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明金主 > 分节阅读 222

分节阅读 22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以经商为主。他不由替徐元佐捏了一把汗。

徐元佐起身抱拳,对罗振权道:“别愣着了,帮忙翻译。”

罗振权木然点了点头,还在准备随时逃跑。

来者自报姓名,正是在南海上赫赫有名的林道乾。听口音他是潮州府人,好在罗振权勉强能听懂一些,徐元佐是彻底听不懂,交流得磕磕绊绊。

“你、我、郑家,三家,魉洪台湾种甘蔗。”徐元佐费劲地作着手势。

不等罗振权翻译,林道乾身后戴着斗笠的船夫却笑出声了。

那声音清脆悦耳,显然是个姑娘家。那姑娘飞快地将徐元佐的话翻译给了林道乾,又用官话道:“我当家的问,我们有什么好处。”

徐元佐如蒙大赦:“姐姐原来是南直人。这下好办了。”他道:“好处自然是有的。只要贵当家的能够保证魉洪的安全,不叫蔗农被土著侵扰,最后咱们将红利分成三份。各得其一,公平无比。”

那姑娘译过去之后,又得了林道乾的回答,道:“我们怎知你是否有隐瞒”

“一起做生意,我何必占那点小便宜”徐元佐笑道:“这是千秋百载的生意。林当家的,我听闻你在潮阳县招收旧部,可见也是想做番事业的人。想来你也发现了,为何官兵越打越大,其实没有其他秘诀,有钱罢了。咱们一起种甘蔗赚钱,每年的银子就跟庄稼一样稳定,你大可以拿了银子去造船,重复昔日盛况。岂不是比你苦熬要好”

林道乾面色漆黑,那南直的女子倒是颇为动心。她竟然接替徐元佐,与林道乾商量起在台湾长住的事。

嘉靖年间,林道乾在福建外海被俞大猷击破,就是躲在北港休养生息恢复元气。对于台湾他要比郑峙熟悉得多,不过正因为熟悉,所以对于疟疾也是极其畏惧。徐元佐虽然夸口说有对疟疾的良药,但还是难以彻底打消林道乾的顾虑。

“实在不行,就试了再说。”徐元佐道。

祝大家上元节快乐

未完待续。

三七五 开台

得益于屠女士获得了诺贝尔奖,黄花蒿也走入了大众视野。作为一名商人,徐元佐必然要关心社会热点问题,虽然他觉得许多人因为这种发现与“中医药”有无关系而展开讨论十分荒诞,但是也记住了青蒿素这东西怕高温、几乎不溶于水的特性。

对于许多“科学爱好者”们提出:中国古人不可能用酒精萃取并正确使用青蒿素的问题,徐元佐并不知道该如何反驳。当然,即便他知道也不会免费给人上课。反正神秘的中国古人就是金手指一开,从千百种中草药里认准了“黄花蒿”或是其他乱七八糟的名字。

黄花蒿的种植范围十分广泛,生长环境不挑剔,生长速度也不慢,制药成本即便在廉价的中药之中也算是低廉的。徐元佐当然不会走肘后备急方的老路,再用清水浸渍然后绞汁。他完全可以用蒸馏出来的高度酒去浸沥黄花蒿,然后蒸馏取得结晶。

是的,李腾根据徐元佐提供的思路,的确顺利提取到了结晶。然而这到底是什么结晶,其中有多少杂质,杂质又是什么成分这些人命关天的问题,徐元佐一概不知道。然而这个项目的最终获利,还是得落在这些成分不明的淡黄色结晶体上据说青蒿素结晶是无色针状结晶,不过徐元佐真的做不到啊

至于研究过程中产生的高度酒,因为口感极差,并没有办法商业化。要作为工业原料,却面对着无法工业化大批量生产。这就注定了徐元佐这回带来的小小一罐“特效药”价值连城。

疟疾在江南并不是常见病,要想进行大规模试药也就无从谈起了。徐元佐行程不等人,只好带到福建来试。福建这里的山民不少。疟疾也算是常见病,正好分成三个对照组,进行测试。

第一组是用福建本地的传统治疗方式,从福州府请来了数位有名望的大夫;第二组用的是江南名医的治疗方案,要让他们十位名医达成统一意见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第三组就是用徐元佐带来的特效药,最简单方便。挑一勺据说吃不死人,然后用和酒服下。

这个实验耽误了徐元佐近半个月,结果却不如人意。三个对照组,每组五名病人,前两组的结果都是两人治愈,三人病故。徐元佐的数据比他们好看不到哪里去,是三人治愈,两人病故。不过从治愈时间而言,徐元佐这一组要快一些。

因为实验不可测因素实在太多。而且样本也太少,所以林道乾对于徐元佐所谓的特效药还是将信将疑。

徐元佐本想好好跟他讲道理,但是看他这个“我不听我不听”的姿态,只好来硬的了:

“开发台湾获利最大的就是你家我远在江南,郑家在长乐也有稳定的营生。我们开台是锦上添花,不开,也于大局无碍。而你若是不开台,就只有坐以待毙。”

徐元佐这番话之中固然有恐吓的因素在其中。却点在了林道乾的软肋上。林道乾如今在潮阳落脚,算是接受了招安。但他和后来被招安的郑芝龙可不一样。他要地没地,要航道没航道,如何养活那么多投奔个他的人这些人可不是善男信女,若是林道乾不养活他们,他们就会去自己养活自己,结果就是朝廷怪罪到林道乾头上。

林道乾对此十分恼怒。但是徐元佐躲在长乐郑府,好歹人家也是有两个进士一堆举人的家族,只能感叹鞭长莫及。

这边硬起来了,另一边就要软下去。

徐元佐又将带到福建的随身物品挑选了一些,无非锦缎首饰。都是女人喜欢的,送给林道乾的小妾也就是那日客串翻译的南京女郎。

这位女郎本是扬州人,被当瘦马卖到南京,后来被闽南海客买回福建,半路就被林道乾劫了。她原本也不是什么贞女烈妇,跟谁不是跟便当起了林道乾的贤内助。

从见识而论,这位受过首都熏陶的女校书,甚至要比林道乾更胜一筹。她早就意识到没有安身之处就没有安全可言,朝廷正是敬畏林道乾这头海上猛虎才会招安。一旦林道乾变成了众叛亲离的病猫,谁还会留着而台湾正是一个你来我往却没人真正落脚的好地方。

此时距离欧洲人染指台湾,还有半个世纪。

“即便没有那个江南客,没有长乐郑家,咱们也该占了这个岛。”女校书道:“你不是说这岛颇为广阔,足以成就一方霸业么”

林道乾对这实质上的压寨夫人倒是十分信服,道出了自己的顾虑:“疟疾太重”

“那个徐元佐不是有特效药么”

“干他娘的特效药,吃了照样死人。”林道乾啐道。

夫人道:“我却听说,五个里面还是活了三个。你想,那五十个里面就能活三十个,五百个就能活三百个,五千个就能活三千个。三千个还不够你称霸一方至于死的那两千个,关你何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