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明金主 > 分节阅读 155

分节阅读 15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路喊了下去。

哐哐哐

“仁寿堂袁老爷仁心义胆,捐”

袁正淳站在家里前院,听着外面的传报声渐渐远去,良久方才叹了口气。

袁文成走到父亲身后,亲声劝道:“父亲,外面寒,进去吧。”

袁正淳拉了拉身上的暖袍:“外面凉快。”他吐出一道白雾。又道:“你们兄弟几个,有出去救济灾民的么”

袁文成面上有些尴尬,道:“父亲,这不过是徐敬琏邀买人心的伪善之举,我们参合什么。”

袁正淳又长出一口气,化作水雾消散空中。他道:“我以前只以为你们是欠缺做生意的手段和头脑。现在才知道,你们根本没有认清楚什么才是商贾。”

袁文成嘴上没说话,心中却是不满:商贾不就是低买高卖,经营致富么难道还要为国为民

袁正淳看看儿子这副神态,后面的话也懒得再说了。这回仁寿堂开会,徐元佐有句话让他颇受触动,甚至重新审视自己数十年来的人生历程。这也是他带头认捐三千两的主要原因其实这回徐元佐重点在借人借物,对银子真没多大需求。

真正决定我们生死富贵的,并非朝廷官府。而是那些对咱们有需求的人。

徐元佐在会上如是说。

对商人而言,最恐怖的故事大概是太祖皇帝杀沈万三的事。当然,也有传说沈万三跟着张三丰修道飞升了。总之这都是传说故事,事实上沈万三并没有捐建南京城墙,也没有提出要替朱元璋犒劳军队,很大可能上他早在大明建立之前就已经身故了。

所以这则恐怖故事建立在“传说”的基础上,自然不能当做前辈经验顶礼膜拜。然而仍旧很多人都误以为商人的存亡兴衰决定于官府朝廷。

徐元佐却提出了另一个思路:商人兴起于民,本就是万民之中肯吃苦、有脑力、壮胆略、愿拼搏之人。如果按照“民如水。君如舟”的说法,商人自然也是水。既然是水。就有载覆舟船的能力。

那么为何还要惧怕舟船呢

因为商人是“水之皮”,最容易被舟船上的人舀起来。一旦离开了江河湖海,无论是被拿来煮开泡茶,或是洗涤衣物,都再无反抗之力。所以危险虽然来自舟船,但根源是因为离开了人民的汪洋。

只有将平铺的“水之皮”。变成有纵深的“水之骨”,才能不怕朝廷官府。要成为“水之骨”,那就必须让其他百姓水之血肉,紧紧依附其上。

如今天灾就像是血肉受到了创伤,若是不将烂肉剜去。修养肌肉,使其结痂痊愈,那么等烂到骨头上,就算大罗天仙来了也难起沉疴了。

这是个很大的道理,也是个很小的道理。

流民流寇并非只有明末才有,往前看看简直数不胜数,根本不用提前知道李自成、张献忠。就算深信大明铁打的江山不会乱,那么看看倭寇之乱呢多少大户被劫匪抢劫、绑架若是大家收入富裕,合法挣钱,肯如此铤而走险、泯灭良知的人决不至于那么多。

“现在拉他们一把,总好过日后被他们拉下马。”徐元佐说完就知道这次的会议并没有多少成效。因为与会众人都是江南人精,心里算盘打得啪啪作响。他们不愿看道理,只肯盯着最后的银两数目看。

任由徐元佐说得再动听,在他们耳中,最终只是汇聚成了一句话:要多少银子

徐元佐本来也不抱着寻求同志的想法,虽然有些悲哀,但是自己这张嫩脸还有些面积,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并没有人与他做对。这当然也是托了银子的福,若是去年包税没有赚到那么大的利润,谁肯买这个账

袁正淳虽然听进去了,终究隔得略远,而且年纪大了,真正能做的也就是带个头,给人给银罢了。

冬天日头短,过了申时天就渐渐黑了。

城外的难民还是排了长长的队。

徐元佐在客栈里安排了大略方针之后,也到了城外。这回动员的“志愿者”不少,各家的伙计、奴仆都加起来,将近三百人。有浙江老兵帮忙维持秩序,开始有几个想闹事的,被狠狠打了一顿之后也就太平了。

老兵们都是上过战阵的人,知道什么样的人要死,什么样的人死不了,下手可谓快准狠。徐元佐脾气一向不算好,这种时候捋他虎须。真要被打死了也是活该。

解决了刺头,其他人原就半死不活的,自然更好管理了。

反倒是唐行本镇有些人不好弄。比如有人将水烧得半开,只是微微冒热气就提了出来。接收的人没办法,但凡的确烧过的,就给了铜钱。这种偷奸耍滑之事一旦发生。就会像是瘟疫一样蔓延开去,甚至会让人认为不偷奸耍滑简直是头脑有问题。

发生了几次之后,姜百里便报到了徐元佐面前,深感羞愧。

徐元佐到了城外之后,亲眼所见的争执也有好几起。

有个客栈的伙计一向好说话,却终于忍不住有人做得太过分,直接将手刺入水桶之中,一阵拨撩,很快手掌就红了。大声喊道:“我这手都冻红了,你跟我说这是开水”

那人这才悻悻而退,嘴里犹自不干不净地嘟囔辱骂:“真是狗才,用的又不是你家银钱”

那伙计只能怒目而视。

徐元佐上前,握住了那伙计的手,果然是冻的。

伙计猛然间被人握住手,正要用力抽出来,却见自家店长丁俊明对他挤眉弄眼。再定睛一看。吓得肝颤:“佐哥儿您来了。”他生怕徐元佐追究他刚才的“违规”,不敢多言。

“那人太过分。”徐元佐帮他把手焐热:“今日也差不多了。好歹熬过去。”

伙计千言万语堵在喉头,只说了一个字:“只听佐哥儿吩咐。”

丁俊明走到徐元佐身侧,道:“佐哥儿,后面还有八十六个。”说话间,又有两个灾民洗了手脸,留下一盆污水。去粥棚那边排队登记,等着领粥了。“八十四个。”丁俊明修正道。

灾民来了之后先排队洗手洗脸、登记、领粥,然后集满十几二十人就被带走安置。

徐元佐很满意这个流程。看上去简简单单,但是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日常的职业训练融入具体事务之中。没有发生乱哄哄一窝蜂的情况,足以证明此子颇有头脑,能够加加担子了。

“做得不做。”徐元佐对丁俊明道。

丁俊明心花怒放,脸上还控制着矜持的笑容:“全靠佐哥儿日常教导的好,我就是拿来用了而已。”他顿了顿又道:“而且若不是家里护院帮着维持秩序,这些灾民也不肯排队。”

人沦落逃难的境地,已经悲怆到了极限,即便往日是个讲求秩序的人,也容易失去理智。负面情绪会在难民之中弥漫,怀疑、忧虑、恐惧、愤怒会滋生出来,更加抹去文明的痕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