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明金主 > 分节阅读 182

分节阅读 18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釜,也不懂后世的实验器皿。他唯一知道的,就是实验室得光洁明亮通风好。像李腾这种喜欢玩火药的,还得安全牢固远离居民区。这里他不得不吐槽一下大明皇室,竟然将火药局放在紫禁城外两三里远的地方。虽然黑火药威力不算太大,但架不住量大啊这不是开玩笑么

在器皿上,李腾不能让步;在场所上,徐元佐不能让步。所以两千两银子果然不够。

“你考虑过去辽东么”徐元佐问道。

李腾道:“那边是极寒之地,物性懒惰,并非妥善之地。”

徐元佐回忆了一下化学反应速率的问题,好像是跟温度有关系。他道:“主要是你研究炮药这些,似乎在冷的地方更安全吧。”这是常识推导,到也叫徐元佐蒙着了。要在辽东建立暖房技术上并不困难,但是要在江南修个凉房,而且要凉到能够安全地研究火药,那难度就略大了。

李腾想了想。还是道:“江南人物便利,要去辽东也太过偏僻了。”

徐元佐脸一黑:“你自己说要僻静之地”

李腾的脸色更黑:“那也不能僻静到人迹罕至吧。我从哪儿招徒弟啊”

“人是有腿的嘛。”徐元佐道:“偷偷跟你说,辽东那边看起来很偏僻吧,日后说不得也会成为一方宝地。”

李腾只是不信。

也不怪李腾没见识,即便后世资讯发达,还有很多人都以为东北是落后荒凉之地。直到把各种经济数据拿出来。他们才会惊讶:原来东北也有城市啊

东北这块土地,纯粹是被人为抛荒的。这里有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一旦成功开发,就能从北大荒变成北大仓,成为中国主要的粮食产区。东北还有东宁卫,后世改称本溪。以低磷低硫低杂质的露天铁矿闻名,练出来的铁被称为“人参铁”。这种高品质铁矿在中国并不多见,尤其还配有优质焦煤矿,是建立煤铁复合基地的宝地。

这黑土和煤铁。以大明此时的技术完全能够享用。至于大庆油田那种高端货,徐元佐暂时也用不上。

对了,东北还有金矿

那是晚清时候就能开发的,只要煽动一番,说不定还能形成东北淘金热,那就更能够降低东北的开发难度。

这么好的地方,竟然还有人嫌弃它

当然,现在东北的确是人迹罕至。国朝初年也曾在辽东设立了州县。但是因为人数实在太少,最终尽数裁撤。将辽东、辽西尽数分与卫所,实行军屯。这项政策是蒙古人走后,汉人进驻东北的国策,只是碍于生产力,直到隆庆年间,东北的汉人也还只有数十万。

数十万人口。一旦在辽沈撒开,仍旧还是地旷人稀的局面。又因为东北气候寒冷,作物一年一收。海运结束之后,土特产运送不出去,东北屯军的确过着艰苦贫困的生活。外加还要应对鞑子的骚扰入侵。互有胜负,让朝中大佬也颇为头痛。

“既然不愿意去东北,那就去唐行吧。”徐元佐道:“我家总柜就在唐行,给你运银子也方便点。”

李腾这回点了点头,道:“听说你还办了许多书院,正好可以挑选读书识字的道童。”

徐元佐有些不好意思:“江南本就盛行读书,只要家中能过得去,总是要供一个孩子读书上进的。我倒没有办许多书院,不过各地社学多有接济,以便能够招到足够多的伙计。你现在看我这些伙计,若是刚会写三百千,都没脸见人。”

李腾微微点头道:“烟柳繁华之地,自也有这等好处。”

“唐行城外给你找个地方建个庙,这点我还是能做到的。”徐元佐道:“你何时南下”

李腾想了想,道:“我得先辞了道录司的差事,然后就可以南下了。你何时回程我与你一道走。”

徐元佐道:“这样也好,不过我在京中可能要待到六月。”

“这么久”李腾有些不解:“不就是为了漕额的事么”

“你以为这是小事么”徐元佐颇有些头痛。

苏松两府的势家都跑来京师活动,显然是国家大事。即便张居正忧心国库收入,想尽办法开源节流,他也不敢无视运河上下十二万运军的生存态势,更不能无视这些运军背后牵扯到的诸多利益集团。

“运河沿途诸省,皆有厚利呀。”徐元佐感叹道。

明朝的经济重镇都在运河沿岸,而不再单独依靠漕运之后,临清这种明代人口过百万的大都会,迅速就泯然众“市”了。

李腾道:“这事小道无从置喙,只有静待佳音了。”

徐元佐表示理解,突然想到李腾的道士身份,问道:“你认识内官么”

李腾道:“内官中慕道、好乐者倒是认识一些,你想走谁的门路”

“御马监太监冯保。”

李腾想了想,道:“此人贪财却又好慕风雅,不好应付。”

若是贪财,只要给钱就行了。然而既贪财,又好慕风雅,这就偏偏逼人想出个风雅的行贿之举。

徐元佐倒是阅历丰富。大手一挥:“好对付。”

“哦”

“他既然好慕风雅,肯定写有墨宝吧。我出钱买下几幅,如何”徐元佐道。

李腾笑道:“冯保的字倒是还行,不过你真要舍得下本钱,就去买他的琴。他所斫之琴,品质尚属一流。而且颇为自得。关键是卖得死贵。”

“明白了。”徐元佐道:“三千两,等会便付诸同风,一切凭君打点。”

李腾怒道:“我要拿两千两都死活说了半日,给个阉人却这般爽快”

“因为他用不了多久就能给我带来远超三千两的回报呀。”徐元佐说得理直气壮:“要等你给我带回红利,说不定得家祭无忘告乃翁了。”

李腾只好认了。面对徐元佐这种跌进钱眼里的奸商,再大的道理也大不过利润。

李腾走的时候,徐元佐已经安排好了现银,随车一同带去了李腾的住处。这让李腾颇为高兴,仿佛看到了上古高义之风。真正是毫无保留的信任。他却不知道,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如此大张旗鼓地运银子,肯定是会传出去的,而这正是徐元佐来到京师的第一炮。

徐家子身携重金上京,他到底想干什么

谁都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尤其是高拱。

所以高拱试探张居正,张居正正想知道老师是怎么想的。便故作无知,顺着高拱的意思约见了徐元佐。而且还是秘密约见。请徐元佐天黑之后去张府侧门,有人接引而入。口信中尤其强调不足为外人道,原话就是“勿聒噪乱听”不要瞎哔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