剩下的,也便只有佩服二字。”

刘维民既然已经决定开口,也就不拐弯抹角,将苏牧对焱勇军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倾倒了出来。

虽然关少平已经听过一次,可再次听到苏牧的事情,仍旧忍不住暗自动容,这等事情,若换作是他,应该是不会去做的,哪怕做,也不会做得比苏牧更好。

“我不敢说宋知晋一定就是叛贼的内应,但我想告诉二位,一个是沾沾自喜春风得意,享受着整座杭州百姓盛赞和吹捧的抗匪大英雄,而另一个却默默守着我焱勇军的十数万石粗粮和物资,宁愿背负杭州数十万百姓的谩骂和嘲讽,也要为守护杭州,守护着最后的一丝希望。”

“没有人知道,他从何时开始便已经察觉到了叛军崛起的苗头,就像未卜先知一般预测到事态的发展,从开始便未雨绸缪,私底下做出种种谋划,而这些事情,并未给他或者他的家族,带来任何的利益,反倒不断被误解,直到今时今日名声已经臭不可闻,敢问二位,这还是一个寻常商贾能够做得出来的事情吗”

“别的权且不去说,单说对时局的预测和判断,对事态走向的把握和种种极富针对性的调查,谁敢说他不是拥有着智谋头脑的国士种子”

说到这里,刘维民深深地看了郑则慎一眼,后者也很清楚对方眼中的意味,当初正是苏牧将方腊麾下大将石宝等一众匪徒,当成一场富贵功劳,送给了他和余海,对于苏牧极其深远的眼力,郑则慎是毫不质疑的。

刘维民的言外之意也再清楚不过,宋知晋与苏牧根本就不是一路人,哪怕他们有着相类似的经历,也不能用苏牧的经历,来证明宋知晋的无辜,反观宋知晋的种种表现,若说没有内情,那才真叫自欺欺人。

关少平深深吸了一口气,似乎下定了决心一般,直勾勾地盯着郑则慎道。

“我知你万事讲证据,但整座杭州加上数万流民的生死安危,却容不得干等下去,既然你不想插手,我也不想勉强,但我希望必要的时候,你能够替我掩护一二,能给个方便就尽量给我方便,你可做得到”

郑则慎身子微微前倾,目光灼灼地问道:“你想让苏牧去做这件事”

关少平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起身离开,出了门又扭头看了看窗外的飞雪,似在自言自语道。

“还有谁比他更适合”

第八十三章 一部经典两种书生

流民还在疯狂涌入杭州城,有鉴于难民们为求生存,大多扎堆组成小团伙,所以在十家联保连坐制度的框架之下,简单的登记造册之后,就能够通过城门。

当然了,也有许多遗失了户牒和路引的,想要蒙混过关,却终究还是被拒之门外,城门口一天到晚就没得消停过,总有人哭天抢地哀求着守军,想要进城去避难。

十天的时间不长不短,但杭州城将所有城门都打开,想要十天之内安置数万流民,也是不太现实的。

而且流民入城之后,占满了街道和巷子,真真是达到了人满为患地步,好在焱勇军也已经入驻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