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明金主 > 分节阅读 169

分节阅读 16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忌器。这就好像人家尽了全力,自己却留了一手,而这一手却是出于圣母心态为了大明。

“大父,张江陵当国,真是一桩好事么”徐元佐试探道:“他太过看重一条鞭法,恐怕一旦当权,就要推行全国了。”

“你对此法有何异议”徐阶问道。

一条鞭法脱胎于提编法,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如今争议最大的不过是各省督抚布政强调税收上的技术问题,诸如火耗、虚耗、成色等等。

徐元佐看的却不是技术。

“南方银子多,所以白银纳税有利于势家豪门消耗银窖里的银子。”徐元佐道:“可是北方没有银子。到了税季,百姓就要卖粮换银,银贵粮贱,粮价自然暴跌。等到税季一过,百姓又要借贷银子换粮食,此时又是粮贵银贱了。百姓辛苦一年,收益就此抹平。若是再加上利息翻滚,恐怕用不了几年,就算是丰收之年也得卖儿鬻女。”

这非但是原历史剧本中的走向,更是商品经济的必然规律。没有任何国家公权力的控制,地主和商人们根本没有节操可言,极尽压榨剥削之能事,实乃必然之举。

天下税赋七分取自江南,而江南未乱;北人赋税少却先一步活不下去,组成了流民大军呼啸府县。

“我朝以南方赋税养北方兵马,北方原本也没多少税额。”徐阶不以为然道。

徐元佐无法驳斥。从他探知的数据来看,整个陕西布政使司此时的陕西还要包括后世的宁夏、甘肃、部分新疆它的税赋额度还没浙江湖州一个府高。

因为这些地方绝大部分土地人口归于卫所,而卫所的土地收益直接用于军饷,人口和土地都是受都司、五军都督府管辖,就连兵部尚书都不知道具体数字。

“但是”徐元佐突然觉得有某些环节缺失了。

军屯土地出产没有用于改善军户生活。大量军户逃亡成为将领家丁,剩下的军户成为佃农,还要承担繁重的兵役。这直接导致卫所制度的崩溃,使得募兵制大行其道。卫所军官则成为大地主,占据了大部分的资源。

不过这些话跟徐阶说,并没有任何用处。徐阶已经致仕了,即便当国时候,对西北的感观也只是“兵马备御之地”,只要鞑靼人不打过来,就什么都不用管它。

徐元佐并不是真正的心怀天下。即便他不是学经济出身,最简单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会造成何等危害,他还是略知一二的。

如果北方崩了,南方还能独善其身么

当然不能。

这甚至不能用唇亡齿寒来形容,而应该说是一个人患了心脏病,就算其他脏器功能良好,也不免猝死。

求推荐票,求29号月票求各种支援

未完待续。

s:求各种支援

三一三 主义之争

“北方,尤其是西北,财货不足,民生凋零,日用商货全仰仗南方。他们手中即便有白银,也会被南方吸光。”徐元佐道。

如果将大明的南北方看做是两个经济体,南方肯定是处于绝对的出超地位。山陕要购买江南的棉布和湖广的粮食,这是生活必需品,量大且价高。而他们能够提供的皮革、畜牧、少量矿产,根本不足以扭转他们的入超地位。因此他们手中为数不多的白银必然会流入南方。

“江南、两广、闽浙,这些地方可是从整个天下包括日本、西洋、乃至更西面的泰西吸取白银。物以稀为贵,以滥大街为贱,江南白银日益增多,恐怕一两就只能当半两用。百姓辛苦积存的银子,等若贬值一半。”徐元佐看到徐璠脸上的迷茫,直截了当道:“咱们家一万两银子,就成了五千两。”

“还有五千两呢”

“噗,就这么没了”徐元佐比了个泡泡爆裂的手势:“就跟宝钞一样。”

只要祭出宝钞,就算是徐璠也能明白。那个是极端的信用货币,完全没有储备金,更操蛋的是朝廷关闭了兑换渠道,宝钞不能兑换白银和铜钱。更更操蛋的是,宝钞还不能用来缴税当时大明收的是实物税。更更更操蛋的是,宝钞还会折旧。

想想看,如果你拿着一张一百块钱的人民币去购物,营业员说:“这张纸币太旧了,只能当七十块钱用。”你是给他一拳,还是给他两拳

白银因为是天然货币,可以窖藏,所以贬值速度不会像宝钞那样快。但终究是不可避免的。而北方没有货币流通,进入通货紧缩,商业无法发展,一旦遭遇气候转冷,农耕线南缩,粮食产量降低。就会造成饿殍遍野的惨状。

更不要说大明朝廷的财富再分配职能几乎为零,大量粮食囤积在藩王、势家、地主、巨贾手中,百姓除了造反就只有乖乖饿死。

“这个过程可能很长,比如五六十年,但是祸根埋下了,要想再铲除它就难了。”徐元佐道。

徐阶常常叹了口气:“国家以文学取士,其人不通商道,焉能治政敬琏能眼见于此,非天授耶”

徐元佐没有谦虚。只是微微欠了欠身。

“只是首辅,还是得张江陵来做。”徐阶道。

徐元佐颇有些意外,为何话说到了这一步,徐阶还是铁了心要支持张居正呢

徐阶朝徐璠挥了挥手:“你且先去。”

徐璠身子僵了僵,差点走出同手同脚一顺边来。他心中颇为好奇:什么事能跟徐元佐说,却不能对自己这个长子说。

徐阶并没有答疑的想法,等徐璠出了书房,方才对徐元佐招了招手:“你来。”

徐元佐依言上前。垂手侍立一边。

“这话我只跟你说,你不可再跟任何人提起。也不能写入笔记之中。”徐阶郑重道:“事关徐氏满门性命,你可答应”

徐元佐面色凝重,点头道:“大父且放心,小子不是不明道理之人。”

徐阶微微垂下了眼帘,道:“从国朝开创以来,你可知道朝堂上是谁在跟谁争又争些什么”

徐元佐感觉到皮肤上寒毛尽竖。差点将高中历史书里的内容脱口喊了出来。

是相权与皇权的矛盾甚至可以说,是官僚集团对政权的夺取

徐元佐不知道徐阶是怎么看的,但这是后世学人的一种观点。

“国朝之初也有宰相,而太祖高皇帝兴大狱废止之。其后成祖文皇帝设内阁,以备咨问。以九五之尊摄领六部五军百官之政。再其后”徐阶说道这里,似乎有些疲倦,微微垂下眼睑,直接跳到了关键:“内阁事权日重,与帝威相进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