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明金主 > 分节阅读 165

分节阅读 16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之族也出此异人哉”

“非也非也,观气望形,古贤人之术也”之前那老者抚着胡须:“老生倒是觉得人若承运而来,总是会有些异象的。”

徐阶微微摇头,道:“即便能看到又能如何天下事终究不是看了就能趋吉避凶的。”

众人有了话头。纷纷议论,各抒己见,倒弄得徐元佐想走走不脱,站着又颇有些尴尬。

徐元春在一旁耳语道:“看来你今日非得要露一手震慑他们一番才行。”

徐元佐低声回道:“恐怕不妥吧。”

显然是徐元春更加明白流程,果然老书生们很快就要徐元佐露一手。徐元佐能怎么说呢这完全就是被老人家拎出来当猴耍啊。

“我是不信有那种观气之术的。”徐元佐大咧咧道。

果然,老人们又纷纷讨论起来,最后批判徐元佐太年轻,说话太绝对,到底大千世界什么没有啊你要说有白色的乌鸦,虽然没人见过,但可以说它还没被发现;然而你要说它肯定没有,万一哪天就飞出来打你脸呢

徐元佐等他们讨论完,暗道:这份精神头倒是不错,辩论起来也挺锻炼脑子的,起码不会得老年痴呆症。

“起码我没有这本事。”徐元佐退了一步。

这回倒是没有太大的讨论,也没人抬杠。本主说自己没有,谁还能硬说他有

“大家如此传说,无非是因为我看事看人细致一些罢了。不过是将大父的本事学了个毛尖,不登大雅之堂。”徐元佐笑道。

“你若是学个皮毛,一方督抚岂能少了若是能学个八成,你也可以入阁当国了。”有人连带捧了捧徐阶。

徐阶只是抚须微笑。

“既然你说你看得准,那你说说,这回政争的赢家,是赵是高”

徐元佐面露难色:“老先生也太难为小子了,小子可看不到那么远。”

“点评宰辅不是他的福气。”徐阶也替徐元佐开脱,道:“换个再说。”

刚才那人估计也发现自己孟浪了,道:“既然人叫你善财童子,且问你:松江还有什么赚钱的生意”

徐元佐咧嘴一笑:“这个简单。我松江遍地金银。只是看人是否会捡了。”

众人都不缺银子,只缺花银子的地方。

从嘉靖年开始,白银大批量地流入大明,西方商人来大明卖不出货,只能买货。丧心病狂地贸易顺差,让西班牙国王都不得不禁止白银流出国。强令新西班牙南美出产的白银必须运送回欧洲本土。然而即便如此,菲律宾督军本人就是个违背国王法律的走私犯,每年走私白银进入亚洲,购买大明商品。

这些白银只有少部分进入了流通领域,绝大部分进入了银窖。

“最简单的生意,莫过于置办织机,雇佣织妇,开个织坊。”徐元佐道。历史书中将万历时期的松江描写成家家户户织机声响,苏州更是半城的织坊林立。然而现在这个时候。远没有达到二十年后的规模,正是入场的好时机。

众老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但是又表示太过于费心。

徐元佐不知道办个织坊有什么好费心的,只好继续道:“再不然,就是投资海贸。一艘大海船备全货要上万两乃至两万两银子,跑出去一趟回来能得十倍之利,不失为一条好路子。”

“风险太大。”众人纷纷摇头:“若是漂没,便是血本无归了。”

“风险”一词正是明人因为海贸发明的俚语。可惜他们接受了“风险”。但是不能接受风险。

开厂觉得烦,投资又没安全感

“要不大家把银子存到我家柜上。按期分红,如何”徐元佐笑道。

众人又纷纷笑骂徐元佐“狡猾”,把生意做到这里来了。

徐元佐倒不是开玩笑。虽然他一会儿说“照旧放款”,一会儿又宣称要减少贷款,但他终究是个商人,各种烟雾弹都掩盖不了求利的本质。如果放款能够获得收益。为何不做呢更何况这些老财主没有用钱的地方,他可是有的。

好不容易从里面脱身出来,徐元春还来不及开徐元佐的玩笑,一帮势家子弟已经围了上来。这些人倒是很自觉,生员凑近了说话。非生员在外围旁观,举人自然另有圈子,不会上来凑趣。

“佐哥儿,听说你们布行今年银根颇紧啊。”

徐元佐多看了他一眼,自度没有说过“银根”的问题。不过那人浑然不觉,道:“小弟我有些积蓄,拿在手中也没甚么用处,正好可以放在柜上呀。”

徐元佐道:“我家今年不怎么放款,倒不是因为没有银子。”他道:“关键是银子有别的用处。”

“什么用处”众人纷纷打探。

就连远处的举人圈子都忍不住望了过来。说起来读书就是为了光耀门楣,这跟挣钱可并不矛盾。再说了,若是光知道读书不会挣钱,就算中了进士又如何还不如当个乡绅举人呢。

“我家今年要多织布,好拿去南北销卖。”徐元佐半真半假道。

众人颇有些不解:“那能用多少银子棉都是自家种的,难道还要大肆外购”

“非但要外购,恐怕还要购到山东去呢。”徐元佐道。

众人吸了口气:“你家打算织多少布”

“打算再建一个织坊。”徐元佐“懵懂无知”地泄密道:“起码要有三千织机吧。”

众人算不出增加三千织机所带来的棉花需求量是多少,只觉得数目上千就很可怕,对徐元佐的话信以为真。再一想,既然徐家要将棉纺做到底,自家要么是跟着建织坊,要么就是多种棉花。

棉花因为对水资源要求不高,尤其跟水稻的需水时节错开,所以是江南除庄稼之外的重要经济作物。不过即便它的经济效益再高,也不可能将良田变成农田,一方面是未必能够长好,另一方面也有百姓对生存的危机感起码得把口粮种够吧。

“织这么多布,会不会卖不出去”有人担忧道。

“怎么可能九州之外复有九州,蛮夷之人还在用树叶遮羞。黄金白银对他们而言不过是瓦砾石块,你说布能不能卖出去”徐元佐一本正经信口胡诌道。

当场有人不信,但是口水这种事徐元佐向来不怕人。反正你们又拿不出照相机,无非就是大家传说一下倭寇和红毛夷的服饰罢了。

徐元春知道徐元佐开始胡扯调戏别人,乐得一旁看热闹。

过了一阵,徐元佐引开话题,便将其他俊杰打发离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